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小班2000字

| 新华

个人总结小班2000字篇1

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进餐、睡眠、上课、盥洗、穿脱衣服等十多个环节,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也就是我们平常经常说的常规,它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幼儿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是“动力定型”的建立过程。若一开始由错误的教养方式可得错误的动力定型,将会导致一生的不良生活习惯或生活不能自理。反之,若一开始建立良好的动力定型,无疑会终身受益。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加上小班幼儿年龄小、依赖性强、对一切都感到陌生、新奇,也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顽皮,一旦整天生活在一个班集体里,势必很不习惯、很不适应。众所周知,要搞好一个班级,建立常规是必要的,初入园的小班幼儿,因而良好常规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那怎样把常规转化为幼儿的自觉生活习惯。本学期我们小班年段从实际出发进行了关于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研讨。回顾一学期的工作现小结结如下:

一、分清阶段、把握重点。

从小班一开学开始,我们在学期初就对小班幼儿一年中的常规培养做好定位,分成若干个阶段:小班上学期的前半学期:以适应、熟悉为主;后半学期:以初步遵守为主。小班下学期的前半学期:以巩固、适应为主;后半学期:以乐意遵守为主。

二、内容分层、循序渐进。

作为教师都希望把自己的班级常规抓好,但是每班幼儿的特点是截然不同的,要培养千万不可以“一刀切”,更不可急于求成,常规培养不能只追求即时效果,应循序渐进。什么常规在什么时候教下去才适当,深入到什么程度才适宜,遇到问题,如何去调整,都应象会计做预算一样有一个统盘的考虑。下面我就以如何引导幼儿收拾玩具为例,说说各班是如何开展的。

(一)各班级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定目标。

小一班:大多数的幼儿已经学会给玩具分类,但多数幼儿区角的观念还不是很明确,在区角活动后收拾玩具时经常将玩具放错,如语言区的玩具放到动手区。目标就定位为学习一一对应收拾摆放玩具。

小二班:幼儿不能很好的、自觉的爱护和收拾玩具,对丢在地上的玩具不能主动的捡起来,目标定位为懂得玩完玩具后要放回原位,学习收拾玩具的方法。

小三班:在玩娃娃家时,幼儿不能有次序地收拾玩具,菜市场的菜经常很随意地放回塑料筐中。目标定位为初步学会按相同标记收拾玩具。

小四班:一样玩具要收拾,许多同伴都来帮忙,你帮着往那搬,我帮着往这搬,最后玩具没收好,还争吵了起来,有时还撒了满地,这都是因为孩子无法把握好如何适度的帮忙,协作帮忙的方法没掌握。目标就定位为学习合作收拾大型玩具。

(二)通过相互观摩讨论,寻找成功教学策略。

1、标志法:小班幼儿不认识阿拉伯数字,更不识汉字,记忆的持久性较差,就运用标志引导幼儿分类收拾,如放串铃的框子外就贴上串铃的标志,让幼儿通过标志了解相同的玩具要放在一起,提高幼儿的分类意识;如音乐区的玩具用上唱歌、音符等较形象的图案;美工区就用画画等形象的图案,让幼儿了解什么材料应该放置哪个区角。

2、游戏法。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如“送玩具回家家”的游戏,把班级常用物品按固定位置摆放。如:幼儿脱下的衣服叠好后放在玩具柜上,杯子放在杯架上,图书放在图书架上等,这样使幼儿对班上物品的位置产生深刻印象,养成了不乱拿乱放的好习惯,通过这样反复的游戏,幼儿知道什么玩具改该送什么地方,还加深了幼儿玩具哪里拿,哪里放的常规习惯。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让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通过看不同的小动物标志,相同的动物回到同样的家,让幼儿了解到标志的起示作用,知道小动物有家,玩具也有家,相同的玩具也要住在一起,使幼儿能分类收拾玩具。

(三)活动后的反思

1、教师在活动中要多注意一些细节部分,如游戏时搭建的房子不牢固,致使场面有些混乱;摄的视频材料,不仅要注意整体内容,还要关注视频中的对话,它可能就是影响活动的重要因素;教师组织活动要注意提问的设计,不适宜太泛,思维空间不能太大,应多为选择性等较简单的问题,使幼儿稍一动脑就能回答的问题。

2、情感交流与肢体语言相结合,创造愉快、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常规管理生情并茂。如多用一些身体的语言如:抱抱他们、亲亲他们、与他们握握手,通过这些与孩子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你,有了感情的基础,这是建构良好常规的基本前提。

3、和孩子一起制定常规。通过不断学习落实《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是让幼儿主动发展的好机会,在每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力,还能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强责任意识。还孩子一起制定常规,能使孩子们由简单、被动遵守规则转变为自身良好的习惯。

个人总结小班2000字篇2

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进餐、睡眠、上课、盥洗、穿脱衣服等十多个环节,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也就是我们平常经常说的常规,它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幼儿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是“动力定型”的建立过程。若一开始由错误的教养方式可得错误的动力定型,将会导致一生的不良生活习惯或生活不能自理。反之,若一开始建立良好的动力定型,无疑会终身受益。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加上小班幼儿年龄小、依赖性强、对一切都感到陌生、新奇,也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顽皮,一旦整天生活在一个班集体里,势必很不习惯、很不适应。众所周知,要搞好一个班级,建立常规是必要的,初入园的小班幼儿,因而良好常规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那怎样把常规转化为幼儿的自觉生活习惯。本学期我们小班年段从实际出发进行了关于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研讨。回顾一学期的工作现小结结如下:

一、分清阶段、把握重点。

从小班一开学开始,我们在学期初就对小班幼儿一年中的常规培养做好定位,分成若干个阶段:小班上学期的前半学期:以适应、熟悉为主;后半学期:以初步遵守为主。小班下学期的前半学期:以巩固、适应为主;后半学期:以乐意遵守为主。

