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在寓教于乐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时应该要求各个基层连队充分利用班报、井口下发的《班前》学习期刊,报道安全系列知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编制好的矿山应急预案策划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提高我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规范应急救援行为,保障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东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突发地质灾害的灾后抢险救灾和临灾应急处置工作。
1.4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的工作原则。
2组织指挥体系
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发生后,由省政府决定成立临时性指挥机构“山东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和处置工作。
发生中型及小型地质灾害时,由省应急厅、省自然资源厅指导协调地质灾害综合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工作。
2.1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及职责
指挥长:省政府指定的负责同志
成员: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办)、省委网信办、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应急厅、省广电局、省能源局、省粮食和储备局、省畜牧局、省地震局、省气象局、山东银保监局、省通信管理局、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省军区、武警山东总队、省消防救援总队等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
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应急管理部和省政府决策部署;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省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组织部署有关部门和地区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援救;指导市、县(市、区)政府做好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2.2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
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省应急厅。办公室主任由省应急厅厅长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由省应急厅分管副厅长、省自然资源厅分管副厅长、省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担任。
办公室主要职责:贯彻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设区的市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的应急工作,并督促落实;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与救援的具体方案;汇总、分析突发地质灾害灾情险情信息,上报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和应急处置与救援进展情况;组织有关新闻发布、接待慰问、对外联络工作;起草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文件;承担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
3预防预警与信息报送
3.1预防预警
3.1.1各级政府要健全完善群测群防、群专结合、上下信息互通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自然资源部门要开展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日常监测工作,及时研判隐患动向,按规定发出预警预报。在灾害发生区域,迅速开展应急监测,密切关注动态变化,提出处置措施建议,作出险情警报,并及时传达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
3.1.2开展地质灾害险情巡查,自然资源、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水利、铁路等部门密切配合,按各自职责做好巡查工作并及时处置。
3.1.3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联合制作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预警分级根据气象和地质环境等因素,预测突发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程度,对可能发生突发地质灾害的相关区域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从高到低分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四级。黄色以上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针对已启动应急响应的灾害点所在地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根据需要加密频次,提高预报精度。各级政府根据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做好防灾减灾的各项准备工作。省气象局组织通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
3.2灾情险情报送
3.2.1报送内容
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地质灾害类型、规模等;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和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户数、人数、财产数;地质灾害引发原因及趋势、已采取措施及意见建议。
3.2.2报送流程
