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字的名著读书笔记

| 新华

读书笔记可以帮助读者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思维的成熟和独立。写好三百字的名著读书笔记有什么技巧?这里给大家整理三百字的名著读书笔记,方便大家学习。

三百字的名著读书笔记篇1

《围城》这本书我读了后感想很多。

有的报道说,方鸿渐就是作者的化身,甚至有的人还怀疑作者的博士单位是否也是虚构的。但无论如何,方鸿渐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这句话是无容置疑的。但正因为他是知识分子,而且是那种带着玩世的态度处世又有点良心的知识分子,才构成了他一生的第一圈“围城”。他希望做个大人物,这样的性格,似乎就决定了他的一生。

方鸿渐的第二圈“围”就是给他带来多灾多难的假学位。方鸿渐到底是个知识分子,在买假的文凭之前,他也问问良心,他为自己起了最好的籍口:“父亲是科举中人,要看报条,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据。”以他自己的口气,就是“说了谎话,还要讲良心。”说谎就说谎嘛,讲了良心这谎话就变得不伦不类了。既然讲良心,就干脆别买学位了。既然都不讲良心了,就干脆把学位发扬光大吧害得自己当个副教授忍气吞声的,两头不着岸。

方鸿渐一生的第三圈“围城”,我想没有人会反对,是他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候的玩世态度。也许从第—,圈“围城”建立时,就决定了会有第二圈围城,就决定了会有第三圈围城了。在那个到处是“小人物”的时代,做个大人物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耐的。可是他还是希望做个大人物,买文凭时,希望自己能够使家翁感觉光耀门楣;买了文凭,又觉得有损道德。要知道,社会上只有两种人能够混得好。

—种是真正大写的入,他们有他们独特的才能,他们有他们高尚的情操。他们是因为他们近乎模范的举止,才赢得别人的尊重。而另—种,则是完全相反的。他们用旁门左道,说谎时,能够令自己都骗过来。他们深有城俯,他们的行为举止有时真是没有良心可言。而社会上更多的,是后者,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袁世凯用了多少手段才当上大总统乾隆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就连现在的企业在商场上竞争,也用尽手段,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面对这些时都能够狠下—条心的。多数的人都像方鸿渐—样,有那么一点的良心,有那么—点的虚荣。他们处处做小人,又不得处处提防小人。他们也知道世道的艰险,可是并没有好好地去接纳它。他们尝试去改变,就好像方鸿渐想知道韩学愈文凭的真伪,以此找回自己的公道一样。熟不知道,人家早就设定了陷阱等他踩进去。

或许《围城》的文学价值也正在此。它写出了人们不愿意正视的,真实的社会环境。

世道的艰险,可是并没有好好地去接纳它。他们尝试去改变,就好像方鸿渐想知道韩学愈文凭的真伪,以此找回自己的公道一样。熟不知道,人家早就设定了陷阱等他踩进去。

或许《围城》的文学价值也正在此。它写出了人们不愿意正视的,真实的社会。

三百字的名著读书笔记篇2

这本书的主角——冉阿让,童年时没有上过学。成年之后,他成为了一个纯朴,热心的园艺工人,帮着他的穷苦姐姐抚养着7个可怜的孩子,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年冬天,冉阿让找不到活儿干了。家里饥寒交迫,一点面包渣儿都没有,于是冉阿让便在一个面包店里偷走了一个面包,后来被人抓住,被判处五年苦役!这是何等凄惨的时刻:社会逐斥并无可挽回的抛弃一个有思想的生灵!冉阿让在监狱里备受凄苦,终于,不堪忍受越狱之苦的他,试过四次逃跑,却因此刑期被加到了19年刑。年复一年这颗心灵逐渐干涸,缓慢的,却是不可避免得,新灵感和,眼睛也干涸。直到出狱,十九年他没有流一滴眼泪。到了出狱的时候,冉阿让耳边听到这样一句奇特的话:“你自由了”但是,一张黄纸通行证,究竟通向什么自由。冉阿让虽然释放了,但却因背负罪名,找不到住处。毕业论文网

