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年。我区科技工作继续以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以科创中心建设为契机,围绕“服务好一个中心,凝聚三股合力,实施双轮驱动”的主线,坚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XX科创“一带三中心”,开创我区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一、加快创新驱动,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一)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1.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全区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企业276户,实现工业总产值836.5亿元,同比增长6.3%,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2.7%。
2.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头良好。完成市西软件信息园规划编制工作,开展沿线商业综合体业态评估,推动轨交17号线产业走廊建设。依托“一园三区”品牌园区创建,全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销售额262.3亿元,同比增长22.1%,税收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49.8%。
3.北斗导航产业快速发展。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推进北斗导航应用创新,加强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与区内更多领域的跨界合作。承接市科创中心建设重大战略专项,加快建设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全力打造创新功能性平台,积极促进北斗导航产业化。北斗西虹桥基地园区企业实现销售额12.7亿元,同比增长44.9%,实现税收8295万元,同比增长68%,入驻企业累计达154家。
4.科技企业队伍不断壮大。新增民科企业135家,注册资金24.6亿元。我区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合计223项,同比增长19%,成交金额5.1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二)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1.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科创18条”,聚焦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创新人才集聚、创新产业升级等关键方面,大力推进《XX区关于发展众创空间 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XX区科技创新政策操作办法》等配套政策落地实施。结合区域创新体系目标,持续推进《XX区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XX区科普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XX区智慧城市“十三五”发展规划》、《XX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等发布实施工作,助推我区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
2.区科协、街镇科协换届选举顺利完成。协调部署区科协及街镇科协换届选举工作,走访街镇科协、区公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等,做好区科协换届选举大会相关工作。全区11个街镇全部完成科协换届工作,基层一线工作者当选街镇科协主席比例达90.9%。推进科协章程修改及代表推荐、名额分配工作。做好区科协“四大”代表的推选工作,确保代表具有政治上的先进性和代表上的广泛性,区科协“四大”胜利召开。
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落实《XX区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发挥政策引导推进作用。“远海域定位导航与通信融合关键技术”、“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技术与应用”项目分别获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获得2020年度XX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基于北斗的多模多频高精度板卡关键技术及应用”等两个项目荣获2020年度XX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5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50个项目获市创新资金项目立项;27个项目被认定为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3个项目入选市联盟计划项目;10家企业被认定为区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10家企业获区研发中心项目立项;45个项目获区产学研合作项目立项;22个项目获区专利新产品计划项目立项。11家企业获“2020年度XX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百佳”,其中XX安诺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荣获“自主创新十强”。国家火炬XX新材料产业基地复核成功,并更名为国家火炬XXXX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特色产业基地。XXXX北斗导航特色产业基地和XXXX智慧物流特色产业基地被核定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4.“双创”建设不断深化。制定落实《XX区众创空间星级评价考核办法》,持续建造开放便捷的众创空间。开展各类政策培训及孵化服务活动 18场,共计参加企业650家(次);走访在孵企业、众创空间及其他孵化企业共计50余家,为17家在孵企业提供科技项目申报服务。全区各众创空间新增孵化企业253家,累计孵化企业974家,上缴税收7397.3万元。全区共新认定众创空间6家,累计创新创业载体3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0家,备案众创空间10家)。培育创业苗圃项目22个,成功注册14家企业。
5.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不断完善。突出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全区专利申请量5766件,专利授权量3535件,有效专利拥有量15913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080件。实施专利申请费用资助,共对418家企业1792件专利实施资助。组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培养知识产权贯标内审员队伍,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扎实做好联合专利行政执法检查,对XX奥特莱斯品牌直销广场等4家商业单位进行专利行政执法检查及专利商品自查,对专利期限届满终止失效等个别商品,采取下架措施,并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至各商业单位。组织召开2020年XX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围绕知识产权宣传周,举办系列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保护、尊重知识产权意识。