在发现地质险情或灾情时,监测人员、村委会、乡镇(街道)等应立即向县级自然资源和应急管理部门报告,县级自然资源和应急管理部门在收到信息后,应立即向本级政府报告,并根据灾情险情程度速报上级主管部门。
地质灾害发生信息原则上应逐级上报,遇有大型以上或有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时,当地县级以上政府可越级上报省政府,当地自然资源和应急管理部门可越级上报至省级主管部门,并完成逐级补报。
4先期处置
4.1接到红色避险预警信息后,县级应急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组织救援队伍赶赴现场,采取应急措施。协助基层相关人员做好避险撤离工作,督促加强群测群防工作。组织开展应急调查,迅速查清灾情险情。
4.2乡镇(街道)接到红色避险预警信息或灾情险情报告后,应立即核实,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置醒目的危险区警示标志,按照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紧急避灾疏散,将灾情险情及时报告县级政府和县级自然资源、应急管理部门。
4.3群测群防员、村委会发现或接到灾情险情报告后,应及时通知受威胁人员,危急时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
5应急响应
根据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等因素,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级。根据分级情况,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有关部门单位根据各响应等级的需要,切实履行本部门职责。
5.1Ⅰ级响应
5.1.1启动条件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5.1.2启动程序
接到灾情险情信息后,省应急厅、省自然资源厅迅速召集相关部门专家紧急会商、分析评估,向省政府提出启动突发地质灾害Ⅰ级应急响应建议,省政府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5.1.3响应措施
(1)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各工作组按照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2)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立即向相关成员单位及灾区所在市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调度灾害信息。
(3)立即向应急管理部和自然资源部报告灾情险情。
(4)由省政府或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主持会商,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单位及灾区设区的市参加,对灾区抗灾救灾重大事项作出安排部署。
(5)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发布灾情,及时发布灾区需求。有关部门切实做好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新闻宣传工作。
(6)向灾区紧急派出先期工作组和专家组。
(7)省政府或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率有关部门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
(8)统筹组织全省应急救援力量、专家队伍、部队、武警、民兵等支援灾区实施抢险救援、紧急转移安置、基础设施抢修、灾情监测、医疗救护、环境监测、卫生防疫、社会秩序维护、协助政府运送、接卸、发放救灾物资等。
(9)向灾区紧急调拨救援装备、生活救助物资,协调公安、交通部门做好运输保障。拨付救灾资金,指导监督基层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款物的发放。
(10)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单位每日向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工作情况,重要情况及时报。
(11)有关情况及时上报省政府、应急管理部,通报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领导批示作出进一步工作部署。
(12)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对灾区抗灾救灾工作的支持。
(13)请求应急管理部支援应急处置工作。
5.2Ⅱ级响应
5.2.1启动条件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5.2.2启动程序
接到灾情险情信息后,省应急厅、省自然资源厅迅速召集相关部门专家紧急会商、分析评估,向省政府提出启动突发地质灾害Ⅱ级应急响应的建议,省政府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5.2.3响应措施
(1)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各工作组按照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2)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立即向相关成员单位及灾区所在设区的市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调度灾害信息。
(3)立即向应急管理部和自然资源部报告灾情险情。
(4)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长主持会商,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单位及灾区设区的市参加,分析灾区形势,研究落实对灾区的救灾支持措施。
(5)加强值班力量,监测灾害发展趋势,与灾区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灾情和救援工作动态,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发布灾情,及时发布灾区需求。
(6)向灾区紧急派出先期工作组和专家组。
(7)派出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长或副指挥长带队,有关部门参加的工作组赴灾区,指导当地开展救灾工作。
(8)统筹组织全省应急救援力量、各部门专家队伍等,指导灾区开展抢险救援、紧急转移安置、灾情监测、医疗救护、环境监测、卫生防疫等工作。根据灾情险情需要,协调部队、武警和民兵支援灾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9)向灾区紧急调拨救援装备、生活救助物资,协调公安、交通部门做好运输保障。根据当地申请和有关部门对灾情的核定情况,拨付生活补助资金。指导监督基层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款物的发放。