冉阿让变得仇视法律,他开始放弃了这个社会。就在冉阿绝望的时候,卞福汝主教伸出了援助之手,当晚他在主教家里留宿,然而当主教熟睡的时候,冉阿让竟然想要杀了他,为的是偷走他家的银器,后来主教宽恕了他,将他放走了。卞卡福主教一点点的感化了冉阿让,使冉安让开始弃恶从善,开始了新的生活

冉阿让生性沉静,但并不忧郁,也许,这是天生富于感情的人的特点。冉阿让在教主的感化下,开始恢复人性,后来还当上了市长,成为了富翁的他仍不忘教主的教诲,他开始热衷于慈善公益,然而即使是乐善好施的他,也因法律的滥判无辜,再度成为了阶下囚。,但他仍然将教主的恩惠牢记于心,他救助了孤女珂赛特逃出了法律的魔爪,他办学校、招无家可归的人做工、资助贫困,使当地经济繁荣。但社会的容不下他,法律也容不下他,他最终在孤寂中走向生命的尽头。

这不得不让我感叹人性的黑暗,社会的虚伪,人们尔虞我诈的阴险,也让我为冉阿让这类平凡而普通的人民,为反抗社会的不公而做出的伟大贡献,他们是可爱的。故事是悲惨的,但是他向我们揭示的种.种真实,是这部恢宏庞大又细腻入微的巨着精彩之处,也是让我为之鼓舞的地方

冉阿让曾经是一个心中没有爱的逃亡者,但是他却被教主的博爱一点一滴的感化着,让冉阿让弃恶投善,对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给予无微不至的爱,也许这就是人性的魅力。但是,这个社会的丑陋与压迫,使冉阿让一再落入法律的魔爪之中,所幸他的心已是圣人的心,像那个主教一样。懂得爱,懂得宽恕!他放走了一直追捕他的侦察员沙威,他原谅一切,他是那样的温和、有大爱。谁能想象他曾经

整部小说在于怎样揭露这种社会压迫如何把人间变成地狱,也让我深切地体会到社会最底层穷苦人的生活,看到人性的善恶,并且时而为之感动。这不得不再一次的让我感叹巨匠雨果的文笔!光明磊落,宽厚善良的人,无论在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尊重。但是,阴险狡诈,自私自利的小人会永远遭到人类的唾弃。书中有许多角色也真是这个社会的缩影,比如店主德纳第,为了钱财不惜一切进行诈骗,一时声称自己是演员,一时又说是画家,但再高明的欺诈手段高,也掩盖不了自己丑陋的内心。在生活中也有着类似的事情:比如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排名,而不惜考试舞弊,但这种行为纵使欺骗了老师,同学,但却永远也欺骗不了自己,欺骗不了自己的真才实学!任何刻意的伪装都将被识破,虚伪不可能永久。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压迫,没有了伪装,大家都像主教那般成为光明的使者,传递无私,善良的精神,让每一个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将会是何等的平等和谐呀!相关

三百字的名著读书笔记篇3

在暑假里我通读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读完之后感悟颇多。

整部水浒传,主要是讲了在北宋末年,高俅弄权,整个朝廷奸臣当道。是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被逼无奈反上梁山。后来受朝廷招安,在出兵征讨方腊时死伤过半,最后不幸起义失败。

我在读书时,常常会被作者那入情入境的描写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似乎那情景就在我眼前发生一般。每当我读到宋江在梁山泊义聚108位好汉时,我似乎热血沸腾。每当我读到宋江率领大军杀得高俅落荒而逃、丢盔弃甲时,我不禁拍手称快。当我读到书末宋江和其他头领惨死时,却又忍不住涕泪纵横。

在水浒传里,宋江一直都是忠义两全,因为他的忠义所以在他的身边凝聚了一群英雄好汉。无论是来自敌营,还是与宋江素昧相识,这些好汉们都会死心塌地的为宋江赴汤蹈火。也正是因为他的忠义,在当他得知皇帝赐给自己一瓶毒酒时,仍无怨无悔。还怕李逵听到自己的死讯了后再去造反,毁了自己的一世忠义。于是又将李逵一起拉下了黄泉路。可以说成就宋江的是他的忠义,毁了宋江的也还是他的忠义。