二、内容分层、循序渐进。

作为教师都希望把自己的班级常规抓好,但是每班幼儿的特点是截然不同的,要培养千万不可以“一刀切”,更不可急于求成,常规培养不能只追求即时效果,应循序渐进。什么常规在什么时候教下去才适当,深入到什么程度才适宜,遇到问题,如何去调整,都应象会计做预算一样有一个统盘的考虑。下面我就以如何引导幼儿收拾玩具为例,说说各班是如何开展的。

(一)各班级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定目标。

小一班:大多数的幼儿已经学会给玩具分类,但多数幼儿区角的观念还不是很明确,在区角活动后收拾玩具时经常将玩具放错,如语言区的玩具放到动手区。目标就定位为学习一一对应收拾摆放玩具。

小二班:幼儿不能很好的、自觉的爱护和收拾玩具,对丢在地上的玩具不能主动的捡起来,目标定位为懂得玩完玩具后要放回原位,学习收拾玩具的方法。

小三班:在玩娃娃家时,幼儿不能有次序地收拾玩具,菜市场的菜经常很随意地放回塑料筐中。目标定位为初步学会按相同标记收拾玩具。

小四班:一样玩具要收拾,许多同伴都来帮忙,你帮着往那搬,我帮着往这搬,最后玩具没收好,还争吵了起来,有时还撒了满地,这都是因为孩子无法把握好如何适度的帮忙,协作帮忙的方法没掌握。目标就定位为学习合作收拾大型玩具。

(二)通过相互观摩讨论,寻找成功教学策略。

1、标志法:小班幼儿不认识阿拉伯数字,更不识汉字,记忆的持久性较差,就运用标志引导幼儿分类收拾,如放串铃的框子外就贴上串铃的标志,让幼儿通过标志了解相同的玩具要放在一起,提高幼儿的分类意识;如音乐区的玩具用上唱歌、音符等较形象的图案;美工区就用画画等形象的图案,让幼儿了解什么材料应该放置哪个区角。

2、游戏法。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如“送玩具回家家”的游戏,把班级常用物品按固定位置摆放。如:幼儿脱下的衣服叠好后放在玩具柜上,杯子放在杯架上,图书放在图书架上等,这样使幼儿对班上物品的位置产生深刻印象,养成了不乱拿乱放的好习惯,通过这样反复的游戏,幼儿知道什么玩具改该送什么地方,还加深了幼儿玩具哪里拿,哪里放的常规习惯。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让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通过看不同的小动物标志,相同的动物回到同样的家,让幼儿了解到标志的起示作用,知道小动物有家,玩具也有家,相同的玩具也要住在一起,使幼儿能分类收拾玩具。

(三)活动后的反思

1、教师在活动中要多注意一些细节部分,如游戏时搭建的房子不牢固,致使场面有些混乱;摄的视频材料,不仅要注意整体内容,还要关注视频中的对话,它可能就是影响活动的重要因素;教师组织活动要注意提问的设计,不适宜太泛,思维空间不能太大,应多为选择性等较简单的问题,使幼儿稍一动脑就能回答的问题。

2、情感交流与肢体语言相结合,创造愉快、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常规管理生情并茂。如多用一些身体的语言如:抱抱他们、亲亲他们、与他们握握手,通过这些与孩子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你,有了感情的基础,这是建构良好常规的基本前提。

3、和孩子一起制定常规。通过不断学习落实《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是让幼儿主动发展的好机会,在每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力,还能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强责任意识。还孩子一起制定常规,能使孩子们由简单、被动遵守规则转变为自身良好的习惯。

个人总结小班2000字篇3

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进餐、睡眠、上课、盥洗、穿脱衣服等十多个环节,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也就是我们平常经常说的常规,它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幼儿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是“动力定型”的建立过程。若一开始由错误的教养方式可得错误的动力定型,将会导致一生的不良生活习惯或生活不能自理。反之,若一开始建立良好的动力定型,无疑会终身受益。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加上小班幼儿年龄小、依赖性强、对一切都感到陌生、新奇,也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顽皮,一旦整天生活在一个班集体里,势必很不习惯、很不适应。众所周知,要搞好一个班级,建立常规是必要的,初入园的小班幼儿,因而良好常规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那怎样把常规转化为幼儿的自觉生活习惯。本学期我们小班年段从实际出发进行了关于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研讨。回顾一学期的工作现小结结如下:

一、分清阶段、把握重点。

从小班一开学开始,我们在学期初就对小班幼儿一年中的常规培养做好定位,分成若干个阶段:小班上学期的前半学期:以适应、熟悉为主;后半学期:以初步遵守为主。小班下学期的前半学期:以巩固、适应为主;后半学期:以乐意遵守为主。

二、内容分层、循序渐进。

作为教师都希望把自己的班级常规抓好,但是每班幼儿的特点是截然不同的,要培养千万不可以“一刀切”,更不可急于求成,常规培养不能只追求即时效果,应循序渐进。什么常规在什么时候教下去才适当,深入到什么程度才适宜,遇到问题,如何去调整,都应象会计做预算一样有一个统盘的考虑。下面我就以如何引导幼儿收拾玩具为例,说说各班是如何开展的。

(一)各班级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定目标。

小一班:大多数的幼儿已经学会给玩具分类,但多数幼儿区角的观念还不是很明确,在区角活动后收拾玩具时经常将玩具放错,如语言区的玩具放到动手区。目标就定位为学习一一对应收拾摆放玩具。

小二班:幼儿不能很好的、自觉的爱护和收拾玩具,对丢在地上的玩具不能主动的捡起来,目标定位为懂得玩完玩具后要放回原位,学习收拾玩具的方法。

小三班:在玩娃娃家时,幼儿不能有次序地收拾玩具,菜市场的菜经常很随意地放回塑料筐中。目标定位为初步学会按相同标记收拾玩具。

小四班:一样玩具要收拾,许多同伴都来帮忙,你帮着往那搬,我帮着往这搬,最后玩具没收好,还争吵了起来,有时还撒了满地,这都是因为孩子无法把握好如何适度的帮忙,协作帮忙的方法没掌握。目标就定位为学习合作收拾大型玩具。

