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委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以来区农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以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为指导,依托资源秉性和区位优势,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产业扶贫,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
一、2020年1-10月份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868元,同比增9.6%,全市排名第一;预计全年达15807元,增幅8.5%。
2、村集体经济收入。1-9月份,实现全区48个村(居)集体经济收入达4097.07万元,同比增长9.3%。其中经营性收入2147.31万元,同比增长6.4%。
3、农业产业化。今年我区纳入农业产业化考核的规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1户,同比减6户;1-10月份,我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为12.99亿元,同比增10.48%,全年产值预计16亿元,同比增10.5%。
(二)农业生产情况。茶叶:据统计,全区茶叶产量1900吨,较上年增15.2%,一产产值2.014亿元,同比增18.47%;茶叶综合产值达9亿元。蔬菜业:全区蔬菜播种面积2.54万亩,同比减1.93%,其中商品菜种植面积1.57万亩,同比减1.88%,总产2.61万吨,同比减6.45%,产值5730万元,同比持平。蜂业:至10月底饲养蜜蜂12.3万群,蜂产品9797吨,养蜂业产值2.4亿元,同比减11.78%。粮油:据初步统计,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55635亩,与上年55995减少了360亩,减幅0.64%。经济作物:据初步统计,1-10月份特色经济作物基地共计7880亩,新增种植面积为924亩。
(三)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服务农业生产,提增农民收入
全力服务茶叶产销,促进茶农增收。一是针对气象灾害,大力推进茶叶特色保险,最大程度减少茶农损失,率先在全市实现茶叶保险乡镇全覆盖。二是持续改造低产茶园和建设生态茶园,做好 “茶园+香榧”、“茶园+油茶”等1031亩复种基地的技术指导服务。三是加大茶叶宣传,积极组织茶叶企业参加北京、杭州等各类茶业展示展销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其中谢裕大茶叶股份公司的揉道·XX毛峰荣获2020北京国际茶业展茶叶产品推选活动金奖。
积极培育特色农业,提高农业效益。一是巩固拓展现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引进各类特色农产品名优特新品种20余个,并组织开展示范推广,经济提升效果初显。二是大力发展旅游+农业的模式,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目前,我区已有东山猕猴桃、呈坎覆盆子、西溪南铁皮石斛等35个特色产业基地,其中东篱生态园、呈坎天籁农场、谢裕大茶博园等休闲农业基地初见成效。三是围绕XX毛峰和皖南花猪小产区创建,着力打造区域知名农产品标签。
认真做好疫病防治,保障养殖收益。一是认真执行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春防期间共强制免疫畜禽共计39.14万只,并超额完成465头耕牛血样的农业血防任务。二是积极应对非洲猪瘟。对生猪养殖场户进行全面排查,不漏一场一户,并及时联系区直有关部门进行联防联控,落实应急物资、措施和人员,切实有效地维护我区猪肉市场正常运转。三是扎实做好定点屠宰场和交通运输过程的检疫工作。有力有序地开展好疫病防控工作,却啊哦我去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服务脱贫攻坚。一是围绕贫困户和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深入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截至目前,特色种养业扶贫落实到户项目3179个,投入资金3026万元,到村项目21个,投入资金728万元。项目覆盖12个贫困村和2个非贫困村,覆盖贫困户1754户,到户覆盖率92.0%,到村覆盖率100%。二是强化谢裕大、悠悠猪、养生源等主体带动,全区2个农业产业园、70家农业经营主体与12个贫困村和1642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三是建立区农业专家服务团服务贫困村帮扶机制,开展“四个一”服务活动,落实 “一对一”帮扶机制,完成了12个贫困村13个基地建设。
2、深化农村改革,拓宽经营方式
抓住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强土地流转规范管理服务,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做好农村土地承包调解仲裁工作。全区新增耕地园地流转面积1837亩,累计达到21762.6亩,其中耕地16193亩,园地5569.6亩,流转率达29.5%,同比增3.3%。
围绕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和促进农民增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并组织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区7个乡镇48个村596个组的清产核资工作基本完成;20个村(居)的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试点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已累计界定村级经济合作组织成员1628户4614人;18个试点村(居)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简称“三变”)改革同步启动,已有423户农户、1234亩土地、1115.33万元资金入股5家家庭农场和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承接主体;区乡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基本建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3、加大主体培育,带动农业发展
开展市级龙头企业监测,淘汰2家(阿敏蛋业、澄德养殖场),新增3家(无极雪、甜蜜蜜、花之韵),较上年新增1家(市级),总数达26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1家,市级15家);新增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为18家和6家,总数分别达116家和160家;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1家,产业联合体3家。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组织企业参加了北京、合肥、杭州等农交会,帮助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品牌价值。
4、强化综合治理,打造绿色农业。
加大力度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一是继续推进农药集中配送。以农药集中配送示范网点打造和“生态美超市”建设为契机,创新废弃物回收模式,完善回收机制,截至10月底,完成配送农药销售额151.38万元,回收废弃农药包装物约40万件,得到了省市主管部门的肯定,焦点访谈和安徽卫视频道、经济生活频道等主流媒体相继作了宣传报道。二是继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10月全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11.5万亩,全年预计完成12.5万亩;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1-10月全区有机肥推广应用面积5.8万亩,全年推广预计6万亩。三是继续狠抓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了8家养殖场的关停任务及14家养殖场的技术改造任务。新增的25家养殖场技改任务中,5家已完成,其余正在开工建设。四是持续做好增殖放流。在丰乐河岩寺城区、丰乐水库二坝、四村水库共投放鲢、鳙、草鱼冬片鱼种14.95万尾,利用鱼类生物链稳定水体生态体系,保护水资源环境。
严格执法规范农业市场秩序。一是开展农业投入品违法打击行动,1-10月份,共出动执法人员152人次、检查农资经营网点142家次、整顿市场37次。二是加大农产品抽检力度,不定期对市场水产品、畜牧产品和蔬菜进行药残随机抽检,产品合格率均为100%,有效地规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开展渔政“亮剑”行动,会同相关部门加强重点水域管理,不定期开展夜间巡查,查处渔业违法行为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共组织开展渔业执法23次,公安立案查处案件5起。四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包保组责任,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管。
5、加快任务落实,提升工作效率。