在水浒传中,还有一个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他的身上我可以看到几分张飞的影子。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他们共同点有很多,第一:“他们两人都是爱酒如命,而且酒风不正。”张飞醉酒后喜欢鞭打士卒,而李逵呢则是“酒性不好,多人惧他”。第二:“他们都有着惊人的武艺。”李逵是一把板斧,几乎天下无敌。张飞的武艺按照关羽的说法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第三:“这两人都很鲁莽。”李逵的鲁莽常在言行举止中流露出来。张飞则在他那火辣辣的性格上。当然张飞在有些时候还是有点细心的。

我觉得水浒传中虽然有一些血腥的场面在里面,但它绝对是一本很有价值的读物。

三百字的名著读书笔记篇4

红岩是一本让我学会坚强的书,主要讲了重庆解放前共产党与敌人斗争的故事。书中的江姐、余新江、陈松林、成岗、谢云峰……还有众多反对三民主义的群众们,都是令人可歌可泣的英雄,什么毒刑拷打,都阻止不了他们对党的忠诚与信任,他们甘愿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宝贵的生命!

其中,我对江姐的印象特别深刻,文中江姐因为判徒甫志高而被特务捉进了渣滓洞,受尽了折磨。那里,江姐被带进了刑讯室里。敌人为了让江姐说出党里的秘密,用绳绑住好的手,竹签对准了好的指尖……我似乎见了血水飞溅……当江姐昏过去时,敌人泼出了一盆冰凉的水,直到江姐清醒过来,他们再钉……一阵阵令人心悸水声,竹签扎进去的声音,都好像尖针刺进大家心里,让人们感到连心的痛苦……“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大的竹签……在我看见这段话时,心里不免感动悲伤,眼泪更是争先恐后地想流下来。我们这一辈的小孩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有爸妈的宠,长辈的爱,更是没有体验过那种艰辛。而文中的江姐,遇到这痛苦,根本没有一丝丝呻吟,可见,她为了保卫党,受距少折磨,那无从计算的拷打次数,不就展现出江姐对党的忠诚及对人民的关爱,还有一颗金子般闪烁的心吗?并且,江姐还告诉同志们: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T呀,毒刑、拷打只有对那些懦夫才会有效,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是不会起任何作用的!

当然,还有许多同志,为了共产党的安危,为了战争的胜利而做出了牺牲。许云峰、成岗、刘思扬他们,给了人民们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为了国家的胜利与和平,共产党员们可谓是费尽心思,不顾自身安危,努力与敌人斗争,虽然许多同志为了党而牺牲,但邪恶始终不能战胜正义,反动派被我们击败,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解放了!啊!英勇的共产党员,你们都是好样的!

三百字的名著读书笔记篇5

悲惨世界这部历史名著,围绕着故事的主人公—冉阿让,通过他的不平凡的身世经历和可歌可泣的道德精神,展现了十八、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下层的苦难—冉阿让为了使姐姐和她的孩子免于饿死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处十九年徒刑。

冉阿让出狱后,带着对社会的报复情绪,偷了帮助他的卞福汝主教大人的两个银烛台和抢了一个穷小孩的一枚钱币。而卞福汝主教面对再次犯错的冉阿让,没有把他投进监狱,而是宽恕了他,并再次帮助他,冉阿让产生了深深的内疚,这种内疚使他醒悟,并升华成更深的觉悟,成为他精神发展的起点。

冉阿让是善良的,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况。第一次救人是在苦役场,冒着被加重刑罚的危险,砸烂脚镣去救被大石头压住的同伴;第二次是当了市长后,仍然不顾市长的身份,只身去救一个被马车压住的普通人。还有许许多多帮助人的事情,都是在不同的境况下去做出的看似普通的壮举。

他又是伟大的,在资本主义现实的压迫下,不得不改名换姓,从事生产经营,拥有巨额财富,进而成为一个地方长官,当上了市长,但当他知晓一个和他长相非常相似的人被当成冉阿让而要被惩罚的时候,不顾个人面对的危险,挺身而出,用于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使一个无辜的人免于受到旧制度的迫害。

冉阿让凭着自己过人的体力、毅力和智慧,与命运抗争,帮助处境悲惨的芳汀及她的女儿珂赛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资产阶级社会机器代表的沙威。