6.科技人才引育力度持续加大。注重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落实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海智计划”,促进高层次人才与企业有效对接。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扩大院士站覆盖范围,申报获批准5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院士2人、专家16人,目前全区共有院士专家工作站22家,引进院士17人、专家80人。继续加强科技攻关项目建设,开展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产学研合作及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训活动。《X10智能RTK测量系统研发》等11个科技攻关项目、锐嘉科(移动智地)等6个人才建设引进项目列入2020年度科技工作者之家项目,给予107万元资助经费。
(三)完善科技综合服务模式,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1.科技资源配置与服务环境加速优化。不断完善区创新驿站分站和平台管理分中心建设,进一步集聚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形成支撑产业集聚发展、促进企业持续创新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体系,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提供专业公共研发服务。完善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覆盖功能,积极探索通过基层设立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分中心,将科技服务功能向有切实需求的镇(街道)、科技园区延伸。以“七个一”服务为抓手,即“挂1块牌子、立1套制度、建1支队伍、熟1批企业、送1批资料、优1套服务、挂1套链接”,加快科技创新政策和资金、人才等资源向基层和企业高效渗透。首次在“云立方”众创空间设立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分中心。
2.科技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加强科技项目综合管理和服务。科技综合服务平台接待企业来电咨询6494个,来访4858人次,提供咨询服务2942小时,发放宣传资料4843份,受理材料3796件。每周二开设专利代理窗口,累计为企业服务384小时。平台新增会员36家,共有注册会员1452家。通过短信平台发送各类通知、公告及消息共计9458条,网站浏览11806人次,动态更新159条。利用企业微信工作群、微信公众平台,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目前共有1464名微信用户,平均每月发布微信公告22条,现已发布263条信息。
3.科技与金融资源有效整合。着眼于企业发展全过程和个性特点,不断深化“3+X”科技信贷融资服务体系,积极推动“科技+金融”的有效融合。针对初创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及培育企业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分别设计微贷通、履约保和信用贷三大核心差异性产品,拓宽企业融资模式,积极帮助企业完善申请资料,尽快获得银行审批通过。开展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政策对接活动36场,参加企业2166家。走访申请履约贷款企业共计52家,其中已审批通过企业41家,获审批额度共计1.8亿元。
二、推进创新为民,助力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推动科普工作新常态,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1.科普活动效能持续提升。举办2020年XX科技节活动、全国科普日XX地区活动和XX国际自然保护周XX分会场等主题活动,开展各类重点活动近100多项,受益群众达50万人次。聚焦“北斗+科普”,依托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XX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北斗人家”特色示范区等,值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举办之际,启动全国科普示范区重点项目“绿色XX 北斗领航”,以平台化、大众化、常态化、趣味化和IP化的建设思路,通过线上线下开展“身边的北斗”系列科普活动15场,率先在全市举办“绿色XX 雏鹰飞翔”—XX区中小学生无人机竞赛等,北斗科普活动在全区蓬勃开展。聚焦“绿色XX”,开展“遇见青西 爱在自然”科普定向赛和“相约绿舟 爱在自然”植物科普展和体验活动,进一步深化“生态+科普”教育活动。率先在全市成立XX科普教育志愿服务总队XX分队,举办XX科普拍客、创意科普集市、低碳家庭评选、科普营等全民活动,强化新媒体与传统宣传融合。
2.科普创建工作大力推进。通过项目引领、培训提升、活动联搞、基地考核,进一步促进“一基地一特色”共建共享。2020年“一镇(街道)一品”科普特色项目立项5个,资助资金20万元。项目引领、培训提升、活动联搞、基地考核,进一步促进基地特色资源共建共享。新增6家区级科普基地,XX优澈无人机科普基地被命名为XX市科普教育基地。以科普创建为抓手,社区科普大学为载体,引领社区沿着“区级示范—市级示范——全国示范”轨迹开展创建工作,“一社区一亮点”以点成线带面。新增3家区科普示范村(居)、6家科普村(居),赵巷镇赵巷居委被命名为XX市科普示范区。实施“一学校一创智”科普项目,打造学校科技新载体,激发青少年的创新创造潜能。4个项目被列为首批“一学校一创智”科普项目。学校创新活动蓬勃开展。XX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定期开展“科学邂逅人文 科技助力文化”系列科普讲座。“轻学自然爱实验,科普创新我行动”——XX区“我爱实验”亲子科普体验日活动成功举办。
3.防震减灾氛围扎实营造。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为契机,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社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防灾减灾综合演练等活动,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正确的防震减灾观念,普及防震知识和自救互救基本技能,营造防震减灾宣传良好氛围。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近20次,展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展板500多块,发放宣传资料2万多份,直接受众近1万人次。区地震办获全国地市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组织完成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示范学校申报工作。召开2020年防震减灾联席会议,明确工作责任和任务。推进XX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和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加强地震测报站管理工作,做好地震观测数据质量分析管理,安排专人定期开展仪器日常维修、更新改造工作,稳步提升地震监测实效性和及时性。
(二)加强现代信息化技术建设,促进“智慧城市”建设。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推进“互联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打造智能化高速网络,夯实“无线城市”和“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的网络基础。配合中小河道整治及区内重要道路建设,积极协调通信运营商做好轨道沿线的通信基础设施搬迁和新建工作,并完成部分搬迁项目。深入开展无线电专题宣传,提高无线电知晓度,组织“社区居民无线电科普”主题教育活动。完善区域内基站设置协同管理,推进集约化建设工作,加强重要业务台站的协同保护工作,配合做好干扰排查和信号监测。全力配合教育局开展“绿色护考”工作,对全区的高考考场进行电磁环境监测,对各考场听力考试的收听频率进行了考前测试和收听指导。完成区内30个公共场所无线网络的覆盖建设工作并开通使用。全区固定电话总数达23.4万户,4G手机用户90.1万户,城市光网接入用户25.8万户,数字整转用户为22.5万户,共发出130条道路的管线建设征询单。
