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范文
20XX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发改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更高层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认真执行省委和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坚持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方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20XX年工作总结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着力推动全省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稳居全国“第一方阵”,预计全年GDP增长8.6%,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0%和5.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外贸进出口增长3%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左右,粮食产量实现“十五连丰”,较好地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奠定坚实基础。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在推进“五型”机关建设上有新气象。坚持把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发改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把忠诚、创新、担当、服务、过硬要求贯穿发展改革工作全过程,奋力在建设“五型”机关上取得实效。一是在锻造忠诚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两个维护”,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不打折扣、不做选择、不搞变通,对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及时传达学习、及时分解细化、及时跟踪问效。建立落实省领导批示事项台账,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二是在锤炼作风上下功夫。制定实施我委加强作风建设18条措施和“五型”机关建设实施方案,着力破除“怕、慢、假、庸、散”作风问题,进一步推动工作效能提升、政务环境优化。从严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13次党组中心组学习会。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先后组织两期创新发展研修班共130人赴浙江学习。三是在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环境上下功夫。健全覆盖全委的党建“网格化”责任体系,运用“阳光发改”电子监察系统,实施全领域、全流程监察,针对218个风险点修订完善有关制度61项。在省直单位中率先制定坚决全面彻底肃清苏荣案余毒持续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实施意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选拔任用一批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激励干事创业,全委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
(二)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上有新成效。一是强化经济监测预警。充分发挥经济监测预警部门联席会议作用,广泛深入地方、园区、企业调研,完善全省经济监测系统,对700多家企业开展网上问卷调查,及时把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二是强化政策预研储备。制定我省落实“六稳”要求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密切跟踪中美经贸摩擦情况,连续报送专报,提出应对建议。三是强化运行调度。密切监测重要商品价格变动情况,把握好价格改革的力度和节奏,保持物价水平稳定。成功应对电力迎峰度夏度冬考验,加强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有力保障生产生活需要。
(三)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上有新作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精准补短板为重点,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一是在项目推进上下功夫。省市县三级联动推进1315个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9000亿元以上,有效凝聚全省抓项目、扩投资的强大合力。预计省大中型项目、省重点工程分别完成投资5900亿元和2010亿元以上,均完成年度计划。昌景黄铁路开工建设,瑶湖机场、神华九江电厂2台机组、皖赣铁路浯溪口改造工程、东乡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建成投运,赣江新区伊顿电气一期、新钢优特钢带、宜春银锂新能源电池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二是在项目谋划上下功夫。谋划实施综合交通、铁路、电力、天然气管网、信息通信、生态环保、公共服务七个补短板重点领域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我省重大建设项目库中项目超过7万个、总投资12万亿元,初步形成滚动实施、接续有力的梯次推进格局。三是在项目融资上下功夫。20XX年以来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01.3亿元、发行企业债181.2亿元。制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政策措施,又向社会推出33个PPP项目、总投资541.2亿元,目前已落地9个项目、引进社会资本122.5亿元。
(四)在培育发展新动能上有新举措。一是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三年行动,组织实施省级平台创新能力专项建设,新增获批国家级创新平台7家、新增数量创历史新高,认定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0家。成功举办“双创”活动周系列重大活动,达成合作意向130多项,签约总金额306.4亿元。二是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大力推进南昌、景德镇通航综合示范区建设,支持樟树“中国药都”等中医药产业平台振兴发展,推进汉腾二期等一批新能源汽车及“三电”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与阿里巴巴集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在智慧物流基地、大数据学院等33个领域取得成效;会同有关部门办好世界VR产业大会,着力打造VR产业江西高地。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军民融合重点示范项目,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出台我省与国防密切相关建设项目贯彻国防要求的实施办法。制定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成功获批,南昌等4个设区市入选国家级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技改项目,超额完成煤炭去产能年度任务。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国家考核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三是牵头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制定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各开发区的首位产业和主攻产业,推进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重大项目,开发区首位产业集聚度平均超过45%以上。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实行“半年一通报、一年一考评”,进一步强化综合考核。向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分别下放权限超过200项、100项,国家级开发区全部设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
(五)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有新亮点。一是以优化发展环境为关键,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精准深入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出台实施第四批22条降成本政策,预计全年为企业减负1200亿元以上、三年累计减负2800亿元以上。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投资项目审批提质增效改革,压减审批时间一半以上。出台我省加快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工作方案,实现35个省直部门和401个市直部门的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推动“赣服通”开通运行,实现200项高频服务事项“掌上办理”。出台实施我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政策意见,制定我省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市场化配置资源深化改革,减少26%的政府定价事项,全面清理规范转供电环节加价,电力直接交易增长74%,信用信息平台实现设区市全覆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基本实现“一网通办”。特别是着力完善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研究谋划“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二是以对接融入国家战略为统领,推进双向开放合作。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出台我省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推进一批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与三峡集团、国开行合作推进一批绿色生态项目,促成中节能集团与抚州、赣州、新余达成合作意向。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会同有关部门成功开展赣港、赣深等经贸合作对接,积极推进赣京、赣浙、赣粤、赣闽、赣湘等战略对接平台建设。依托昌北机场建设区域性空港物流中心,预计全年航空货邮量增长58%以上;着力打造九江通江达海区域性航运中心,推动航运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加快建设江海湖转运中心、铁水联运走廊;出台支持赣州港高质量发展24条政策措施,赣州港纳入国家中欧班列运行版图。
