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总结报告范文 > 2020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总结

2020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总结

| cwl2

2020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局的指导支持下,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以保障安全为首要任务,以深化体制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强化监管为主攻方向,以转变作风为重要保障,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201X年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部署的各项工作情况。根据201X年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部署的各项工作,认真研究安排部署和开展我市相关工作。

1.着力加强“四品一械”安全监管,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一是严把市场准入关。201X年度,全市受理发放食品生产许可207家,不予许可23 家,依法注销食品生产许可证 259个;受理新办和换发《食品经营许可证》12183户,依法注销食品经营许可238户;受理审批药品零售连锁总部2家、连锁门店54家,办理药品零售连锁门店《药品经营许可证》变更381家;受理发放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329个、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738个、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22个、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12个。二是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目前全市共对15760家餐饮服务单位进行量化分级评定,全市量化分级达标率为96.2%。(其中,全市学校食堂、餐饮示范街、大中型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已达100%)。三是认真抓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圆满完成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省市“两会”、 201X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全国禁毒工作会等国际国内106次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派出食品安全监督员540人次,累计监督天数389天次,保障了近29.03万人次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四是扎实抓质量认证工作。8家(次)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线)的GMP认证初审工作、64家药品生产企业GMP跟踪检查工作;完成了124家药品零售企业新版GSP认证、96家药品批发企业和15家连锁总部GSP跟踪检查工作。五是加大专项整治力度。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开展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旅游景区及周边食品安全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油中药制剂、特殊药品、药用辅料、含贵细药材中成药、定制式义齿等系列专项治理行动,有力保障了重点领域、重点品种的食品药品安全。六是做好对互联网药品交易的监督检查。切实落实网上巡查工作责任,加强对辖区内43家互联网药品信息交易服务企业的监督管理,明确专人负责网上巡查工作。对43家互联网药品交易、信息服务企业实现网上巡查覆盖率100%、现场检查覆盖率100%。七是强化监督抽检工作。截至目前,完成食品生产环节监督抽样1263批次、不合格45个批次,合格率为96.44%;完成流通环节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1700批次,不合格23个批次,合格率为98.6%;完成餐饮食品抽检1170批次、药品抽验1600批次、保健食品抽检115批次、化妆品192批次、医疗器械145批次,现出具检验报告书共2912份(其中餐饮食品1082份、药品1520份、保健食品11份、化妆品172份、医疗器械127份),其中餐饮食品不合格25批次、化妆品不合格3批次,医疗器械不合格1批次,对不合格产品均及时进行了查处,处置率100%。八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稽查执法力度。全市共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案件710起,案件数量同比增长82.98%,结案699起,11起正在查处中,涉案金额达220余万元,罚没共计600余万元;向公安部门移送涉嫌犯罪食品药品案件24起、通报案件线索1条,公安部门已立案侦办12起,11起已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行政处罚,1起公安部门正在审核;受理食品药品举报投诉708件,办结675件,33件正在调查核实中,立案查处68起,投诉举报处置率达100%。九是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效率不断提高。本年度全市新增注册药械不良反应/事件基层用户410家,全市累计注册4375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1769份(其中严重报告704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2281份、收集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261份,上报药物滥用监测报告4840份。

2.筑牢思想防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食品药品监管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下发《贵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X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层层签订《201X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二是认真开展“四风”清理整顿。切实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认真落实市纪委“三不许”、“四严禁一严格”等各项规定,加大重点岗位和部门的廉政风险防范。三是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省委作风建设十项规定和市委二十九条实施细则等,并制作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汇编并发放到干部职工手中,增强执法人员监督检查行为规范。四是认真贯彻落实市纪委“三不许”、“四严禁一严格”等各项规定,梳理明确涉及的权力清单和廉政风险点,认真开展“四风”清理整顿和“层层约谈”,全局组织中层干部参加的落实主体责任集体约谈4次,共44人次参加。并围绕制定“四个清单”的具体要求,落实“两个责任”。