2.电子政务安全体系持续健全。进一步增强XX区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的安全防范能力,从技术和管理层面入手,有序落实整改措施,完善多层次、立体式、一体化的电子政务云安全防护体系。继续扎实推进两个三级信息系统(XX区政务公共信息平台及“XXXX”政府网站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整改工作,确保稳定高效运行。完成全区共605家各区级部门、镇(街道)下属单位(百兆接入单位)的政务外网接入设备统一升级工作,全面实现一体化网络配备管理。积极应对勒索病毒(Wannacry)事件,制定针对性的立体式核心网络安全综合防范方案,并迅速落实一系列防护措施,有力保障了全区核心网络与信息系统平稳运行。
3.信息化应用服务深入推进。新开信息化项目58个,总投资5219.62万元,安排年度资金1997.62万元,30个项目完成招标采购。完成XX十三五图像监控建设咨询服务项目招标工作,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完成XX公安智能化建设信息化项目前期咨询工作并编制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协调推进三个街道老旧小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完成XX区网上政务大厅建设二期单一来源采购工作。开展信息化专管员培训,不断提升信息化工作队伍的业务素质。继续做好社保卡工作,共制发各类社保卡14384张,补换社保卡25404张,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108条。
(三)深化社会信用体系与网宣氛围建设,助力“上善之城”建设。
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进一步加强信用信息记录和归集,着力提高数据归集的有效性、规范性和及时性,编制完成XX区2020年版“三清单”(即信用信息数据清单、行为清单、应用清单)。2020年“双公示”信用信息(即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共计录入信息5993余条。深化社会信用体系与信用平台建设。起草完善《2020年XX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落实信用信息归集使用、信用主体权益保护、信用环境建设等要求。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和信用平台功能,探索与XX区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的数据共享机制,推动信用信息和产品在市场监管等领域示范应用。注重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在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内的示范效应,推动政府部门和单位在行政审批、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率先使用信息产品。完成XX诚信网升级改版,推广“诚信XX”APP使用,扩大诚信宣传渠道,努力营造良好诚信氛围。
2.政府网站服务能级不断提升。“XXXX”政府网站群首页访问量1118.65万、页面总访问量2.72亿页(次)、总点击量6.13亿次。门户网站发布政务新闻、便民服务信息等各类动态信息9618篇(条),有力保障了门户网站信息发布更新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XXXX”政府门户网站荣获“2020年度中国政务网优秀奖”荣誉称号。聚焦党的十九大会议期间的网站氛围宣传工作,整合解放日报、东方网等市、区两级媒体图文、视频资源,开设“展示新成就,喜迎十九大”专栏,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完成2020年XX“两会”宣传报道工作,更新并完善换届选举后“领导之窗”栏目相关信息。开设“同创全国文明城区 共建XX美丽家园”“创全国文明城区 迎国家卫生区复审”宣传专题,进一步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宣传工作,努力提高全区人民对创建文明城区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为创全和迎复审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我区科技工作将继续以贯彻十九大精神,及落实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契机,调动全区科技创新积极性,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布局,完善创新资源配置体制机制,优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大力助推我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一、深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助力科技创新发展。
1.大力推进XX科创“一带三中心”建设。一是积极融入和服务全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工作大局,围绕我区“科创18条”,大力推进《XX区关于发展众创空间 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XX区科技创新政策操作办法》等配套政策实施。二是加快推进XX科创“一带三中心”建设,有序推动市西软件信息园建设各项目标任务,促进轨交沿线软件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助推我区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
2.全面实施“十三五”系列发展规划。一是结合区域创新体系目标,继续扎实做好有关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实施工作。二是深入贯彻《XX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20-2020)》及《XX区科普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优化资源多元配置,推动“+科普”相互渗透,促进科普跨界融合,积极引导全社会共同推进科普事业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三是进一步完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机制,切实做好智慧城市“十三五”规划实施工作。四是积极落实《XX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引导全社会加强信用管理,支撑并服务于社会创新。
二、推进区域创新环境优化,助推创新成果全面升级。
3.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一是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依托产业基地和功能平台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推进培育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和贡献。二是着力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推进“互联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巩固发展移动互联网增值服务、云计算、电子商务等产业领域,加快向规模化、创新化和高端化方向演进。三是推进北斗产业创新集聚发展,承接市科创中心建设重大战略专项,全力打造创新功能型平台“XX北斗导航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加快推动产业前沿技术和瓶颈技术突破。
4.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一是落实培育引领发展战略,引导企业沿着“民营科技企业→市高新技术企业→区科技小巨人企业→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科技企业上市”的培育发展路线,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构筑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企业孕育和成长高地。二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申报行业领域项目,争取资金扶持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是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进一步鼓励和促进企业开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整合集聚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促进机制、技术、管理、政策协同创新。