尽管有冉阿让为代表的劳苦大众与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相斗争与奋斗,但是仍然改变不了劳苦大众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生活困苦的悲惨命运。

三百字的名著读书笔记篇6

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自己想要做的时,想要完成的梦想,不能、不敢、也不会去做,结果只能寄托于文字、音符、甚至是一些外在的东西,到头来,心里还是痛苦。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人儿总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对于幸福与不幸的深入了解从另外一方面说明托尔斯泰内心真的很渴望幸福,但是直到临死前的最后一刻,他还是没有正真的幸福过。

作者是俄国贵族,主人翁聂赫留朵夫也是俄国贵族。聂赫留朵夫曾经是怎样的堕落,怎样地纸迷金醉、放浪荒.唐,沾染了俄国贵族阔少的种.种劣根性,那么作者就是在怎样的环境之中成长,并变得日渐麻木、日渐堕落,他看不惯的一切仿佛是生命的枷锁,无以复加。

聂赫留朵夫的故事是从他利用权贵和一定的才能当成审判员审判一名妓女偷盗并杀害嫖客的案子开始的。聂赫留朵夫是复杂的,这时候的他已然从一个贵族阔少成长为一名标准的俄国贵族成员。

但是后来的他,在不断的深入调查之中,他渐渐地发现自己的罪恶。是他,聂赫留朵夫,在少年时引诱的玛丝洛娃,让她从此走上了妓女的道路。

他顿时有了些悲悯,有了些后悔,有了些内疚。他的内心,在一次次的调查之中被一次又一次地剖开,一次又一次地刺痛。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一切,开始否定自己的一切,他觉得这些年他的双手沾满了罪恶。在俄国贵族之中所受的那些官场和金钱的诱惑使他变得迷离,在不断的泯灭自己良心之中获得所谓的成长。

他开始厌恶自己厌恶自己的一切,像极了列夫托尔斯泰他自己,托尔斯泰就是因为厌恶自己的曾经的所做所为,身为一个俄国贵族对人民,对无声阶级的压迫的行为的厌恶而多次自杀。聂赫留朵夫看到平常所见的人们:将军、贵族、妓女、仆人、贵妇人、士兵、商人、公爵、贫民……都是一副或麻木或虚伪的面孔,他看不到希望,觉得这个世界是那么的黑暗,那么地不公平……但是这种状态没有持续多久,他的内心又开始变化了。因为他发现造成这一切的是不公平的农奴制度,是已经僵化到无可救药的贵族阶级制度。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根源,所有他见过的人以及他本人都无法去改变什么。他能够改变的只是自己手上的几分田地,让那些佃农有一时的土地,当然,很快就会被地主给侵占了。

但是不管怎样,他后悔并反思过了,他不再是以前麻木不仁的他,他复活了。他变得有思想有灵魂,他全力去拯救深陷囵圄的玛丝洛娃,然而不幸的是,玛丝洛娃最后还是死在狱中。他的努力显得那么单薄,那么无力,即使他已经复活了。

以往人们看到的只是《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晚年最杰出的作品,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部。《复活》是史诗性的长篇小说,真实而又富有艺术性地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前期,沙皇统治下贵族制度的腐朽与颓废。人们看到的是只是作者希望更多的人们醒过来,看清这个世界,让更多的人复活,而不是整日如行尸走肉般地活着。

但是谁又看到托尔斯泰和聂赫留朵夫心里的痛苦与悲哀呢?他们是复活了。他们知道这个世界的真善美,他们懂得积极向上,他们能够为了自己的追求而真正地有意义地活着。但是,我们忘了,他们毕竟是少数人,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是那样的势单力薄,他们没有战友,没有同行者,他们是坚定在一条孤独路上的殉道者,最终的努力总是因为时机、因为人力、因为制度而付诸东流。聂赫留朵夫分再多的土地给农民又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会被地主给压榨掉;他再怎么努力去就玛丝洛娃,她最终还是死了。他的愿望是这样难以实现,聂赫留朵夫可以选择继续去努力,去争取更多的人一起去改变,去让更多的人复活。但是托尔斯泰呢?他已经老了,他的一生已经快要结束了,但是还是难以实现自己这样一个令更多人醒悟的愿望。他的悲哀只有在《复活》里面得到满足和实现,他做到了,完成了这一部伟大的作品,但同时,他知道自己的生命中注定是要以悲哀来结局的。