(二)通过相互观摩讨论,寻找成功教学策略。

1、标志法:小班幼儿不认识阿拉伯数字,更不识汉字,记忆的持久性较差,就运用标志引导幼儿分类收拾,如放串铃的框子外就贴上串铃的标志,让幼儿通过标志了解相同的玩具要放在一起,提高幼儿的分类意识;如音乐区的玩具用上唱歌、音符等较形象的图案;美工区就用画画等形象的图案,让幼儿了解什么材料应该放置哪个区角。

2、游戏法。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如“送玩具回家家”的游戏,把班级常用物品按固定位置摆放。如:幼儿脱下的衣服叠好后放在玩具柜上,杯子放在杯架上,图书放在图书架上等,这样使幼儿对班上物品的位置产生深刻印象,养成了不乱拿乱放的好习惯,通过这样反复的游戏,幼儿知道什么玩具改该送什么地方,还加深了幼儿玩具哪里拿,哪里放的常规习惯。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让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通过看不同的小动物标志,相同的动物回到同样的家,让幼儿了解到标志的起示作用,知道小动物有家,玩具也有家,相同的玩具也要住在一起,使幼儿能分类收拾玩具。

(三)活动后的反思

1、教师在活动中要多注意一些细节部分,如游戏时搭建的房子不牢固,致使场面有些混乱;摄的视频材料,不仅要注意整体内容,还要关注视频中的对话,它可能就是影响活动的重要因素;教师组织活动要注意提问的设计,不适宜太泛,思维空间不能太大,应多为选择性等较简单的问题,使幼儿稍一动脑就能回答的问题。

2、情感交流与肢体语言相结合,创造愉快、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常规管理生情并茂。如多用一些身体的语言如:抱抱他们、亲亲他们、与他们握握手,通过这些与孩子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你,有了感情的基础,这是建构良好常规的基本前提。

3、和孩子一起制定常规。通过不断学习落实《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是让幼儿主动发展的好机会,在每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力,还能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强责任意识。还孩子一起制定常规,能使孩子们由简单、被动遵守规则转变为自身良好的习惯。

个人总结小班2000字篇4

时间过得真快,不经意间一学期就过去了,在这一学期里,我由小学调入本幼儿园,很多工作内容都不熟悉,经园领导的培训以及班级老师的带领,一个学期下来,已经渐渐熟悉了保育员的工作。在工作上有困惑时,我会主动请教领导,或请教班主任,还请教同班老师或比我之前熟悉本行工作的保育员老师,虚心学习,努力工作,在大家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下,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现在,我整理一下我的思绪,总结过去了一个学期的工作经验,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各项工作水平。以下让我谈谈这半年的工作情况:

一、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做好自己的保教工作

社会在发展,对保育员教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当好一名合格的保育员教师。在工作中,我以园部下达的任务及本班的教育为中心,努力做到和各位老师和谐相处,学习他们的长处和经验,接受她们的正确指导,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和保育水平。平时还坚持每天抽一些时间看有关幼儿教育的书籍。(哪怕时间非常短)以加强自己对本职工作的理解。既来之安之。遇到园部和班级有什么额外任务,只要自己力所能及,会和本班老师一起加班加点,及时完成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关心孩子,热心工作

“爱”是无私的,也是做好一位保育员教师永恒的主题,自从我担任了小二班的保育员以来,我是用心诠释着“爱”,使我在工作中有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责任心,也会像母亲一样,对待关心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只有热爱了,才会去追求,才会不断进取,才会得到家长和孩子的信任。比如:刚开始独自看守幼儿午休时,由于小朋友刚入园,很多的小朋友都 没有午休的习惯。等两个老师一下班,(其实,上床才几分钟,之前他们已经去过厕所了)只有我一人时,有的小朋友就以上厕所为由,走出床位,到厕所去,在那起劲的玩水或故意在那蹲厕所。

一个幼儿要去,那就连锁反应,排了长长的一队。如果老师不给去,有的小朋友确实尿有屎。所以,老师走后的10几分钟,我们的睡室是最热闹的。等他们都折腾够了,我就有理由收拾他们了:刚才都去了厕所了,也该睡觉了,等你们睡醒了,老师给你们讲故事。开始时,这个方法还有效。可后来,有一天,不想睡的小朋友,始终都不睡,还发出声音。我就说:不睡觉的小朋友,不可以发出声音影响别人。可他们还是吵。

我又说:老师打电话给你家人,(马上故意拨号码)天黑才来接你回家。一个叫陈珂柯的小朋友,马上就哭出声来了,还流下了很多泪水。我又说,如果你睡觉,我马上告诉他们,早点来接你。(又马上故意拨号码)他马上停此了哭泣。立刻乖乖地睡了,不久,就睡着了。后来,没有人发出声音,所有的小朋友都睡着了。其实,针对不同的孩子,就使用不同的方法。

也就是“对症下药”,小朋友才服你又爱你。一个学期下来,哄幼儿午休已经有了一些门道。如果不动动脑筋,不想想办法,一个人是很难管得好三十几位小朋友午休的。记得有一位学者说:“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三、手脚勤快、经常反思

虽然我是保育员岗位上的新手,但是我深知勤能补拙,平时除了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外,有时也在家看些有关业务知识方面的书籍,慢慢地在保育员这个岗位上琢磨出了门道,那就是要“勤”,比如:勤开窗户、勤打扫、勤消毒、勤晒棉被等等,除了手脚要勤快利落外,脑子也要勤快,要经常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今天这件事我做的对不对”等等,常常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改进,不断进步。