5.整合科技综合服务资源。一是完善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覆盖功能,将中心服务功能向有切实需求的镇(街道)、科技园区延伸,完善全区科技创新政策资源和服务体系共建共享一体化。二是多渠道开展科技与金融结合,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融资服务,以满足科技企业的个性化融资需求,有效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贷款风险。三是继续落实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海智计划”。积极搭建育才、引才、荐才、用才平台,发挥院士高端智力的辐射作用,助推企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发展。积极申报院士专家工作站,结合“海智基地”建设,放眼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及时输送海外科技前沿发展信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6.提升创新创业环境。一是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扶持力度。组织开展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人才培养和宣传培训活动,增强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意识和能力。探索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支持知识产权质押、出资入股、融资担保,搭建知识产权投融资平台,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商业化。二是积极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企业、创新人才、科技成果转化的引领服务作用,促使各类创新创业服务资源在基层载体内集聚,筹建众创空间,尝试与人才、金融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合作,为入驻企业提供更为广泛、专业的孵化服务,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三、推动科技益民惠民,促进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
7.持续加强科普建设工作。一是大力开展科普活动。在XX科技节、全国科普日、XX国际自然保护周等重大活动期间,举办XX区主题活动。聚焦“绿色XX”和北斗科普,加强市区联动,社会协同,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力。依托XX区社区科普大学平台,针对职前、职中、职后人群开展科普活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二是提升科普工作能力。完善《XX区科普资助项目管理办法》,组织实施2020年度科普资助项目,做好项目的管理、监督和验收工作。推荐优秀项目申报2020年XX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项目。继续开展2020年度XX区科普创建工作。三是推进“N个一”科普工程。深化“一镇(街道)一品”、“一基地一特色”、“一社区一亮点”和“一学校一创智”,探索“一单位一主题”,充分发挥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优势,联合联动,进一步打造“+科普”科普工作模式。四是加强科普氛围营造。做好XX科普网、科普之窗、科普云XX专题的信息维护和更新。发挥“XX科普”微信公众号的宣传作用和服务功能,开展线上线下活动,扩大XX科普影响力。办好《XX科普》期刊。五是培养科普人才队伍。开展社区科普工作培训、科普基地和科学诠释者培训。发挥XX科普教育志愿服务总队XX分队的优势,扩大科普志愿队伍。
8.建立健全安全防范保障体系。一是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重点强化IT安全运维管理,分别从配置管理、事件管理、变更管理、风险管理、考核评估管理、文档管理等六方面进行完善,逐步增强IT安全运维管理体系保障能级。增强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组织实施安全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二是营造防震减灾宣传良好氛围。完善街镇地震专项应急预案修订工作。推进防震减灾知识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扎实做好“5.12”“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等重要时段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完善全区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相关业务知识培训。
9.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落实《XX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及《2020年XX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继续加大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力度,提高数据归集有效性、规范性和及时性。继续开展市信用平台XX区子平台建设,实现特色数据归集、与市信用平台信息交换共享、本地应用支撑等功能。优化XX区服务窗口信用信息查询服务,满足市民和企业服务需求。着力推进信用信息(产品)应用,推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在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示范应用。举办“诚信活动周”,加强“XX诚信网”等宣传载体建设,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诚信XX”社会氛围。
四、强化信息化应用服务落地,助推“智慧城市”有序发展。
10.不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集约化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区级电子政务云资源扩增计划。积极区重大工程建设,推进开展信息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管理。加快推进本区的4G网络建设。落实智慧城市“十三五”规划各项工作,持续推进全区无线网络覆盖建设工作。
11.扎实推进信息化应用惠民益民。一是增强社保卡网点规范性建设。加强各受理网点的设备更新运维以及社保卡业务系统运维工作。组织全区各受理网点实行定期、定向培训,提高各受理网点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二是扎实做好信息化项目立项、采购及验收等工作。加快推进XX区城市图像监控系统租赁服务项目、网上政务大厅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信息化项目盘点,进行后续会计服务和法律服务的采购,完成项目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开展智慧周宣传活动。推进智慧社区、智慧医疗、安全监管、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等各类应用及宣传,促进民生服务集成化、社会管理智能化。推进软件正版化。
12.努力提升政府网站服务能级。加强信息发布更新和政策解读力度,做好社会热点回应。加强网站栏目更新监测。落实网上访谈长效机制,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广泛倾听公众意见建议,搭建政府与公众交流的“直通车”。积极利用新媒体新应用传播政府网站内容,形成同源同步多渠道的政府信息传播模式。逐步探索基于网站数据分析技术的用户行为精准量化分析,提高政府门户网站对公众服务需求的响应能力和服务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