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看见》读书笔记2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注意到了柴静的很多负面消息,没敢打开看,也觉得看了又能怎样,肯定很多都是些炒作,有失公正。然后就细致的看了她的书,断断续续有三个月的时间吧,从她的文字里看到了柴静的成长、进步、成熟,这才是真实的柴静吧,因为文字是不会说谎的。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喜欢用自己的标准来评价别人,想想吧,这样合适吗?在看书的过程中思考了很多问题,也觉得自己似乎在真实的活着,因为我嗅到了进步的味道,开始去关注自己的内心,每天都可以过的很充实,即使经常一个人也不觉得孤单。其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更多的是和自己做伴,处理好了这段时间,你就学会了强大,可以宠辱不惊的面对很多事情。
今天早上看这本书的尾页部分,边吃早餐边看,怎么发现句句都是真理啊,说的真好,直戳你的心坎,这就是生活的沉淀、生命的顿悟吧。看书,不只是看热闹,它给我们打开了另外的一个世界,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有限的,每一种生活你不可能都去经历一边,但是你在书里可以体会的到,当你融入故事情节,开始和主人公共呼吸时,你就会理解人生的百态,原来有那么多的未知世界是我们不了解的,所以,以后对于我们不了解的事情不要轻易去发表结论。
很多人说,当你把工作当作事业去干的时候,你就会享受到工作的快感,从而走向成功。柴静就是这样的人,认真、执着、热爱,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她慢慢去认识改正身上的缺点,一步步的变得从容、宽容、理解,节目也越来越具有说服力。当然,也羡慕她身边那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帮助,互相体谅,互相包容彼此,这样的工作谁会不为之倾其所有呢?想想自己,似乎懒惰了很多,变得不求上进,再这样下去真的就废了,自己都会嫌弃自己。所以,心态一变,你不会觉得多余的工作是负担,因为不去接受挑战、只是逃避你怎么去证明自己原来可以很出色的去完成它。
正是这一双眼,让我看到了很多自己曾经忽视或者不曾看到的东西,让我懂得了回归“寻常”
作为一名著名记者,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柴静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他所记录下的是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这位不凡的记者,没有为了感动自己或者别人而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带给我们正常情感的回归,给人以人生思考,带我们回归“寻常”。
新闻归根结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一个国家由人组成,人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被重视,每一个“寻常”动作、事件都有它的价值,所以柴静说过:“不要去报道一个国家,就算报道自己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一个人身上发生的事件也就是新闻。我们记录自己的同时,也是在记录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新闻史或者心灵史”。因此我们要回归“寻常”,寻常自有它的千钧之力,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情感。
《看见》中,一章就是一个专题的采访。二十章,二十个故事,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感动,还有沉重,尽管这些故事不是可以挑选的标志性事件,反映的却是一种正常情感、一个被我们忽视的世界。在调查贵溪校车翻坠事件时,柴静必定是怀着这种沉重的心情去采访遇难孩子的家属以及事故有关责任人的。面对着这一个死亡事件,他除了无奈,除了同情,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汲有些事情发生了就无法挽回。通过她的报道,将这现实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带领我们回归“寻常”。在采访华南虎事件时,柴静将事先准备好的资料与当事人核对,当事人的回答变得模糊,如果不做调查,仅凭采访者的叙述就做报道,就会偏离事实真相,就会误导大众对事件的看法,那新闻的真实性也就不复存在了,结果就是人们将离现实世界渐行渐远,以至于无法回归。
回归“寻常”离不开拥有一颗寻常的心,这颗心懂得感受,懂得理解。在采访中,柴静放下目的,学会感受,感受身边的每一件事。她说过:“别在生活里找你想要的,要去感受生活中发生的东西”。你需要以一个人最本然的一个状态来跟你面前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关系。同时柴静在十年的记者生涯中也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在“非典”“汶川地震”中,引起我们对生命的珍重和亲情的思索。
一个人回归理性,回归生命不言自明的、正常情感的回归本真状态的过程即是回归“寻常”。没有“寻常”就好像白茫茫大雾一片,既看不见他人,又看不见自己,因为这里面没有生命的实质。柴静通过《看见》,向我们述说着另一种“寻常”生活,一个距离我们大学很远又很近的世界。非典时那口罩后面的无奈与恐惧,汶川地震中人们那凄惨的嚎叫,顿时化成鞭绳在狠狠地笞打着我的脊背,她让“我笔写我心”来还原事实真相,在平淡终用内敛而朴实的笔触描述着这个世界,带领我们回归。
谁能否认《看见》是一双透视眼,谁又能否认是柴静创造了这双充满情感而有神的眼。正是这双眼,我们才得以真正地看见这个“寻常”世界。
终于读完了。第一次读这类书,做了很多笔记,需要以后慢慢消化。笔者的笔触十分细腻,读她的书,就像自己亲临其境一样,有血有肉,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她所看到的所经历的一切。对于我这样,没见过世面的人来讲,着实是开了眼界了。看其他书,有些地方可以快读,这本书快不起来,都是一字一句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读。最近事情特别多,把所有能利用上的空闲时间都拿来看这本书,终于看完了。
下面贴一段之前的感悟。
柴静的书触碰到了我的灵魂,大概是因为她所经历的一些心路历程,也是我所经历的,从她的书里能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此前,我就一直生活在“当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从来没有深入思考过自己和自己所面对的世界。虽然身边就有一个忧国忧民的人,我却一直不以为然,觉得他就是庸人自扰,现在感觉自己之前的很多想法和做法真是太愚蠢了,完全就没有开化。在直面过生死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内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里的很多东西能读懂了!在这之前,我可能根本不会看这样一本沉重的书。过去的四十多年只成了一种存在,毫无思考和思想!这本书深深地触动了我,激发了我沉睡已久的心智。其中很多东西需要长久的消化才能吸收!