四、工作效果及努力方向

由于这学期,我带的是小班的孩子,他们才刚离开自己的父母,踏入幼儿园的道路中,我必须让他们学会自立自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刚开始幼儿的自理能力差,因为年龄小,对成人的依恋感强,我们以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培养,如培养先小便后洗手时,教师边念儿歌边师范:“先小便,后洗手,擦擦肥皂搓搓手,手心手背搓一搓,搓好小手洗洗手,一二三,四五六,小手洗干净,洗好小手擦干手,手心手背擦擦干。”让孩子边模仿边念,在模仿中理解,学会正确洗手方法,经过培养训练,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大大加强

如:会自己搬椅子就坐,会独立吃完自己的饭菜放好碗,会用小毛巾擦脸擦嘴巴,洗手不弄湿衣服等,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和认可。在午休起床后,手把手地教小朋友穿衣穿袜穿裤。在老师的教导下,小朋友的模仿下,一个学期还没结束,已经大部分小朋友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

当然自己在这半年来,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我想:只要自己多学习业务知识,多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多和孩子们沟通,心中装着孩子们,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不断进步,对得起园部对我的信任,对得起孩子家长的期望,对得起自己的本职岗位。

个人总结小班2000字篇5

辞旧迎新,在忙忙碌碌中这一学期即将结束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各方面的工作都开展得很顺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得到了家长朋友们的支持与肯定。在新年来临之际,特此对一学期来的工作做总结,总结如下:

一、认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1、学期初细致分析本班情况,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制订班务计划,以班务计划为基础开展班级活动,并根据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孩子的兴趣反映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和活动计划,使得教学工作有序、全面地开展,使他们在生活、学习和游戏过程中保教结合,增强体质,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知识和经验,发展智力,培养语言交往能力,启发有益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促进全面发展。

2、我们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学习能力。通过教师一个学期的努力,他们对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都充满了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教学活动,喜欢参与操作性较强的活动,如美工活动,音乐活动等,并能学习用普通话进行简单的表达和交流,大部分幼儿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对自己动手操作进行的探索活动和表演活动充满了兴趣和热情,乐于勇敢地在集体面前发言和表演。幼儿在兴趣爱好的驱动下,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

3、游戏化教学。小班教学内容以游戏为主。为了保证每节课的质量,首先,我们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轻松的氛围,让幼儿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参与。其次,我们认真备课,设计好每个活动,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成为孩子学习活动中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我们把“课”当成“游戏”上,把“游戏”当成“课”来做,从而来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吸引他们学习的注意力。

二、重视班级常规的培养,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我们以安全教育作为我班的首要之重。我们随时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身边危险的地方,并讲解正确的户外活动方式,让幼儿先寻找那些地方可能发生危险,应该怎样玩?认真排查班级里的不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也结合主题,教育幼儿不触摸危险的物品等。如:桌缝、桌角、门、电源等。教给幼儿及家长一些简单的安全保健常识,使幼儿学会保护自己,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我们也很注重幼儿情感的教育,如:爱惜玩具、团结合作、相亲相爱、协商等待等情感的培养。在活动中我们不断用故事来启发孩子“玩具大家玩”,引导幼儿把自己喜欢的玩具与大家分享,引导孩子如何征得对方的同意;引导孩子如何对同伴好,这些活动得到了家长的赞许与支持,改掉了幼儿唯我独尊的不良个性。

在生活卫生习惯方面,培养幼儿养成独立进餐、入厕、入睡,养成喝水的习惯。在喝水秩序方面,我们在杯子和杯子厨上都贴上了相应的标记,以便幼儿辨认。

我们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常规,在组织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怎样才能进行有效地调整和控制,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有时还需要一点点的技巧。

三、家园合作,让每一位家长都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

切实做好常规性的家长工作。为了使家长了解我们的工作,争取家长的理解与信任,,我们积极利用来园及离园的时间来和家长进行沟通,能够让家长及时的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与学习情况。本学期我们还制作了《幼儿成长档案》是我们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桥梁,在我们的《幼儿成长档案》中家长和老师都认真详细地记录了孩子的成长历程,还保存了孩子的作品,能够使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赢得了家长朋友们的一致认可。我们会更加努力,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积极争取家园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另外,这学期我们班还开展了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创设了一个评比栏,表现好的小朋友就会奖励一个大红点,表现不好的则没有。每次放学小朋友和家长都会跑过去看看自己的成绩,看看是多了还是少了,争取拿到更多的大红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小朋友们很喜欢这个评比栏,每个小朋友都有了自己的竞争对手,而且大部分的小朋友在各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

其次,我们非常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在与家长的每次交流后,我们都有新的收获,我们从相识、相知、到相信,逐渐把我们之间的距离缩短,我们成为了朋友。家长向我们询问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我们都耐心解答,针对个别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及时提醒家长给与纠正。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我们吸取了好的建议,并运用在日常教学中。从家长亲切的笑容、信任的目光和赞许的话语中,我们相信只有和幼儿、家长共同努力、共同发展,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本学期,我班的各项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也改正。如:

1、幼儿进餐注意力不集中,挑食,速度慢,进餐习惯还有待改善。

2、学习习惯上,有的幼儿喜欢发言,但不爱动脑筋。

3、常规方面也有待提高。

总之,紧张而繁忙的工作又将告一段落,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面对以上的种种不足,努力改正,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以便我们在新学期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个人总结小班2000字篇6

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进餐、睡眠、上课、盥洗、穿脱衣服等十多个环节,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也就是我们平常经常说的常规,它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幼儿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是“动力定型”的建立过程。若一开始由错误的教养方式可得错误的动力定型,将会导致一生的不良生活习惯或生活不能自理。反之,若一开始建立良好的动力定型,无疑会终身受益。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加上小班幼儿年龄小、依赖性强、对一切都感到陌生、新奇,也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顽皮,一旦整天生活在一个班集体里,势必很不习惯、很不适应。众所周知,要搞好一个班级,建立常规是必要的,初入园的小班幼儿,因而良好常规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那怎样把常规转化为幼儿的自觉生活习惯。本学期我们小班年段从实际出发进行了关于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研讨。回顾一学期的工作现小结结如下:

一、分清阶段、把握重点。

从小班一开学开始,我们在学期初就对小班幼儿一年中的常规培养做好定位,分成若干个阶段:小班上学期的前半学期:以适应、熟悉为主;后半学期:以初步遵守为主。小班下学期的前半学期:以巩固、适应为主;后半学期:以乐意遵守为主。

二、内容分层、循序渐进。

作为教师都希望把自己的班级常规抓好,但是每班幼儿的特点是截然不同的,要培养千万不可以“一刀切”,更不可急于求成,常规培养不能只追求即时效果,应循序渐进。什么常规在什么时候教下去才适当,深入到什么程度才适宜,遇到问题,如何去调整,都应象会计做预算一样有一个统盘的考虑。下面我就以如何引导幼儿收拾玩具为例,说说各班是如何开展的。

(一)各班级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定目标。

小一班:大多数的幼儿已经学会给玩具分类,但多数幼儿区角的观念还不是很明确,在区角活动后收拾玩具时经常将玩具放错,如语言区的玩具放到动手区。目标就定位为学习一一对应收拾摆放玩具。

小二班:幼儿不能很好的、自觉的爱护和收拾玩具,对丢在地上的玩具不能主动的捡起来,目标定位为懂得玩完玩具后要放回原位,学习收拾玩具的方法。

小三班:在玩娃娃家时,幼儿不能有次序地收拾玩具,菜市场的菜经常很随意地放回塑料筐中。目标定位为初步学会按相同标记收拾玩具。

小四班:一样玩具要收拾,许多同伴都来帮忙,你帮着往那搬,我帮着往这搬,最后玩具没收好,还争吵了起来,有时还撒了满地,这都是因为孩子无法把握好如何适度的帮忙,协作帮忙的方法没掌握。目标就定位为学习合作收拾大型玩具。

(二)通过相互观摩讨论,寻找成功教学策略。

1、标志法:小班幼儿不认识阿拉伯数字,更不识汉字,记忆的持久性较差,就运用标志引导幼儿分类收拾,如放串铃的框子外就贴上串铃的标志,让幼儿通过标志了解相同的玩具要放在一起,提高幼儿的分类意识;如音乐区的玩具用上唱歌、音符等较形象的图案;美工区就用画画等形象的图案,让幼儿了解什么材料应该放置哪个区角。

2、游戏法。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如“送玩具回家家”的游戏,把班级常用物品按固定位置摆放。如:幼儿脱下的衣服叠好后放在玩具柜上,杯子放在杯架上,图书放在图书架上等,这样使幼儿对班上物品的位置产生深刻印象,养成了不乱拿乱放的好习惯,通过这样反复的游戏,幼儿知道什么玩具改该送什么地方,还加深了幼儿玩具哪里拿,哪里放的常规习惯。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让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通过看不同的小动物标志,相同的动物回到同样的家,让幼儿了解到标志的起示作用,知道小动物有家,玩具也有家,相同的玩具也要住在一起,使幼儿能分类收拾玩具。

(三)活动后的反思

1、教师在活动中要多注意一些细节部分,如游戏时搭建的房子不牢固,致使场面有些混乱;摄的视频材料,不仅要注意整体内容,还要关注视频中的对话,它可能就是影响活动的重要因素;教师组织活动要注意提问的设计,不适宜太泛,思维空间不能太大,应多为选择性等较简单的问题,使幼儿稍一动脑就能回答的问题。

2、情感交流与肢体语言相结合,创造愉快、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常规管理生情并茂。如多用一些身体的语言如:抱抱他们、亲亲他们、与他们握握手,通过这些与孩子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你,有了感情的基础,这是建构良好常规的基本前提。

3、和孩子一起制定常规。通过不断学习落实《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是让幼儿主动发展的好机会,在每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力,还能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强责任意识。还孩子一起制定常规,能使孩子们由简单、被动遵守规则转变为自身良好的习惯。

个人总结小班2000字篇7

时光匆匆,充满期望的九月在孩子们的喧闹声中结束了,回顾这个月,我想就自己的工作状况做一下总结。本学期有幸与聂文俊、胡娜老师一齐带可爱的小班孩子,针对孩子年龄小,又是刚入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1、稳定情绪,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

孩子第一次离开家,都有个性浓厚的依恋情绪,想着入园的头两天,孩子们倚在门口盼亲人的情景,心里总是感慨万千。其实学过幼儿心理学的老师都明白,这是孩子必经的心理历程。为了稳住他们在报名时我们就有意识地让家长带来孩子喜欢的玩具,在孩子情绪不好时,给他们玩家中的玩具,以转移或减轻初离亲人所带来的压力。另外,鼓励和表扬也是稳定孩子情绪的秒方,在平时我们常常表扬独自上幼儿园不哭不闹的孩子,让其他孩子模仿,对有进步的孩子用抱一抱,摸一摸,笑一笑等亲密的爱抚动作,把孩子的依恋家人的感情转移到老师的身上。一个月下来,我发现哭闹的孩子少了,乐意来上幼儿园的多了,入园情绪有了明显的进步。

2、开展活动,激励孩子自我表现。

本月中,我们小班共开展了《我上幼儿园》、《认识我自己》两个主题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首先选取了相关的教育资料,布置了与主题相匹配的环境。在每次活动中提前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所需的各类材料,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及搞笑的情节导入活动,使孩子们愿意跟着老师学,乐意主动去探索。如:在棉签画《斑点狗》中,我用一段哭声导入,然后帮小狗找衣服,之后帮小狗用棉签点画制作衣服。再如,在第五周的科学发现活动中,我用铅丝卷成一个有柄的小圈,让孩子把它放入调好的洗洁精的溶液中,捞起后让孩子观察上面的薄膜,再用牙签戳,观察其变化。在这些搞笑的活动中,孩子们大胆的表现着自己,初尝了活动带来的快乐情绪。另在一个主题的学习中,孩子们对自主活动的开展也有着极大的兴趣,如:我在“小巧手”中安排孩子进行撕贴画《小路》、《小花伞》、《长颈鹿》,用勺子给瓶娃娃喂饭(材料:黄豆、蚕豆)。在“建构区”请孩子给小狗搭房子等,这些活动有情节,孩子们乐意参与,对完成的孩子给予贴苹果、贴星星的奖励。激发了孩子不断表现自己的欲望。