(二)落实“四有两责”工作情况。一是落实好“有职责”。为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经我局积极沟通协调,市、县两级政府均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考核,对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实行一票否决,市级食品安全工作考核权重从1%调整至3%。年初与各区(市、县)政府及有关市直部门签订了责任书,明确工作任务。各地、各有关部门制定具体措施,明确工作职责、细化任务分工,明确时间进度。二是落实好“有岗位”。推进基层机构改革步伐,在县级、乡(镇、街道、社区)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确保有足够的力量履行食品药品监管职能。三是落实好“有人员”。结合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特点和要求,我局配备了具有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和工作技能,能适应岗位要求的行政管理、日常监督抽查、市场抽检执法、产品技术检验人员。同时,大力加强专业培训、重点加强法律法规、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管等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培养。四是落实好“有手段”。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应急保障制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及时发现和预警区域性、系统性风险。本年度,我局在市政府应急办的统筹组织下,联合清镇市政府、贵州省旅游学校等多家单位,开展了201X年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有效检验和提升了我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社区科普大学、贵阳科普网、“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平台,在全市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提高市民食品药品安全意识。成功举办了“食品宣传周”、“我用良心做食品”、食品药品安全“五进”等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3万份,接受现场咨询1.2万余人次,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社区覆盖率达60%以上。同时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宣传作用。201X年我局共投入食品安全宣传经费91万元,在7条线路公交车体、车载LED、火车站大屏、贵阳电视台、贵阳102.7广播电台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印制雨伞、T恤、围裙、纸杯、书籍等宣传资料5万余份。

(三)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重大专项工作完成情况。

1.深入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工作,抓好食品安全整治提升。一是制定《贵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文明在行动 满意在贵州”“食之放心”行动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完成时限、任务分工和职责。同时精心组织实施,切实把任务和责任落到实处。由市局组织督察组对各区(市、县)专项整治的情况进行了明察暗访和考核评估。二是将旅游食品安全作为日常监管的工作重点,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品种的监管力度。组织对辖区旅游景区、高速路服务区、酒店、农家乐等重点场所,对清镇黄粑、青岩玫瑰糖、息烽辣子鸡、开阳茶叶等旅游特色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促食品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规范食品经营行为,积极推动旅游食品诚信经营。

2. 开展“扫雷”行动,力克农村食品安全难点痛点

今年4月份,我市制定了《贵阳市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筑食安办〔201X〕16号),成立了多部门参与的行动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市、区(市、县)、乡(镇)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整治工作各项内容。一是针对农村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多、小、散、乱、差的问题,坚持“对症下药”,采取规范一批、备案一批,许可一批、淘汰一批,整改一批、提升一批,培训一批、上岗一批,查处一户、震慑一片等手段,实现农村“三小”食品生产经营“堵而有效、疏之有道、遏制蔓延、可控有序”。二是针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准入把关难、问题发现难、行为规范难“三大难关”,着眼市场准入、食品检测、投诉举报渠道三个方向,进一步建立健全“易票通”溯源监管制度,严格“查三证”(食品经营许可证、检验合格证、进货凭证)、“验三期”(生产日期、保质期、安全食用期)、“清三无”(无厂名、无厂址、无商品标识)。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相关部门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3948户次,捣毁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窝点3个,取缔无证生产经营户109户,受理投诉举报138件,监督抽检食品2069批次,合格率为98.5%。

(四)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

1.深入推进“数据铁笼”工程建设,确保工程按序推进。我局依据《贵阳市“数据铁笼”工程建设实施指南》、《贵阳市“数据铁笼”工程建设技术规范》等相关指导要求,以信息化、数据化、自流程化、融合化的建设思路进行“数据铁笼”工程建设。通过数据铁笼综合业务融合平台实现了行政权力管理子系统、“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行政审批许可”行政审批监管子系统、“假药、劣药行政处罚”行政执法监管子系统、“四品一械”日常监管监督子系统等权力运行子系统的融合汇聚,最终实现通过大数据手段,进一步优化、细化、固化权力运行流程和办理环节,合理合法地分配各项职责,实现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执法,权力运行全程电子化、处处留“痕迹”,让权力清晰、透明、规范运行。目前,我局“数据铁笼”项目已进行了第一期第一阶段试点目标的模拟试运行,争取于201X年12月31日前完成“数据铁笼”相关支撑系统的稳定运行工作。

2.㎡,总投资360万元。观山湖区对全区10家农贸市场配备了快速检测设备,保证日常检测信息的发布。

(六)党建扶贫及引导食品药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工作情况。

1.切实加强基层党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局充分认识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大意义,始终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制定了《关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局全体党员中深入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实施意见》,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两学一做”领导小组,并对学习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安排。本年度,我局开展了“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党员本色”专题学习讨论、“增强自律意识,严守纪委规矩”专题学习等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着力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使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对党忠诚、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结合“精准扶贫”,落实三访四查五看六保工作。我局一是认真落实《贵阳市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实施细则》,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多次组织领导干部前往对口帮扶点清镇市流长乡油菜村开展走访,了解该村的实际情况并开展帮扶活动。201X年度,我局对该村20户积极遵守计划生育政策且家庭条件困难的帮扶对象送去每户1000元的帮扶资金,共2万元,用于帮助计生帮扶户进行种植养殖启动资金,改善生活条件。二是开展“万家药店进乡村”工作,通过由药品经营企业与贫困农民合作的模式开药房,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解决部分群众就业,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实现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精准扶贫”。切实解决边远乡村老百姓够药难、够药贵、够药远的问题,打通乡村药品供应“最后一公里”,让百姓用上低价药和放心药,方便农民就医用药。同时,通过乡村药店的建立,有助于加强农村药品市场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农村药品市场,消除监管盲区,杜绝农村假劣药品,让广大农村群众实现用药安全。