(10)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单位每日向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工作情况,重要情况及时报。
(11)有关情况及时上报省政府、应急管理部,报送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领导批示作出进一步工作部署。
(12)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对灾区抗灾救灾工作的支持。
(13)视情请求应急管理部支援应急处置工作。
5.3Ⅲ级响应
5.3.1启动条件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中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中型地质灾害灾情。
5.3.2启动程序
接到灾情险情信息后,省应急厅、省自然资源厅召集相关部门专家紧急会商、分析评估,认定灾情险情达到启动标准后,省应急厅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5.3.3响应措施
(1)及时与有关部门单位沟通灾害信息。
(2)省应急厅组织有关部门及受灾市召开会商会,分析灾区形势,研究落实对灾区的救灾支持措施。
(3)加强值班力量,密切监测险情灾情,及时向有关部门单位调度救灾情况。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
(4)立即向应急管理部和自然资源部报告灾情险情。
(5)省应急厅向省政府上报相关信息,根据工作需要或灾区设区的市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申请,协调相关部门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赴灾区,指导市、县(市、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6)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对灾区的支持。
(7)根据当地申请,统筹应急救援力量,协调部队、武警、民兵协助当地开展救援工作。
(8)根据当地申请或有关部门对灾情的核定,向灾区拨付生活补助资金,紧急调拨生活救助物资,指导监督基层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款物的发放。
在先期应急响应基础上,当地设区的市政府立即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和应急指挥系统。在当地设区的市政府领导下,市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和组织实施紧急救援、应急处置等工作。视情向省政府提出需要支援的建议,按照省政府的指导开展工作。
5.4Ⅳ级响应
5.4.1启动条件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小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小型地质灾害灾情。
5.4.2启动程序
接到灾情险情信息后,省应急厅、省自然资源厅召集相关部门专家紧急会商、分析评估,认定灾情险情达到启动标准后,省应急厅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5.4.3响应措施
(1)及时与有关部门单位沟通灾害信息。
(2)省应急厅视情组织有关部门召开会商会,分析研判灾情险情。
(3)加强值班力量,密切监测灾害发展趋势,及时调度灾情险情。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发布灾情。
(4)向应急管理部和自然资源部报告灾情险情。
(5)视情向灾区派出工作组。
(6)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对灾区的支持。
(7)根据当地申请,统筹应急救援力量,协调部队、武警、民兵协助当地开展救援工作。
(8)根据当地申请或有关部门对灾情的核定,向灾区拨付生活补助资金,紧急调拨生活救助物资,指导监督基层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款物的发放。
在先期处置基础上,当地县级政府立即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和应急指挥系统。在当地县(市、区)政府领导下,县(市、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和组织实施紧急救援、应急处置等工作,并向设区的市政府提出需要支援的申请,按照设区的市政府的指导开展工作。必要时,请求省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
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启动后,可视灾情及其发展情况对响应级别及时调整,避免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
5.5响应终止
(1)地质灾害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基本完成;
(2)地质灾害发展形势趋于稳定;
(3)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基本得到控制;
(4)受灾群众基本得到安置;
(5)灾区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根据应急管理部、省政府或省应急厅意见,参考上述指标,启动响应的部门宣布终止应急响应,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结束。
6保障措施
6.1应急救援队伍
省政府有关部门、解放军、武警部队、县级以上政府加强地质灾害救援、武警部队、综合性消防救援、医疗卫生救援等专业抢险救灾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物资装备,经常性地开展协同演练,提高共同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
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生命线工程设施产权单位、管理或生产经营单位加强抢险抢修队伍建设。
乡镇(街道)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建立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加强日常管理和培训。各级各有关部门发挥共青团和红十字会作用,依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社区建立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形成广泛参与应急救援的社会动员机制。