一是扎实推进三项民生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面,全面完成180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和50名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认证工作,其中西溪南镇石桥村朱政利荣获“全省百佳新型职业农民”称号。农产品安全民生工程方面,全面完成洽舍、杨村2套农产品快速检测体系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奖补认证无公害农产品6家,新发展绿色食品1家,再认证有机农产品4家。秸秆综合利用提升民生工程方面,1-10月,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3.3万亩,产业化利用近0.6万吨,综合利用率达89.76%。
二是及时有效完成交办任务。按照省市统一安排,启动并组织实施“两区”划定工作,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上图入库面积38000.85亩,其中油菜生产保护区28956.76亩;会同区国土局联合组织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工作,共核查各类塑料大棚2624个,面积1464亩;及时调整区农委权利责任清单,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制定《XX区农村集体“三资”整改工作方案》,并开展督查,强化农民负担监管,扎实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基础工作。
6、加强政治建设,改进工作作风。
一是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利用每月党员活动日,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开展“讲重作”、“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活动,过好组织生活。二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暨廉政风险谈心谈话,提高廉洁自律能力,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三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集中开展办公用房整治行动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自查自纠,重点针对文山会海、干部庸政懒政怠政等作风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四是严肃开展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针对省委巡视、区委巡察农委反馈问题,切实担负起整改工作主体责任,修改完善《XX市XX区农业委员会议事规则》等23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整顿全委工作作风。
二、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是农业技术服务力量不足、技术服务不到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三变等工作任务较重,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现象更加突显。二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还不强,我区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企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还偏低,目前已建立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多数发挥作用不明显;四是主导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程度还不高,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总量偏小,影响了产业的做大做强。
建议加大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挑选骨干补充完善乡村振兴队伍,扩大年轻干部后备力量;加强培训,整体提高人员的技术服务水平;建议进一步加强企业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扶持政策。
三、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按照“准确定位、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省、市、区委部署,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农业绿色发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1、做实生产基地。深入推进茶园建设,确保全年建设生态茶园5000亩,改造低产茶园1000亩,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5亿元。加快西溪南村蜂业基地建设,积极开展蜜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增加蜂农抗风险能力;促进蜂企与农业大学蜂业研究所合作,深度开发高品质蜂产品,力争全年实现蜂产业综合产值2.625亿元。扎实推进“菜篮子”建设,重点抓好临河、西溪南、石桥、丰北片等蔬菜基地,扶持20亩以上连片种植的大棚蔬菜种植大户10户,提高其生产能力;加强蔬菜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示范,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力度,以市场为导向,引导菜农从分散种植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逐步提高我区蔬菜基地的规模化水平;促进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促进基地发展。
2、做强经营主体。以农村“三变”改革为契机,从人才培训、技术支撑、融资贷款等方面予以倾斜,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力争全年新增土地流转1500亩;新发展农民合作社6家,家庭农场15家。加强推进示范合作社创建,引导推行绿色防控及标准化生产,申报无公害产品认证,致力以绿色带动发展,以规范放大效益,确保新增市级示范合作社2家和市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
3、做优龙头企业。积极支持农业企业加快技改扩能、转型升级步伐,积极培育龙头企业“甲级队”和联合体,力争2020年全区培育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化“甲级队”新增 1家、联合体3个。继续围绕茶、菜、蜂等优势产业,提升谢裕大茶叶、养生源蜂业、众望食品、“裕籽贵”茶油、竹艺轩雕刻等龙头企业产业化水平;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积极培育和打造农产品品牌,出台奖励政策,加大扶优创牌力度,创新监管模式,全面提升品牌效益,努力提升综合产值和效益,实现规上企业农产品加工值达 17亿元。
4、做靓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呈灵潜环线XX农事体验区建设,巩固与提升现有基地产业;指导复合经营基地管理,做好 “稻鸭共育”基地相关服务,积极探索实施“稻虾共养”、“稻鱼共养”模式,加大特色经济作物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拓展全区特色产业种类,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增收目的。同时,扶持山泉鱼养殖户发展休闲渔业,增加山泉鱼产业效益,延长产业链。以东篱生态园、谢裕大茶博馆等为样板,鼓励打造集生态、文化和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5、做活农村资源。认真组织开展农村清产核资“回头看”工作,巩固完善区、乡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并积极组织农村产权主体进场交易,进一步扩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力争2020年新增“股改”和“三变”试点村(居)各15个,2020年实现全区48个村(居)“三变”、股改全覆盖。
6、做精绿色农业。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生态茶园改造提升、生态养殖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工程,完善秸秆和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发展新格局。截至到 2020 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生物农药、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稳定在8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86%;力争“三品”认证经营主体达25家以上。
7、做好特色种养业扶贫。大力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提升、“四带一自”深化行动、贫困村“一村一品”推进三大行动,着力打造产业扶贫“升级版”,实现特色种养业到户覆盖率达到80%以上,12个贫困村和570户自种自养贫困户特色种养业持续稳定发展,每个有条件的贫困村建设成“一村一品”专业村,主导产业产值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每个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每年为贫困村集体经济带来租金和分红收入2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