不久以后,人们发现,在一个俄国的暴风雨天里,托尔斯泰荒凉地死去。

三百字的名著读书笔记篇7

名著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

在这次的读书中,我选择了《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现在都还记得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那时候只是听说这本书很畅销,所以就看了看。但是当时根本就没有看出任何哲理,只是觉得书里面描述的只是四个人物,但跟我的关系一点都没有。现在不同了,我长大了,马上就要毕业出去接触社会了,当我再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给我的感触颇深。

书中的主人公是小老鼠嗅嗅、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它们都在迷宫中寻找着自己的奶酪。嗅嗅和匆匆采取的寻找奶酪的方法很简单:反复尝试。它们会记住那些没有奶酪的走廊,并且飞速奔向新的领域。哼哼和唧唧也会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吸取教训。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就是四个小家伙竭尽全力寻找奶酪的故事,但是他们对找到奶酪时该怎样对待奶酪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态度,嗅嗅和匆匆没有止步不前,而哼哼和唧唧却陶醉在寻找到奶酪的喜悦里,忘记了寻找新的奶酪。

书中的奶酪我在以前的想法是认为是生存不可缺少的东西,但是我现在明白了,它可能不仅指我们每个人的愿望和理想,还有健康,爱情等等各种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从一出生就开始都是向着每个人的欲望前进,小的时候我们渴望好吃的零食,少年我们追逐学习,友情。大概上了高中以后,我们有了懵懂的感情。到了大学即将毕业的我们,有了雄心壮志准备出去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但是一旦我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的态度又是怎样呢?有90%的人会沉溺于一时的欣喜之中,一旦这些东西从自己的手中失去的时候,我们又会抱怨上天的不公平。人真的是这样,为什么有人会一直成功?为什么有人会成功一时而之后销声匿迹。这些都不是上天的眷恋,上天可以眷恋你一刻,但是不可能眷恋你一生。因为上天总是很公平的,每个人的机会都是一样的。终于我以现在我已经23岁的人生观从这本书找到了我的影子了。哼哼就是我的影子,干事情不愿意冲破思想的束缚,有一点成绩就满足于现状,总觉得别人没准还不如我,反正我不是最差的。我从来没有过创新意识,我害怕我的创新会是别人嘴中的笑柄。或许我认为创新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太难太难的事情了,安于现状就好。从小到大,我对很多事情都是在抱怨上天的不公平,我抱怨上天没有给我一个高智商,没有给我一个漂亮的容貌,没有让我在高考的时候为自己扬眉吐气。我整天都是在怀疑别人有机遇,或是有条件走捷径,我却没有想过,我的捷径在自己的不经意中已经失去。

我现在已经是一名大学生,是一个有自主能力的成年人,书中提到:"谁先放弃旧奶酪,谁就能够先得到新的奶酪"!让我深有感触。

放弃,是指在面临矛盾时,敢于面对现实,分析利弊,冷静思考,然后舍弃不利因素,选择自己认定的目标,并且坚持下去。

因此,放弃首先应该是一种自信的体现。没有信心的人是不可能坦然放弃的,他们总是患得患失,优柔寡断,在自怨自艾中一次次错失良机,使自己陷入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而充满自信的人,则坚信失败为成功之母,哪怕成功并不能立刻到来,他们仍然感受到阳光在不远的前方,只要朝前看,努力不懈,最终会有回报。哼哼从开始犹豫不决到最后毅然迈出寻求新奶酪的一步,就体现了一种不自信到自信的转变。

然后,放弃是来源于心智的指引。当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矛盾压向我们时,几乎没有人不感受到恐慌,那么,是被压得错乱复杂,惶惶不可终日,还是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呢拥有智慧的人,就明白是该作出选择的时候了——哪些该放弃哪些该保留权衡利弊,用心思考,透彻地比较每种选择可能产生的结果,得出自己要坚持的结论——这个过程完全是靠心智,而绝非一时的头脑发热。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巨大的潜力,当这个潜力通过智慧表现出来时,就请抓住它!哼哼自己的思考以及他和唧唧的对话,其实就是心智的探索。