6.2指挥平台
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协同自然资源部门综合利用自动监测、通信、计算机、遥感等技术,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形成上下贯通、反应灵敏、功能完善、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平台。实现险情灾情快速响应、趋势判断快速反馈、应急指挥科学决策、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保障各级政府在应急救援中进行合理调度、科学决策和准确指挥。
6.3应急技术支撑
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加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专业队伍建设,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体系,明确技术支撑单位,推进新技术、新方法在应急调查监测预警中的应用,保障突发地质灾害险情调查监测和趋势判断等工作的开展,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6.4资金与物资装备
省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生产、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保障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所需生活救助物资、应急救援、监测预警、现场调查、人员防护、应急通讯、通信指挥、后勤保障、工程抢险装备、医疗器械和药品等的生产供应。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并通过与有关生产经营企业签订协议等方式,保障应急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
县级以上政府保障应急救援工作所需经费。省财政对启动省级应急响应、受灾害影响较大和财政困难的地区给予适当支持。
6.5应急避难场所
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新建必要的应急避难场所,同时合理利用符合条件的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因地制宜设立地质灾害应急避难场所,统筹安排所必需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排污、环保、物资储备等设备设施。
6.6通信电力
省通信管理局建立健全应急通信保障系统,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通信畅通。在基础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损毁且短时间难以修复的极端情况下,确保至少有一种临时通信手段有效、畅通。
省广电局完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建立完善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基础广播电视传输覆盖设施网与机动保障相结合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在广播电视传输覆盖设施遭到严重损毁且短时间难以修复的极端情况下,确保至少一种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手段有效、畅通。
省发展改革委和省能源局指导、协调电力企业加强电力基础设施、电力调度系统建设,保障现场应急装备的临时供电需求和灾区电力供应。
6.7交通运输
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建立健全公路、铁路紧急运输保障体系,加强统一指挥调度,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措施,建立应急救援“绿色通道”机制。
6.8宣传培训与演习
宣传、教育、广播电视等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开展防灾减灾科学、法律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活动,提高全社会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学校把防灾减灾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加强防灾减灾专业人才培养,省教育厅、省自然资源厅等主管部门加强指导和监督。
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培训制度,结合本地区实际,组织应急管理人员、救援人员、志愿者等进行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制定演练计划,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7预案管理
预案实施后,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评估和修订。市、县(市、区)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辖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预案。
8责任与奖励
8.1奖励
对在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相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按规定给予抚恤。
8.2责任追究
对引发地质灾害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追究,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处理;对在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中失职、渎职造成损失的有关人员,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9附则
9.1名词术语解释
重大地质灾害:指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和省政府认为需要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对的中型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危险区:指已经出现地质灾害迹象,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区域或地段。
