2020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2020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学校的“管理提升年”。学校领导班子经过研讨形成共识:学校工作重点在于提升学生和教师核心素养,保证学校办学质量在高原平台上保优的同时有所突破;面向全体学生发展,推动学校转型升级,以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新变革。
回首2020年,我们坚持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多元发展;加强职业伦理建设,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推进数字化技术应用,建设智慧型校园;倡导全民阅读,涵养书香校园;践行教育社会化、生活化,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搭建体验式教育平台,拓展校园文化。
天道必酬勤,笃行能致远。学校在教育质量、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安全综治、文明创建、党建档案等各级各类考核考评中,都展现出新业绩,获得了武汉市文明单位、区绩效先进单位等荣誉。
一、面向新高考,为学生提供“个性、自主、可选择”的教育。
1、拓展校本课程。在原有基础上,开办日语班教学。整合教师和社会资源,建设多元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分层分类采取不同的教学和备考机制。开展“效优学改”课题成果实践应用,针对高考临界生,进行学习方法优化,提高复习备考效率。开展“阅读课程提升”研究,分阶段实施模块化德育课程,深化体验式德育。筹划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和专兼职相结合的学生发展导师制度。
2、建设个性化自主型学生社团。以体艺特色为抓手,社团活动突出“寓教于乐”、文化育人。社团以益智、健体、怡情为目标,涵盖了球类、棋类、国学、摄影等,如啦啦操队、志愿者协会,英语话剧团、篮球队、合唱团、服装设计、文学社。
学校组织了校园歌手、校园舞蹈、课本剧、美术速写、演讲比赛、艺术节等表演活动、学生美术户外写生和作品展览、书法欣赏交流、魅力校园摄影作品比赛等社团艺术活动。元旦文艺汇演已成为学生大秀风采的校园狂欢节。
3、建设信息化智能型校园。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常态化应用,提升课堂效率。制定了《武汉市关山中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工作方案》,加强教育云建设,构建数字化校园。运用好“三通两平台”,推行电子书包和易教智慧笔应用。开发学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持续开展“一师一优课”录播工作,参与区教育局“三优(优课、空间、资源)”评比活动。
4、推进特色普惠,助力人人成才。音乐类提高普及覆盖面。组建合唱队、舞蹈队、乐队,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加强音乐类高考的教学,确保有更多的人才升入高等院校。
美术类教学变粗放型为精细化,推行40人以下的小画室教学管理模式,以提高教学训练质量,提高录取率。在现有尚美工作室的基础上设立书法、版画、水彩、陶艺、中国画工作室,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工作室,体验艺术的魅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素质。
5、建设学习型书香校园。完善校本阅读课程,建设开放式学生读吧和教工书屋。组织“书香教师”、“书香家庭”、“推荐一本好书”等读书评比活动。营造“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活”的氛围,涵养书香校园。师生可以通过文本阅览、电子阅览、空间论坛方式广泛涉猎各类信息与知识。
6、强化“职业伦理与专业素养”,双核驱动教师成长。
加强对教师职业伦理教育,强化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和分配制度。同时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文体活动,提高教师校园生活的幸福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教职工对学校的归属感。
抓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至远计划”。制定《武汉市关山中学青年教师培养规划实施方案》,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和五年成长规划,制定《教师专业成长之密码》,从作、晒、赛、写、论、训、研七个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分阶段完成“小目标”,实行跟踪培养、动态考核。
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和校本研修。开展案例、课例、教育关键事件、课堂生成资源等方面的培训和研究,推动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能力的提升。启动“十三五”市级规划课题《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以案例(问题)研究为主,寻求素养培养与新高考机制结合点。
7、优化教务常规管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突出中高考备考和教学过程监控。全面规范理科实验课教学。教务管理规范化、信息公开化、流程透明化。