几个事件穿起的一段心路历程,让我看到了笔者不断的成长与思索,更看到了她背后那些人的智慧和胸怀,感觉自己这么多年都白活了……
所有这些真实的事件,笔者的感受,青春的流逝与无奈,各种进退取舍,各种看见与看不见,各种冲突,逆反……书里的每一个字都在敲打着我最深处的灵魂!
不会写书评,只会写自己的感受,我太佩服自己了!
在我上高中时,此书盛行一时,班里有本《看见》轮流传阅,封面都快被翻烂了。但喜好读书的我却没借来看,因为我看书慢,怕耽搁了大家看书的热情。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担心此书展示的话题过“重”,社会现实的背面会让我怀疑生命的意义,又担心此书过“轻”,不能深入地去剖析“看见”的人生百态,只会在原本生活的挣扎中徒留些许感叹。
如今重拾此书,不是说我有够成熟。而是我觉得我可以去承受社会中的灰色,甚至能够接受了。“宽容的基础是理解。”我想我能够试着去理解这个社会,去理解我们脚下的土地,和我们看见看不见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向上的本能,却很少有人有蹲下身子的勇气。包括几年前的我,不愿意去接触底层的生活,不愿看见社会的寒冷。如果你足够相信新闻联播的美好,那么就是盛世太平,而现在的我明白了这不过是在自欺欺人罢了。但是很可怕的是,身边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不去关注社会新闻,不去了解时局动态,不愿意蹲下身子看看脚下的土地,而是越发精致地利己,在意淫的美好中欢呼雀跃,极尽人世欢愉。我不知道为什么,二十多岁的我们,失去了同理心,也失去了愤怒的能力
其间,老妈插话“我挺喜欢柴静的,她做的东西别具一格,属于新闻界的一股清流……”
慢慢地开始对《看见》所记录的前面几个事件印象深刻起来,读着读着我跟着每个事件的人与事,难受、感动、沉重……每个大事件都让我心里久久难以平静,我被震撼了。佩服柴静,能用这样强大的内心进行记录,以此自传性的叙述,对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心理刻画,生动地还原了这十年间的亲身经历、从初出茅庐、无工作经验到明白作为记者的意义,从看见到用心感受讲出所见所想的成长道路上的酸甜苦辣。突然很想跟着她的心路历程而成长,虽然和她的距离很大很大,但还是很希望。
柴静说:“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于是她试着尽可能诚实的写下这不断犯,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复的事实和因果——她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影响的人。就因为她的积极寻找,尽力发掘,才让许多事情的真相以及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一次次地真实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刚进台里,她按原来的花里胡哨的文艺路子走不来,便褪去了那一身洋洋洒洒,重新包装。起初,还令人为她着急,就像一位握着不稳方向盘的司机,回不到正轨上,陈虻的话“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让她明了做新闻也必须有常人之心,解常人之情,做出来的节目才会有人情味儿,才会与人产生共鸣。她妹妹说“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不去的权利”。让她更深刻地意识到,记者的身上担负了责任,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记者需要一种刨根问底挖掘真相的精神,她感悟了,她也是这么做的。
在第二章中,她记录非典时期的一句话”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很特别,耐人寻味。敬佩非典时在前线用生命相搏,坚守原地默默奉献的医生们。佩服柴静的勇气,在危难的时候不顾安危,奋勇当先。她说“我不明白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么多了,一个声音告诉我,务必明白”。
“女记者也能干好”,柴静用自己调查外贸诈骗公司官员洗钱等一系列经历证实,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刚性,善良的人一旦下定决心看真相,读书笔记。就会在调查中不断深挖,绝不会退步。谈到了对吸毒,同性恋者被误判的“犯人”这些常被选择忽视的群体,这一些听起来很边缘,实际上跟我们的生活很贴近,他们跟普通人一样,努力地生存,他们不需要怜悯,只想得到平等的对待。