次生灾害:指由地质灾害造成的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水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等。
生命线设施:指供水、供电、粮油、排水、燃料、热力系统及通信、交通等城市公用设施。
直接经济损失:指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包括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设备、物品、财物等破坏而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新修复所需费用计算。不包括非实物财产,如货币、有价证券等损失。
9.2以上、以下的含义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9.3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省应急厅负责解释。
9.4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山东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鲁政办字〔20__〕112号)同时废止。
为落实区安委会的文件精神,根据我镇实际,经镇安委会统一部署,我镇安委会及部分企业按照重大事故预案进行了实际演练,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对我镇本次安全应急演练活动总结如下:
一、 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实到实处,我镇召开相关会议,部署演练工
作。会上,镇长曾丽萍同志要求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企业员工安全意识在员工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安全演练同时务必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要落实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6月14日,安委会成员及相关企业按照预案进行演练。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根据镇安委会领导小组会议要求,镇安监办以采石场发生滑坡事故为主题将镇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上报领导小组。经过领导小组审查,预案安全可行。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安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___.com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安全演练完全成功。
三、演练效果良好。
根据要求,本次安全演练的内容主要是营救受伤人员,镇安委会及相关企业参加演练,从发出指令到全部救援人员到达指定地点只用了15分钟,到达现场后由镇安委会负责指挥调度,派出所负责维持现场秩序,镇卫生院医护人员负责救治受伤人员,现场处理后送往市内各医院。演练过程中各部门及企业人员配合默契。
在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于20___月6月15日~19日,进行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活动。为了巩固演练工作成果,表扬先进,发扬成绩,改进不足,促进工作,进一步提升我项目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能力,安全小组全面总结了演练工作。
一、演练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这次演练是我项目部的一次重要活动,规格高、范围广。十堰市________工地全体《预案》相在人员全部参演。从演练的效果来看,这次演练指导有方、准备有序、组织有力、扎实有效,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整个演练工作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启动快速。
公司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为了保障演练工作的需要,公司特批了20000元演练专项经费。同时,为了加强演练组织领导,确保演练工作顺利进行,公司成立了以副总经理为组长,安全科长为副组长,项目部《预案》所涉人员为组员的演练筹备工作组,负责演练的策划、统筹、协调、保障等工作。
(二)体现特色,提前准备,重点推进。
为了增强演练效果,体现工作特色,这次演练着力在“创新、真实、安全”六个字上下功夫。“创新”就是在演练的立意、内容、形式、装备上有所创新,在组织协调、参与程度、各指挥平台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及应急队伍快速反应上有所突破;“真实”就是从实际出发,按应急预案的程序实地、实兵、实装、实操地真实演练;“安全”就是对所有环节认真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危险性,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二、演练的实施
(一)模拟操作人员高空坠落事故
6月15日上午9时30分项目部接到高空坠落事故报告,1名钢筋工人从上料平台坠落地面,指挥员立即启动安全应急救援组织,9时35分安排3名救援队员携带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器材进入演练工地,由工地负责人简要介绍事故情况,经现场查看,坠落人员无明显外伤,头脑较清醒,但右小腿骨折。救援人员先对骨折处进行临时加固,然后把伤员抬上担架抬到安全位置,抬时注意避免两肩和两腿及脊椎受到移位,上午9时40分,由模拟120急救车载伤者开出演练工地,去医院救治。
(二)模拟中暑事故
6月16日下午3:30分,项目部接到工人中暑的事故报告,演练总指挥迅速下达指令,各小组按预案准备展开救援工作。正在绑扎顶板钢筋的班组对中暑工人展开现场紧急救护,将中暑工人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用湿毛巾冷敷头部,用扇子扇,帮助工人降温;医疗救护组立即携带中暑药品赶赴现场;下午3:45由模拟120急救车载中暑者开出演练工地,去医院救治。
(三)模拟火灾事故
6月17日上午10时00分天气睛好,风力不大,根据事先的安排,由安全员大声喊,东侧起火,快去救,听到喊声,义务消防员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按各自的分工,各就各位。由最先发现火情的安全员打电话通知火警“119”,报告失火地点。按平时教育的分工,由电工负责断电,其他义务消防员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用消防砂灭火,使用消防钩,并用铁锹铲土。队员及工人们有的用干粉灭火器,有的端砂,在组长、副组长指挥下参加救火,由于平时明确分工,加上指挥得力,演习比较成功,队员仅用5分钟,即赶赴现场,10分钟演习结束后。