学校成立中高考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毕业年级相关工作。校级领导分管年级,从校长到学科组都进班听课,和班主任一起监管两考工作,及时开展质量分析并微调教学策略,处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针对各年级期中期末和各级调考成绩制作质量分析,结合老师平时的上课巡查、学生《上课情况记录表》的反馈、《教学常规三表》中教案的设计、作业、试卷的批改等情况,对教学工作中具体环节差距较大的老师进行有针对性地谈话和指导,明确方向、提供方法。编印《教学信息与动态简报》。九月-高三新起点考试暨9月调考专刊;十月--教育局、教科院联合视导专刊;十一月--期中考试、常规检查暨课程检查专刊;十二月-新高考专题专刊。
各时段教学管理中心明确、有序推进。根据每周开展的具体工作记录,汇总编辑《教务处每周工作回顾》,并将每个关键节点,如期中期末考试与质量分析、教学常规检查、中高考新动向、毕业年级调考与省市质量分析研讨活动等开展的重要主题汇编成《教务工作简报》上传到校园网站。
精心组织大型考试。顺利完成了美术联考、研究生考试、中考、高考的组考工作,受到上级部门肯定。
二、德育教育以活动为载体,充满活力和时代气息。全年开展主题活动25项。充分保证德育的时效性、生活化和实效性。
学校联合华大教育在华中师大举办班主任论坛和班级管理专项培训,聘请省内知名专家,开展教育心理学、班级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等主题讲。组织全体班主任赴杭州考察学习。采用学习反思――实践研修――专题研讨――导师引领――课题提升“五步”培训方式。促进班主任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树立爱心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开展安全教育日专题教育和消防逃生疏散演练,举办书香校园读书节、致青春*成人礼活动。开展学雷锋志愿者进社区服务,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创建活动,评选阳光女孩和校园之星,激励学生成长。在传统节日开展文化传承教育活动,如清明节网上祭英烈、端午节家国感怀、中秋节颂民俗等。通过校园禁白行动推进文明校园建设,开展禁毒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献礼十九大教育、预防流行病教育、反校园欺凌法制教育活动。邀请孔可立等书法名家进校园弘扬传统艺术。举办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进入高效良性发展轨道。专业的心理服务中心即将竣工,配备一流的专业硬件及软件设施,运行心理测评软件平台。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开发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建立全校学生的心理电子档案和心理委员制度。开展心理测评工作,通过查看心理测评的预警名单,结合班主任及心理委员平时的观察,筛选出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进行单独的心理辅导工作。两次邀请心理专家给毕业生举办以“克服考试焦虑”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编印心理双月刊《起航吧,我的心》,目前已经对全校发行2期。
德育教育适时高效,校园文化充满活力-----弘毅杯足球赛如火如荼,新创作的校歌在师生中传唱,消防逃生演练如临实境,文艺汇演同台争艳,运动会中各展风流。戏曲广播操比赛、军训会操、区运动会和拔河比赛,连连夺冠。追寻红色足迹、走进社区服务、迎接文明创建国检,步步生辉。我校被评为省学校文化建设百强校,《中国教育报》予以报道。
三、学生在成长中各具特色。高三学生户外美术写生作品琳琅满目,高二学生学农实践拓展人生,高一学生国防教育锤炼心志。经典诵读,走进诗歌王国,儒雅我先行;在航模、建模、无线电、省建模等科技活动比赛中,共20余人获奖,并取得了湖北省自主招生资格,其中张晓超同学在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了科技创意发明一等奖。汪曦文等14名同学在全国化学、生物奥普中获省级奖,高诺琳等3名同学在“长江之春”高中文艺小人才评选中获省级奖。藏安晨等4名同学被《楚天都市报》以《青春秀场铸就核心素养》为题予以报道。啦啦操在省中运会、市城运会上连续夺冠。日语班试点顺利推进。2020年高考一本录取173人。特色普惠正推动我校更多的学生自主选择,成为可能的我!成为优秀的我!
四、教师勤修精业,提升职业素养。校本研修常态化,并向“个人课题、学科课题”的形式升级。组织教师参与武汉市第四批个人课题申报工作。共申报了十二项,其中市级4项,校级8项。理科实验教学走向规范,信息化课堂教学成为主流。开展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收到论文86篇,评选出26篇获奖。开展区教育开放月暨三新杯教学竞赛活动,41位老师参与。语文学科开展“阅读课程提升”研究,举办系列讲座。实施“至远计划”,青年教师成长有规划、有平台、有跟踪。以“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为主题,举办教科研论坛。教师职业素养进步显著。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登万丈楼。展望2020,学校面临新高考变革和智慧校园建设两大课题。下阶段学校的工作重点主要是:
1、探索构建新高考背景下课程设置与选课走班管理模式。
2、新机制下学校内部管理和绩效考核激励制度刷新。
3、建设智能化校园管理系统、教育资源云中心,创建校园管理与服务平台。
4、深化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促进教与学的双向优化。
即将到来的新高考,是一场学习的革命、是一场教育的革命、是一场管理的变革、也是一次校园生活的巨变。不变的是我们顺性扬长、自主多元的育人理念,是师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学校倡导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特色发展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