柴静认为,真实的力量才是重要的,采访不一定要刻意追求什么,如果在采访中过于渲染情绪,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在灾难的报道中,柴静真正用心和采访对象接触,真实的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生活,人性自然会从片子里流淌出来。有时候也要做一个甘居寻常的人,报道北京奥运,她走着和其他媒体相反的路子,她把目光投向了哪些不起眼甚至失败的运动员,她坚持着她自己关于新闻人的价值和信念。
通过柴静讲述着十年以来的成长和转变,我也学会逐渐认清自己身上的弱点,学会感受别人。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起那些不幸的人来,像是他们的梦一样。我要学会珍惜,学会用心看待事情,懂得实事求是,评论事情要客观,站在对方角度理解和宽容对方。
再次看完这本书,已经有点不太记得上次看完的感受,只是觉得人嘛,逃不过选择:我们做什么、怎么做,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都是伪命题。
人,是很有趣复杂的生物,这也是之前我一直以为我能做人力资源的原因,因为好奇因为想探索。回过头来想一想,不管是新闻好,记者也罢,人力资源也好,只要是在生活,哪里能逃得过人这个话题,关键是我们想要什么,通过人我们能看到什么,学到不敢讲,我现在都觉得我跟柴静一样偏执又狂傲,不敢说理解,只能希望自己看见。
我们能看见什么呢,我们能发现什么呢。__-__年,离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当时随便一个新闻都能让人震惊,让记者们抓住不放,现在呢,感觉漫天都是键盘侠,说真话又能替人做主的是谁呢?我猜想应该还是新闻吧,必须应该是那些能够深入生活的记者吧,大概现在记者这个词也很少被人提起了吧,现在还有多少人有探求故事发生的结局了,纰漏一些真相的坚持了,现在看新闻也是wow,没了然后。
之前重庆公交坠江案,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后续处理…我不知道是只有我这样还是很多都这样,我反思,我门看见应该不只是想看见,是为了改善是为了前进,对不起整篇文章我现在只记得一句话:新闻的主题是人
怀着一颗安静的心,我慢慢看完《看见》,在这期间我的心情忽上忽下,我不知道别人看了会是什么样的想法,但此时此刻我只能用复杂来粗略描述我的真实情感!以下是“《看见》读书笔记”,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这本书记录了她自认为记住的一些新闻当中的人。我难以想象她是以何种心情去记录这些内容,我的心被深深震撼,滚烫的心从未停息,翻腾的跟着书里记录的人和事!
我挺喜欢她说:我做新闻,关注的就是当中的人。在采访服毒自杀案中,她去和苗苗弟弟聊天,忍不住留下来的泪,哽咽的说不出话,别人说她是“表演性主持”,有的采访也被说成是“泣声采访”。我想说,新闻主持也是人,不是见多了这样的场面就心如磐石不为所动,很多时候不止是新闻人连我们这些大众确实需要克制自己,但很多时候就在那么简单的一瞬间,你的内心就打开了,而且没有那么容易关合!她从序言开始慢慢记录,不难看出她在强大,很多事情慢慢的就出来了,没有很刻意。但也许用强大来形容本不是最妥当的说法,那是内心深处的萌芽。就像上司跟她说要她找到工作的欲望,除了上厕所,其余时候忘记自己是一个女的。我在想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两里的汪汪说:她是不会走的。我看了这句话心里顿生敬意,贪官一样,很锐利,直切入主题和心脏!即使被评论说的太过,即使冒着人身安全的危险,也要去。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无所谓其他言语,不论地震地方、非典重症病房、精神病院、夜店、黑头目公司……只要有要做的就时刻准备出发。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每每对于所采访,所报道的事情的状况没有办法解决时,面对那些底层人的求助无能为力时,对那些求助者所表现出来的安慰和自己的沉思。失败感也许比口含硬币还苦。没错,很多事情我们因为力量太过于弱小都无法改变,新闻人很多时候也只能是当一个中介,报道事情,而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去关心,关注,让社会尤其是政府去改变或者缓解症状!她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想的一样,没有华丽的词藻,就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两上说出了愿望:那些更多的如父母的慢慢老去的人能从社会得到依靠和快乐,而这个世界上多一些像她一样的孩子!我们的确要相信这句,我们的社会看起来很大,其实很小,一个家也许就是一个社会。我渴望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善良一直是最容易被人接受和看好的形容词,以前对善良并没有太多的思考,只当做和孝顺、乖巧的同义词来看待!我看到了“只有善良的人才刚性”。这句话我也赞同,当对抗变成对峙,就是善良的人收网的时候,不会只是跃跃欲试地好斗,是要不给对方可以松懈的机会!