接下去,放弃还意味着不断创新,不断弥补,不断完善!月有阴晴圆缺,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总是充满许多缺憾,当我们作某种选择的同时,往往失去了另外的东西,比如享乐,金钱,地位,爱情,亲情,名望……这也就是我们放弃的东西。但是,放弃并不是目的,放弃只是暂时的,放弃以后,要想方设法把它寻找回来,而且找回来更好的,当然可能也是更加辛苦。就像哼哼,在迷宫里面,经过好多辛苦,终于又重新找回了奶酪。

另外这本书,让我想到了我的一些以前痛苦的事情。我以前跟一个同学之间的关系很僵硬,我把所有的原因全归到了自己的身上,我那时傻的想要生一场大病,来证明我没有在背后诋毁她。那时因为这件事情严重影响到了我的高考,导致我很痛苦。后来我一直坚持努力学习,努力和别人相处好,向别人证明我根本不是那样的人。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现在想起来还是有点隐隐作痛。但是看完了这本书,我闭上眼睛静静思考了很多。什么事情我都应该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她根本就不是我的奶酪,我又何必这样痛苦,导致我最后的高考失败,还把家人和好朋友也弄得替我担心。不管以前的是因为误会还是什么样,我真的应该放下了,我现在要向着自己真正的奶酪前进,不管以后出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要努力前进,既不要自卑,也不要沉溺于小小的成绩。我相信我会找到我的奶酪。

另外,我现在正处于人生的迷茫之中,我们面对越来越大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研究生考试,我们很无助。生活就是一个大的迷宫,你越是怕它,越会感到迷失,没有方向。以后如果我上班了,我知道我的这种性格必然会对新的生活状况无所适从,我不能再把时间耽误在感叹失去奶酪的痛苦之中,而是继续寻找我的奶酪。

这本书折射了一个现在困扰所有初步入社会的年轻人的大问题,它像一盏探照灯,照亮了我们迷茫的生活态度。

勇于放弃,坚持你自己的选择,并为之努力不懈,重新寻找生命的激情和亮点!

下面是一篇读后感,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这本书,书名也很有意思,虽然好奇,但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去读。而借着这次寒假社会实践的机会,我终于看完了这本极有寓意的书。书中的四个角色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看完后沉思良久。

《谁动了我的奶酪》,写的是个可爱的寓言故事,用一个让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让人的心灵和思想起到一个很大的变化,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中知道怎样去适应环境,去改变一切的困难和逆境,从而放下包袱,走向新的开始,奔向新的生命。小书每页都配有主人翁滑稽可爱个性鲜明的漫画形象,可爱引人,轻松愉快,在欧美创造了出版业的奇迹。读罢《谁动了我的奶酪》,我不禁为作者斯宾塞·约翰逊的这种独特的创作方式而发出由衷的赞叹,虽然这是个寓言故事,但是其中所蕴涵的哲理令人在感悟之中,引发深思,更让人变得聪明,更加睿智。

《谁动了我的奶酪》讲的是两个小矮人和两只小老鼠的故事。文章主要围绕“奶酪”的获得、拥有、失去,不同的人产生的不同心态,由此产生迥异的行动策略。书中有4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他们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周围构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见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的心态暴露无疑:嗅嗅、匆匆随变化而动,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再寻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始终固守在已经消失的美好幻觉中追忆和抱怨,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失的残酷现实。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终于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对苍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

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名字取得很有意思,同时也表达了一定的意义,小老鼠的名字寓意似乎是在不停的动作着,代表了它们会随时随着变化而动,而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去寻找新的奶酪---“奶酪”自然是个比喻,是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追求目标的一种比喻,它可以是一份工作,一种人际关系,可以是金钱,一幢豪宅,可以是爱情、幸福、健康,社会的认可和老板的赏识等等。代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最渴望得到的东西。

书中的两只小老鼠不会因为周遭环境的改变而手足无措,失去生命的意义。因为它们会去继续努力,不断追求,过去拥有的虽然已经失去,但是那只是人生经历,而不是一种负担,如果执迷不悟,止步不前,那就只有面临饥饿,无助,颓废和灰暗无力的世界---一切身心的折磨。