3.深入落实“简政放权”,助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一是切实优化办事流程。我局本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依据新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重新梳理和制定了食品生产许可流程、办证指南等在官网公示,简化了办证的程序,将许可时限从45个工作日进一步压缩至20个工作日。二是切实做好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工作。自201X年1月1日起,我局严格按照《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调整下放食品生产许可审批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黔食药监发[201X]59号)的精神和审批权限清单,将原来属于市级发证的10个类别食品生产许可权下放到各区(市、县)局,并采取专门培训、现场指导、网上解答等多种方式,指导各区县局开展食品生产许可工作,保证行政审批事项“放得下”、“接得住”。三是加强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帮扶指导。服务食品产业方面,及时指导我市重点招商企业康师傅(贵阳)饮品有限公司食品生产许可申报筹备工作,仅用8天时间就发放许可证书,确保企业如期投产;针对矿泉水生产企业中存在的溴酸盐问题,组织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和贵州省矿产品质检站的专家召开专题研讨会,指导企业不断提升成品质量水平。服务医药产业方面,通过开展GMP、GSP认证指导,依法履行好监管职能。实施鼓励医药产品研发创新、推动医药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企业市场开拓能力等服务举措。支持帮扶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发展中药配方颗粒;支持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大数据谋求转型升级,依托肿瘤易复诊APP,实现线上诊疗。开展医药产业“精准对接、精准服务”活动,针对企业困难开展个性化服务,并制定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配备计划,加大对农村地区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配备的指导。目前,乌当医药食品(健康)产业园等4家专业园区建设不断推进,以益佰、景峰等龙头骨干企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20家医药企业进入贵州省“巨人计划”培育方阵。

(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破解难题及工作创新情况

长期以来,食品小作坊监管一直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难点。省食药监局将小作坊监管试点工作的重任交给我局后,局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带队到清镇市实地调研,了解小作坊实际情况,听取基层监管人员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经过反复商讨,我们吸取了过去小作坊监管工作中的教训,摈弃了最初简单将小作坊集中规范生产的思路,决定坚持“既要管好、又要便民”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原址改造,不盲目求大”的基本原则,解决“既要政府面子又保经营户肚子”的问题,紧紧围绕“打基础、建机制、强监管、保安全”的工作思路,积极争取到了清镇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实现了四个统一,制定了作坊登记程序及核查条件、小作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小作坊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小作坊监管信息公示制度、六类小作坊生产规范等一系列监管规范和制度,做到了统一登记程序,统一登记条件,统一证书格式,统一监督管理。二是建立了追溯机制,统一印制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进货查验台账》、《食品加工小作坊销售二联单》,实施了溯源章制度,小作坊取得登记证后,可在销售产品时开据销售二联单并加盖溯源章随货同行进入食品经营环节,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小作坊来源可追,去向可查。三是提高了信息化水平,结合贵阳市“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快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总体要求,我局在省局支持下依托“食品安全云平台”开发了小作坊普查系统、登记发证系统;清镇市局开发了食品安全监管服务平台,实现对小作坊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销售环节、消费者投诉等全过程数据化管理。四是构建了专业化检测中心,清镇局与职教城互动,实现校政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检验检测设备搭建平台,成立专业化的检测中心,市场监管局在工职院挂牌办公,解决了要花上千万才能购买到的设备难题,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五是实行了“网格化”管理,清镇市共建立187个小作坊监管网格,村(居)信息员、协管员作为小作坊监管工作网格格长,负责本格的小作坊监管工作,及时上报小作坊的相关信息并协助开展日常监管,解决了基层监管力量不足难以监管到位的难题。11月23日,省局在清镇召开了全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试点工作现场会,对试点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清镇经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监管力量相对薄弱。全市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虽然设立了稽查机构,但全部为事业单位,出现行政或参公身份人员不愿进,地方政府又出于财政经费考虑少批甚至不批招考计划,致使有编人难进。加之基层为“三合一”形式,涉及职能较多,从事食品药品监管的人员经常要参与区(市、县)政府或局机关安排的事务性工作,导致基层稽查执法力量非常薄弱。

二是化妆品法律法规严重滞后。现行的《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条例》为1989年颁布实施的,已严重不能满足化妆品行业的高速发展和执法工作需要,加之法律法规体系也不健全,给化妆品案件查处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