善良的我们常常被激怒,被鄙夷,被曲解,被欺侮,但是这不是问题,我们绝不会放纵这样的生活,一旦有了足够大的储备,我们会给致命的一击,就比如说抑郁很容易转成亢奋。我看了前几章节,心里很难受。我擦了擦脸上的泪,望着手机屏幕发呆。我想象着那些真实的画面,仿佛自己也是拍摄现场的一员。我发现我被自己的想法吓住了。我发现自己接近于疯狂状态,我不停的看着书里采访的问题,和被采访者的回答,久久沉思。我发现自己慢慢被绕进去了,就像是因为太投入,太热爱就会夸张,感情就会变形,就没有办法真实地认识事物。两者的.感觉不谋而合。我这是向往这份工作吗?还是我想告诉自己这只是社会的一个角落,还有更大的地方没有出现这些令我心灵不平静的事情。我也想去涉足,想去发现,想去揭露,想去评论!谈到感情的时,我压抑很久的心慢慢的从难以相信到陷落黑暗里,又慢慢浮出水面。归于不该平静的平静,自己慢慢体会那种什么叫人心似天堑,一颗心与另一颗心总找不到桥梁,虽表面浮笑,可心里早就泪雨滂沱!是的,我平静的湖面,底下早已波涛汹涌!忘不了那句“在性的文化里,把生育当做性的目的,把无知当做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社会上很多人是不是都是正在被改造的精神健全,身体健康。他们似乎就活在一个没有自由,没有公开表达自己身份的空气里,而这些都是因为社会给他们的生活丢下了绝症的炸弹,慢慢压制,持续,发展成为解决不了的痼疾。
我希望社会可以海纳五光十色的生存状态。在这个世界,要学会用心去看待很多事情,许多事情没有表面那么简单。好坏也没有那么明确的界限!真相似乎一直在改变和推翻,一味的看真相你会挑出很多毛病。追求真相的人,选择的是不被任何东西胁迫,包括民意。我的心久久没有反应过来,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不顾民意报道有什么意义!但我释然,因为这个问题很简单,简单到到处都是正确答案。很多事情说的感觉天真,你只能相信,却无法证明其存在。这个世界本不完美,所以不要用一味的看法看待身边的事。
我们现在活在很多人的梦中,而我们却浑然不知。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强大自己,再帮助别人。
看见是什么呢?是回应。
弗洛伊德曾说过,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死亡就是无回应之地。
我觉得说得特别好,以前也听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
“我说话有什么用呢?你又看不见我。”
“没关系,我虽然看不见你,但你说话就带来了光。”
如果一个相对的弱者,他的任何需求都没有人看见,他会觉得这世界爱他吗?他又会爱这个世界吗?
柴静正是带着一双“看见”的眼睛,透过表象,看见了许多看不见的东西,回应了许多需要回应的东西,也遇上的许多人,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人性本色,然后努力成长、前行。
她说: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
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的互殴,从而取得平衡,这是我所理解的‘探寻’。
我们又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探寻着什么呢?
多少人走着走着就忘记了自己原来想要的,忘记了抬头,忘记了回头,也忘记了看看自己的内心
再次看完这本书,已经有点不太记得上次看完的感受,只是觉得人嘛,逃不过选择:我们做什么、怎么做,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都是伪命题。
人,是很有趣复杂的生物,这也是之前我一直以为我能做人力资源的原因,因为好奇因为想探索。回过头来想一想,不管是新闻好,记者也罢,人力资源也好,只要是在生活,哪里能逃得过人这个话题,关键是我们想要什么,通过人我们能看到什么,学到不敢讲,我现在都觉得我跟柴静一样偏执又狂傲,不敢说理解,只能希望自己看见。
我们能看见什么呢,我们能发现什么呢。__-__年,离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当时随便一个新闻都能让人震惊,让记者们抓住不放,现在呢,感觉漫天都是键盘侠,说真话又能替人做主的是谁呢?我猜想应该还是新闻吧,必须应该是那些能够深入生活的记者吧,大概现在记者这个词也很少被人提起了吧,现在还有多少人有探求故事发生的结局了,纰漏一些真相的坚持了,现在看新闻也是wow,没了然后。
之前重庆公交坠江案,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后续处理…我不知道是只有我这样还是很多都这样,我反思,我门看见应该不只是想看见,是为了改善是为了前进,对不起整篇文章我现在只记得一句话:新闻的主题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