(四)模拟机械伤害事故
6月18日上午11时05项目部接到机械伤害事故报告,1名钢筋折弯机操作人员违规操作,在运行时将钢筋回弹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工人手臂骨折。指挥员知道后立即组织启动安全应急救援,由电工关闭电源开关,安全员拨打“120”急救电话,安排就近的医院准备救援。11时10分安排2名救援队员携带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器材进入演练工地,经现场查看,受伤人员手臂遭受打击。救援人员立即将伤员受伤部位进行了简单固定处理,上午11时20分,由模拟“120”急救车载伤者离开演练工地,去医院救治。
(五)模拟触电事故
6月19日上午10时15分项目部接到触电事故报告,在施工现场由于1名工人随意开启电箱接线导致触电,幸好漏电开关及时跳闸。指挥员立即启动安全应急救援组织,由电工关闭电源开关,安全员拨打“120”急救电话,安排就近的医院准备救援。10时20分安排3名救援队员携带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器材进入演练工地,由工地负责人简要介绍事故情况,经现场查看,受伤人员轻度昏迷,救援人员把伤员抬在担架上,将受伤人员平躺放在地上进行人工呼吸,并进行了简单的伤口处理,上午10时25分,由模拟“120”急救车载伤者离开演练工地,去医院救治。
三、取得的具体成效
公司演练评估专家一致认为:这次演练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和创新性,评估等级为优秀,演练取得圆满成功,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反映在:
(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施训的演练理念这次演练贯彻实施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应急处置原则,演练科目多、参演人员齐全,内容丰富,场景逼真,对促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现了锻炼队伍、磨合机制的演练目标这次演练指导思想明确,组织工作严密,准备工作充分,程序设置合理,安全保障可靠,过程公开透明。通过演练检验了各级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检查了应急救援各小组应急物质、装备、技术的准备情况,并锻炼了队伍;增强了普通员工的忧患意识,普及了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了各级指挥人员处置重大事故的能力,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
20__年3月25日,项目部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本次演练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熟悉演练计划和应急知识培训;第二部分,紧急集合;第三部分,现场救助;第四部分,现场灭火。
首先由项目经理 把演练计划对大家做以说明,然后专职hse协调员 就灭火器的使用、呼吸器的正确佩戴和使用步骤做了详细讲解,接着进行了应急知识培训。
随着三声急促的长哨音发出的紧急集合信号,营地所有人员在听到警报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到紧急集合点集合,以宿舍为单位各自清点人数,并组织撤离。
现场救助要求演练模拟施工现场人员受伤情形,我现场救助人员在接到求救的通知后,在第一时间内赶到施工现场进行救助,并组织人员用担架抬伤者上应急车。
演练模拟火灾现场,我机组人员在发现火源时采用消防用石棉布隔绝空气,但不幸吸入毒气晕倒,现场急救队一面采取抢救,一面进行组织灭火。整个演练历时1小时29分,充分展示了 项目部应急机构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速度以及对应急程序的执行效果。
通过这次演练,验证了火灾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普及了消防知识和火灾逃生常识,熟悉了火灾应急启动和处置的程序,加强了对火灾防范和应急支持的能力。
通过演练,使大家更加明确,一旦发生火情,每个人应该做什么;如何正确报警;如何正确扑救;如何疏散人群;如何自救和逃生。使大家认识到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在遇到火灾等突发情况后,根据平时掌握的逃生路线及时撤离至集合点是减少人员伤亡和火灾应急处置的最关键环节,在今后紧急集合演练还要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
1.总则
1.1为及时、有效而迅速地处理暴雨导致的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避免或减轻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对人身、生活、生产和电厂安全构成的危害,根据《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危急事件管理工作规定》的通知,制定《发电厂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
1.2本预案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保人身、保厂房、保大坝,”为原则,进行制定。
1.3山体滑坡及泥石流是一种土、石、水相混合的流动体,该流动体挟有的土石固体碎屑物含量在15%~80%,他不同于一般的山洪,冲刷撞击能力都远大于山洪,常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及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危害。本事故的应急处理,根据事件的严重性,组织部分或动员全厂的力量。厂长是本厂危机事件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危机事件管理工作。各部门一把手是本部门危机事件的第一责任人。二级部门和个人都有参与危机事件处理的责任和义务。
2.概况
2.1×厂山体滑坡及泥石流易发部位有:青崖岭滑坡体,厂房后危岩,进厂及上坝公路靠山坡,住宅楼后山坡等。………
2.2青崖岭滑坡体在大坝上游__公里处,他的稳定与否直接应影响水库防汛及大坝安全。厂房后危岩和进厂及上坝公路影响安全生产和防汛抢险。特别是职工住宅楼后山坡影响全厂职工家属的人身安全。做好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的预防和应急抢险,制定好应急预案, 对本厂和下游群众、单位的生活、生产正常运作及防汛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应急预案内容