3、做好保育,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进餐与午睡是幼儿园重要的活动环节,但是孩子由于刚入园,挑食现象个性严重,针对此我们常用“小动物请客”的形式来激发他们的食欲,以小动物的口吻介绍菜的名称。另在吃饭的引导中我还注意运用几个秒招,如:对某个小朋友说,“米饭和菜要到你肚子里去玩呢,你快让他们下去呀!”“你的嘴巴可真大!”“你的牙齿最厉害了!”“你吃的可真干净!”等。一个月下来,孩子主动进餐的多了,掉米粒的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午睡的管理中,注意渲染出浓烈的气氛,如“天黑了,小朋友睡觉了!天亮了,小朋友起床了!”等。在睡前的10分钟左右,适当放一些优美的音乐,如:月光下的凤尾竹、摇篮曲,以稳定幼儿的情绪。为了让孩子们能摆放好自己的小鞋子,我用儿歌“左的鞋是鞋爸爸,右边的鞋是鞋妈妈,爸爸和妈妈要说悄悄话!”来引导孩子,由于语言的加入,孩子们很快就在儿歌声中学会了摆鞋。透过一系列活动,我觉得小班孩子的生活习惯有了良好的开端。

总之,在这个月中,我感悟了很多。其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如对班里的特殊幼儿(蒋雨泽)的管理,对家长反馈严重的孩子间的冲突现象,这些都有但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探索更加良好的方法来解决。

4、家长工作,更是重中之中。

幼儿园与家庭互相合作、协调一致是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新班级、新家长,在家长与老师之间没有达成共识时,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家庭与幼儿如果在教育观点上发生分歧,各自为政,从而导致教育力量相抵消,受害者最终是幼儿。因此,教师和家长之间应做到互相尊重,互相依靠,互相谅解,互相支持,互相帮忙,共同商讨。

我们班家园活动的显示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开展了以下形式的活动:

1)口头形式。

包括家长会、电访、以及平时与家长交流等,开学前,我们提前开了家长会。主要向家长介绍班中老师的状况,和一些家长需要配合方面的问题。让家长对老师有一个全面地了解,能更放心的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同时也了解幼儿的身体发展状况和幼儿的性格习惯等等。这样,幼儿一入园,我们就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总之,使用口头形式,我们做到既面向全体家长,又有重点地进行工作,在了解孩子和了解家长的前提下进行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

2)文字形式。

家园联系手册、家长园地、QQ群等。家园联系本是实现家园经常取得联系的好形式。在联系本中,我们能够获得教育效果的反馈,了解幼儿的家中的表现,而家长也从中得知幼儿在园的表现和幼儿园对家长在配合教育上的具体要求等。

对于家长工作就是赢得一个家长就等于赢得一百个家长,放下一个家长就等于放下一百个家长。在儿童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利用家长这个有效的教育资源,才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只有进一步拓宽工作渠道,努力发挥家长的主动性,才能密切家园关系促进家园共育。

个人总结小班2000字篇8

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进餐、睡眠、上课、盥洗、穿脱衣服等十多个环节,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也就是我们平常经常说的常规,它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幼儿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是“动力定型”的建立过程。若一开始由错误的教养方式可得错误的动力定型,将会导致一生的不良生活习惯或生活不能自理。反之,若一开始建立良好的动力定型,无疑会终身受益。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加上小班幼儿年龄小、依赖性强、对一切都感到陌生、新奇,也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顽皮,一旦整天生活在一个班集体里,势必很不习惯、很不适应。众所周知,要搞好一个班级,建立常规是必要的,初入园的小班幼儿,因而良好常规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那怎样把常规转化为幼儿的自觉生活习惯。本学期我们小班年段从实际出发进行了关于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研讨。回顾一学期的工作现小结结如下:

一、 分清阶段、把握重点。

从小班一开学开始,我们在学期初就对小班幼儿一年中的常规培养做好定位,分成若干个阶段:小班上学期的前半学期:以适应、熟悉为主;后半学期:以初步遵守为主。小班下学期的前半学期:以巩固、适应为主;后半学期:以乐意遵守为主。

二、内容分层、循序渐进。

作为教师都希望把自己的班级常规抓好,但是每班幼儿的特点是截然不同的,要培养千万不可以“一刀切”,更不可急于求成,常规培养不能只追求即时效果,应循序渐进。什么常规在什么时候教下去才适当,深入到什么程度才适宜,遇到问题,如何去调整,都应象会计做预算一样有一个统盘的考虑。下面我就以如何引导幼儿收拾玩具为例,说说各班是如何开展的。

(一)各班级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定目标。

小一班:大多数的幼儿已经学会给玩具分类,但多数幼儿区角的观念还不是很明确,在区角活动后收拾玩具时经常将玩具放错,如语言区的玩具放到动手区。目标就定位为学习一一对应收拾摆放玩具。

小二班:幼儿不能很好的、自觉的爱护和收拾玩具,对丢在地上的玩具不能主动的捡起来,目标定位为懂得玩完玩具后要放回原位,学习收拾玩具的方法。

小三班:在玩娃娃家时,幼儿不能有次序地收拾玩具,菜市场的菜经常很随意地放回塑料筐中。目标定位为初步学会按相同标记收拾玩具。

小四班:一样玩具要收拾,许多同伴都来帮忙,你帮着往那搬,我帮着往这搬,最后玩具没收好,还争吵了起来,有时还撒了满地,这都是因为孩子无法把握好如何适度的帮忙,协作帮忙的方法没掌握。目标就定位为学习合作收拾大型玩具。