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名字也取得很有意义,两个小矮人与两只小老鼠的态度迥然不同,他们面对变化犹豫不决,始终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幻想中,无法接受已经改变的事实,不愿意再去寻找新的奶酪,从而也就束缚了自己的思想,变得极度颓废,再没有了勇气和激情,于是生活在灰暗之中,不能自拔。好在后来唧唧终于战胜了自己,走向了光明,找到了新的奶酪。

生活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每个人都要和时代同步,才能够与时俱进,安身立命,因为个人的奶酪随时会被他人拿走,被外界所移动,如果一味怨天尤人,只知道追问“谁动了我的奶酪?”,而不能够很快适应新的变化,陷入困惑中不能自拔,固步自封,活在海市蜃楼般的“幻城”里面,不知觉悟,还自我安慰“面包会有的”,“奶酪会回来的”,到有一天,等发现失去的奶酪不会回来了,终会追悔不已的,因为不论面包也好,馅饼也好,奶酪也好,不会平白无故的从天而降,要想寻找到新的奶酪,就要学习两只小老鼠“嗅嗅”和“匆匆”,立即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马上出去再寻找,简单的思维往往能够突破顾虑过多带来的障碍,而走向光明,创造成功,重新获得新鲜可口的奶酪。

并非是人类的智力不如两只小老鼠,而是人们往往因为太多的思维困扰而迷失了自己,习惯了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复杂化,由于过度的喜怒哀伤而停滞不前,一旦失去了曾经拥有的奶酪就一蹶不振,自己毁了自己。其实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89,我们又何必太过于在意呢,千万年来,地球上的各种生物相继灭绝,惟有人类始终存在天地之间,顶天立地,因为人类是强者,是万物之灵,面对变化,更加应该自强不息,克服奶酪丢失的命运带给我们的种种心魔,在逆境中求生存,开辟新的天地。

小矮人唧唧到后来终于冲破了自己思想的束缚,毅然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奔入漆黑一片的迷宫,在这条充满希望的路上,它终于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它的伙伴哼哼还在怨天尤人中郁郁寡欢,无法解脱。

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她告诉了我们最为深奥却又至为简单的道理,让你知道应该怎样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同时教会你怎样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走向人生的健康快乐之路,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喊着生活压力大,做人不容易的时代,《谁动了我的奶酪》真不愧是一本好书,就像一位智者,在童话中,在寓言中娓娓道来,让你轻松学会哲学,让你也成为智者。

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实际上是告诉了我们一个至平至常的道理---要自己愿意变化,敢于面对现实,勇于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事情才会有转机,才会向好的方面迈进,否则只能是不明方向,郁郁寡欢,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直到失去希望,还执迷不悟。

世事变化本无常,《谁动了我的奶酪》告诉我们一个最简单的应对方法,那就是把跑鞋挂在脖子上,时刻准备穿上它,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奔跑追寻。希望每一个人都珍惜自己手里的奶酪并且寻找更多更好的奶酪。

三百字的名著读书笔记篇8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吴承恩。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

我印象最深刻的问题是孙悟空一共被师傅赶走了几次?最后是怎么回来的?分别简述事情的因果?

孙悟空一共有三次离开唐僧:第一次是孙悟空刚拜师的时候,有伙山贼抢劫他们,然后被孙悟空打死了几个,唐僧看到悟空杀了生,然后说了悟空,后来悟空离开去了龙宫玩,看到龙宫墙上有一幅拜师画,然后想到自己拜师的经过和唐僧对自己的好,又回去了,刚好这时观音给了唐僧紧箍咒。第二次是比较出名的三打白骨精,后来是在下一个国家唐僧被妖怪诬陷是虎精,后来白龙马让猪八戒去找孙悟空回来救师傅,孙悟空救了唐僧后正要走,唐僧这时已经明白三打白骨精误会了悟空,要悟空留下来。第三次是在第二部里面,真假悟空,也是一样假悟空冒充真悟空,被唐僧误会了,后来真假悟空在一起打了起来,被如来佛祖分了出来,假悟空也是猴子变的,是六耳狲猴。

458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