3.1应急机构组成及其职责:
3.1.1应急指挥机构的组成 :
组 长:厂长
副 组 长:党委书记、生产副厂长
成 员:厂级领导、副总工程师、厂属二级单位的第一负责人
3.1.2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1)在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报告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的程序,下令启动应急预案。
2)负责向中国大唐发电集团公司报告本厂的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3)各应急小组在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后, 应立即按职责分工,赶赴现场组织抢险,并严密监视事故的发展,确保抢险人员人身安全。
4)事故处理期间,要求各岗位尽职尽责,联络渠道要明确畅通;联络用语规范,认真做好有关情况的记录工作。
5)全厂所有单位,对事故发生的部位、危害程度、人员伤亡、设施、设备损坏情况和事故处理经过一定要记录清楚,等待备查。
6)事故应急处理的终止。
所有险情排除,恢复正常生活、生产为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应急处理的终止点。
7)组织和提供事故恢复所需要的备品备故。组织事故恢复所必需的生产车辆(挖掘机、推土机尤为重要)。组织实施事故恢复所必须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8)完成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原因、处理经过、设备设施损坏、人身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情况)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
3.1.3成立各专业应急小组
1)民兵应急分队(分组处理多处事故,以人身救援为主);
2)抢险突击队(分组处理多处事故,以保交通、生产设施为主);
3)运输车辆、挖掘机、推土机、起重机应急组;
4)物资保障应急组;
5)后勤、医疗保障组;
6)安全保障组;
7)通讯保障组。
3.1.4应急报告及通信保障
3.1.4.1安排人员对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易发部位经常巡查,特别是长时间降雨和暴雨期间要派专人巡查(巡查人员不少于两人)。前方生产区由水工分场负责,生活区由龙江公司物业部公司负责。
3.1.4.2巡查人员发现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事故后,立即向生产厂长汇报,由生产厂长根据情况,发布命令启动执行本应急预案。生产厂长向有关二级单位首先下达应急预案启动令, 各专业应急小组各就各位,组织事故的应急处理。
3.1.4.3生产厂长汇报厂长、书记,通知各位厂领导,组织所辖部门紧急启动本预案,各单位人员接到命令后迅速安排本部门人员各就各位。
3.1.4.4通信联系电话按本厂下发的电话号码簿执行。在事故发生后,通信应急小组,全力确保厂长办公室全国直拨电话的畅通。
3.2危急事件的预防
3.2.1在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期间和终止后,要按照事故调查规程和本厂防止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措施要求,及时分析和预测事故发展可能带来的后果,预先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进行防范。
3.2.2加强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易发部位的巡查。
3.2.3各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要群策群力,要顾全大局,针对事故的蔓延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2.4各应急
组要确定事故处理的重点和中心,把抢救和保护人身安全放在首位。
3.2.5在事故发生后,保持与上级部门联系,汇报事故情况和抢险进展情况,请求上级部门援助。
3.3应急预案的启动
3.3.1青崖岭滑坡体和厂房后危岩关系到水库防汛及大坝安全,危及下游及厂房管理、生产人员人身安全,应加强常规检测和日常巡查。争取对厂房后危岩立项处理,做好预防工作。当发现厂房后危岩滑动或岩石掉落时,报告生产厂长或总工程师,生产厂长根据实际情况下令撤离工作任人员倒安全位置,并按预案启动程序启动应急预案。若危及人身安全时,工作人员可边撤离边汇报。
3.3.2进厂及上坝公路影响安全生产和防汛抢险。特别是六号职工住宅楼后山坡影响全厂职工家属的人身安全。这些情况一般发生在持续暴雨时期,因此在长时间降雨或降特大暴雨时,加强巡回观察,做好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的预防和应急抢险,当发现山体滑动或出现泥石流时,立即报告生产厂长或总工程师,生产厂长或总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按预案启动程序下令启动应急预案。当危及人身安全时,可先疏散危及安全的职工家属,撤离抢险人员倒安全位置。
3.4 危急事件的应对
3.4.1提高全厂职工家属对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事故的认识,掌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形成原因、特性、表象和预防等基本知识,提高预防、抢险救援的成功率。
3.4.2应急救援人员、资金、物资储备要求
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事故发生后,按照事态的严重程度由应急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抢险或组织全厂人员抢险。汛前,由生产厂长带队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对山体滑坡及泥石流易发部位进行认真巡查,完善措施。并必须备足生活、医疗、救护车辆等急需品,所有费用作为特别项目从生产成本中列支。
3.5 生产、生活维持或恢复方案
3.5.1生产人员在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后,在人身安全不受危害的情况下要坚守本职岗位,使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3.5.2宣传部门要及时做好宣传工作,后勤部门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商品供应和食品供应,特别是医疗用品的供应。
3.5.3根据现场恢复情况,由生产广长宣布事故应急处理情况的终止,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恢复为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