(二)通过相互观摩讨论,寻找成功教学策略。

1、标志法:小班幼儿不认识阿拉伯数字,更不识汉字,记忆的持久性较差,就运用标志引导幼儿分类收拾,如放串铃的框子外就贴上串铃的标志,让幼儿通过标志了解相同的玩具要放在一起,提高幼儿的分类意识;如音乐区的玩具用上唱歌、音符等较形象的图案;美工区就用画画等形象的图案,让幼儿了解什么材料应该放置哪个区角。

2、游戏法。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如“送玩具回家家”的游戏,把班级常用物品按固定位置摆放。如:幼儿脱下的衣服叠好后放在玩具柜上,杯子放在杯架上,图书放在图书架上等,这样使幼儿对班上物品的位置产生深刻印象,养成了不乱拿乱放的好习惯,通过这样反复的游戏,幼儿知道什么玩具改该送什么地方,还加深了幼儿玩具哪里拿,哪里放的常规习惯。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 让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通过看不同的小动物标志,相同的动物回到同样的家,让幼儿了解到标志的起示作用,知道小动物有家,玩具也有家,相同的玩具也要住在一起,使幼儿能分类收拾玩具。

(三)活动后的反思

1、教师在活动中要多注意一些细节部分,如游戏时搭建的房子不牢固,致使场面有些混乱;摄的视频材料,不仅要注意整体内容,还要关注视频中的对话,它可能就是影响活动的重要因素;教师组织活动要注意提问的设计,不适宜太泛,思维空间不能太大,应多为选择性等较简单的问题,使幼儿稍一动脑就能回答的问题。

2、情感交流与肢体语言相结合,创造愉快、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常规管理生情并茂。 如多用一些身体的语言如:抱抱他们、亲亲他们、与他们握握手,通过这些与孩子情感交流, 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你,有了感情的基础,这是建构良好常规的基本前提。

3、和孩子一起制定常规

通过不断学习落实《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是让幼儿主动发展的好机会,在每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力,还能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强责任意识。还孩子一起制定常规,能使孩子们由简单、被动遵守规则转变为自身良好的习惯。

个人总结小班2000字篇9

秋去冬来,暑去寒来。一学期又在孩子们欢歌笑语中度过了。又到我们为学期工作做总结的时候了。时间过得真快,我担任大e班保育工作又一个学期了。在这期间,我都很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在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的请教保健医生和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在工作中发现不足的地方及时的纠正。把卫生工作做好的同时,做好幼儿日常护理工作,配合班中教师培养幼儿的日常生活常规。利用午休时间组织梨园部保育员手拉手学习各方面的保育知识。以下是我对这个学期以来在各方面工作详细的阐述。

本人这一学期带的是学前班,主要是配合主班老师的教育工作,努力完成自己分管的保教任务,以下我谈谈这半年的工作情况:

一、 遵守园内各项规章制度,热爱集体,坚守工作岗位

在这个学期里,本人能够遵守园内的各项规章制度,热爱集体,能坚守工作岗位,不迟到、不早退,无事不请假,对幼儿一视同仁,与同事相处融洽。平时遇到园部和班级有什么额外任务,只要自己力所能及,会和本班老师一起加班加点,及时完成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创造新的好的办法传授给大家,积极认真的参加保育员及其他的各种学习,每次学习都认真的做好笔记,在工作中遇到有问题时,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二、 关心孩子,热心工作

本人能够热爱幼儿、关心、耐心、细心、热心地对待每个幼儿。能积极搞好本班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好幼儿用具的消毒工作,能够细心照顾幼儿的生活,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为幼儿穿、脱衣服。注意护理体弱多病的幼儿,仔细观察有不适的幼儿全天的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午睡时,注意巡视,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户外活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能有秩的上下楼以及玩各种大、小型玩具,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为幼儿擦汗、擦拭鼻涕;引导知道玩累了休息;配合教师培养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

三、手脚勤快、经常反思

我是保育员岗位上的新手,我深知勤能补拙,平时除了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外,有时也在家看点有关业务知识方面的书籍,慢慢地在保育员这个岗位上琢磨出了门道,那就是要“勤”。除了手脚要勤快利落外,脑子也要勤快,要经常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今天这件事我做的对不对“等等,常常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改进,不断进步。

四、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任劳任怨

本人能够积极配合,任劳任怨。在活动前能根据教师的教学计划,为老师准备好教具、学具和布置好场地等等。积极的参与一些简单玩具的制作。配合好教师耐心的照顾每一名幼儿,做好接园、离园的工作;并做好家长工作。

五、工作效果及努力方向

这学期,我带的是学前班的孩子。在我们班的这群小朋友当中,有一小部分特别调皮,当然在他们身上也不难找到他们的优点。例如我班的朱晓桐小朋友,非常顽皮、爱搞小动作、欺负小朋友,抢走小朋友心爱的玩具等。平时我真拿她没办法,草草地批评她几句就算了,可她越来越调皮引起了我对她的重视,我留意了一段时间,从她身上发现了她的优点。她是个爱劳动的孩子,喜欢帮班干活,乐意为集体为同伴服务。由于放学的时候,她的父母比较迟来接她,我充分利用她的优点,让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擦擦杯子、收手玩具等,并及时表扬她。原来她是一个爱劳动的小能手。从此,她欺负小朋友的习惯改了。成为一名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当然自己在这半年来,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我想:只要自己多学习业务知识,多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多和孩子们沟通,心中装着孩子们,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不断进步,对得起园部对我的信任,对得起孩子家长的期望,对得起自己的本职岗位。

六、密切联系,增进家园互动

在家园共建方面,我们知道要搞好班级工作,一定要家长的配合。平时,我能热情对待每一位家长,注意和家长沟通。接送孩子时和家长聊上几句,了解一下幼儿在家的表现或关心一下幼儿的身体情况,家长都感觉非常温暖。我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情况,认真听取家长建议。让家长正确了解幼儿保育方面的内容,了解孩子的一日生活,并向家长提供一些正确的保育方式信息,一起探讨一些现实中的棘手问题,建立了和谐信任的家园关系。

七、卫生保健方面:

春季是流行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尤其是手足口病。我们每天早晨加强对幼儿的晨检力度,日常活动中关注幼儿的情况随时检查看有没有手、足、膝盖等处出现小红点,口中有没有溃疡等情况,如有发现疑似情况马上报告卫生保健老师根据情况进行隔离。同时做好日常的卫生消毒工作,每天按时按要求用消毒液拖地、清洗玩具,幼儿的被褥及时的进行清洗、暴晒及紫外线消毒。

时间在幼儿的成长中过去了,对于我个人,要学习的东西、知识还有很多,无论是教育还是保育,都是我学习的目标。要把好的方面坚持住,不够的地方像别人学习,把别人身上的精华吸取过来,使自己成为德育、教育、保育都优秀的教师。今后在工作中,我将继续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服务承诺做好保育工作。

个人总结小班2000字篇10

时光转瞬即逝,在这一学期,我接手的是小班.面对这些稚气的孩子,总觉得任务非常的艰巨。但是,我们两位老师和保育员在一学期的努力下,使班里孩子形成了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各方面工作也小有成绩.现将班级工作总结如下: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班共有幼儿13 名,其中男孩5 名,女孩8名,大部分幼儿是第一次来幼儿园,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行为习惯各不相同,大多数孩子在家受家人宠爱,以自己为中心,对父母或祖辈的依赖性较强,少数孩子自理能力教强。在和幼儿的接触和交谈中我们发现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方面幼儿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如:有的不会自己吃饭、不会入厕;有的个性强,形成了许多坏习惯,时常与同伴之间争夺玩具等;有的说话不清楚……也有像柯倩婷、柯益雷、顾佳期、这样自理能力强的幼儿。但是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常规意识几乎没有。为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我班把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上,因此我们老师在日常的工作中,采用多指导、多鼓励,多说,严格要求孩子,使幼儿在自理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特别是在吃饭方面,经过一学期的指导,大部分幼儿都能独立进餐。并且掌握了穿、脱衣服的正确方法,学会了如何叠放衣物等等。

二、教育教学方面

本学期的重点目标是:

1.培养基本的自我生活服务能力;

2.学会使用普通话与他人交谈,愿意和老师、同伴交流;

3.学习和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基本动作,对运动有初步的兴趣;

4.初步培养听的习惯。

其中1、2、3点班级幼儿达成教好。第4点的培养幼儿听的习惯方面我们会在下学期继续做为重点工作来抓。

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1.适应了幼儿园的环境,喜欢上幼儿园,并能坚持每天上幼儿园。

2.能独立使用调羹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穿脱衣服、大小便(大便会叫老师帮忙擦干净),愿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3.初步养成了较好的饮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和睡眠习惯,初步懂得遵守各项常规;

4.知道说话、待人接物要有礼貌,会说一些日常礼貌用语;愿意和同伴友好相处,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

5.学习和初步习惯了使用普通话交谈,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需要说出来,能回答别人的提问;

6. 认识了自己,喜欢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探索和认识各种事物。

7. 喜欢玩游戏,并懂得要遵守游戏规则。对角色游戏感兴趣,知道扮演角色来进行游戏。

三、卫生保健方面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各方面都需要老师的帮助、示范与督促。因而我们给孩子制定了较好的常规工作。

首先,我们保证幼儿在最佳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下进餐。餐前不能训斥幼儿,不能强迫进食,造成环境压抑。进餐前,教师以亲切的口吻,热情的态度向幼儿介绍饭菜,让幼儿看一看颜色、闻一闻香味,尝一尝味道。使孩子进餐时感到愉悦,促使唾液分泌,激发幼儿的食欲。

其次,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及进餐卫生也是很重要的。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增进幼儿食欲,促进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增进健康。我们要求幼儿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保持桌面及衣服清洁的习惯;养成吃饭时要安静、愉快地进餐,细嚼慢咽,学会用调羹、不挑食、不剩饭菜的习惯;养成不喝生水,少吃零食,睡前及饭前不吃零食,不吃不洁食物的习惯。为了保证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饮食和环境都做到卫生健康,我们的保育员坚持每天给孩子的杯子、毛巾消毒,餐前用消毒水檫桌子,定期给幼儿玩具书籍消毒,定期晒被子。晚班老师做到了每天下班后打开紫外线灯给教室消毒等等。切切实实的做到了幼儿园工作的保教共育,一学期来我们班孩子生病的教少,每天出勤率几乎都是100%,即使天气再冷,路再远也都坚持上幼儿园。

四、安全工作方面

想幼儿安全之所想 从保证安全入手。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保障每一个幼儿的人身安全,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和职责,为了让家长放心,让幼儿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生活、成长,本学期我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1、配合晨检老师的工作,不让幼儿带不安全物品入园。管理好病儿药品,避免幼儿吃错药。

2、加强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管理,加强幼儿日常生活的管理,做到了人到心到,不让幼儿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

3、做好交接班工作 ,和接班老师交接好幼儿的吃药等情况

4.、在户外活动之前,每次都做到事先和孩子说好注意事项,帮助幼儿初步形成并加强安全意识。本学期,我们班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五、家园共育方面

在注重保教工作的同时,我们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家园工作。通过电话、家园联系单、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和途径,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各种表现,有特殊情况,及时和家长联系。对于一些幼儿在园内取得了一定进步,我们也马上和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继续配合,使孩子不断进步。对教师关心和爱护幼儿的一些举措,很多家长表示了认可。为了充实家长们的育儿经验,我们不定期的根据孩子和家长的需要及时更换家教栏中有关保育的文章。

工作中还有很多未做到最好之处,将在下学期继续完善!

41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