(六)在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上有新提升。一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会同有关部门实施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启动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系统治理,强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如期完成消灭监测断面劣V类水任务,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二是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大健康产业等,特别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支持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推进5个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和一批老工业城市、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项目。三是创新探索绿色制度。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完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并全面推开,建立五级林长制、湖长制,20XX年又形成26项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成果。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赣州国家级试点扎实推进。
(七)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新进展。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生态保护扶贫、光伏扶贫等重点任务,“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人员搬迁入住完成率达86.3%,4个生态扶贫试验区建设取得新成效,累计建成光伏扶贫电站4.9万个、装机164万千瓦,预计全年实现42万贫困人口脱贫、1000个贫困村退出、10个贫困县达到“摘帽”条件。加大社会领域补短板力度,全省576个年度重大社会项目进展顺利。牵头出台我省幸福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意见,大力支持康养家政、社会办医、养老服务等发展。推动全省所有5A级景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门票全部降价,让利群众2亿元以上。协调开发性金融支持一批返乡创业项目建设,新增4个县获批国家技能人才或小微创业者激励计划试点。同时,实施援疆援建项目46个、援建资金3亿元,帮助安置新疆各族群众来赣就业4170人。
二、20XX年工作思路
20XX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在上一年度全省发展改革工作会上,我委提出了“11345”的工作思路,即:“落实一个思想”,深刻领会、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一个目标”,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突出三个着力”,着力巩固稳增长的基础,着力加快调结构的步伐,着力推动高质量的发展;“狠抓四个重点”,狠抓新动能培育、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开发区改革创新、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五个协调”,推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重大区域板块协调发展、对内深化改革与对外扩大开放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协调发展。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个工作思路与中央、省委省政府有关精神和要求高度契合,得到了全省发改系统以及各个方面的普遍认同,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将坚定不移的抓下去,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引领全省发展改革工作迈上新台阶。
20XX年,我委在继续坚持“11345”的工作思路的基础上,将牢牢把握“一个主抓手”、统筹抓好“六个重大”。
牢牢把握“一个主抓手”,即:牢牢把握项目建设这个“主抓手”。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把20XX年作为“项目落实年”,以超前的战略眼光、超常规的工作力度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在全省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热潮,助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重点是抓好“四个化”:
(一)坚持项目化理念。树立项目意识,培育项目思维,将各项中心工作项目化。围绕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20XX年经济工作的部署,省级层面,20XX年初步计划安排大中型项目2256个,总投资2.15万亿元左右,年度投资6455亿元左右,其中重点抓好70个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总投资7697亿元左右,年度投资1335亿元左右;实施省重点工程200个以上,年度投资2000亿元左右。指导各地发改委抓紧谋划20XX年本地的重大项目盘子,筛选一批规模大、水平高、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并加快推进实施,确保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
(二)坚持创新化思维。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开工项目不多、项目融资困难等突出问题,运用创新思维加以解决。一是创新理念谋项目。跳出传统惯性思维,把握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部署,顺应产业变革趋势,抓住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围绕5G商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农村基础设施等短板,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域,健康养老、教育医疗等幸福产业领域,把“向上争”“向内挖”“向外引”有机结合起来,谋划推进一批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的重大项目,形成接续不断的项目推进格局。指导各地发改委把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统筹考虑、科学安排,挂图作战、交叉推进,把前期工作做得更加规范扎实。二是拓宽思路抓融资。用好政府投资撬动,着力完善政府资金投入方式,改变过去“撒胡椒面”式的做法,整合现有资金,集中支持一批带动性强的示范项目,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引社会资本跟投;积极争取国家更多项目资金支持,加大绿色债券、债转股专项债券等的争取力度,力争全年发行企业债250亿元以上。激活民间投资推动,坚持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唱主角”“挑大梁”,切实落实我省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30条措施,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梳理消除民营企业在项目准入、经营、招投标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推动垄断行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抓紧建立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的长效机制,指导各地拿出一批前期工作成熟、吸引力较强的PPP项目,鼓励民间资本采取混合所有制、组建联合体、设立基金等多种方式参与建设,让民间资本敢投、愿投。
(三)坚持协同化推进。强化统筹协调,借外力、强合力,协同推进项目建设。一是推进上下之间协同。加强与国家发改委的沟通衔接,定期到相关司局汇报,并主动邀请国家发改委领导多来江西调研指导,及时捕捉项目机遇。指导市县发改委做好项目谋划包装、前期工作推进,使项目符合国家导向要求,确保需要时拿得出、顶得上。二是推进部门之间协同。抓项目审批协同,着力深化投资项目提质增效改革,推进联合图审、联合测绘、联合勘验、联合验收,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79个工作日以内、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60个工作日以内。抓资金安排协同,建立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安排协调机制,强化发改与财政部门的沟通衔接,确保专项债资金主要用于在建项目和补短板项目。抓融资对接协同,加快建立“发改部门筛选项目、银保监部门转交、商业银行自主审贷”的新型政银企对接机制,保障项目资金需求。
(四)坚持责任化落实。一是抓好调度推进。重点开工建设昌九客专、瑞金机场、雅中至江西特高压、大唐新余电厂二期以及宜春至遂川等8条高速公路项目,建成昌吉赣客专、蒙华铁路、赣江高等级航道、南昌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以及广昌至吉安等5条高速公路项目。同时,着力抓好一批重大产业、生态、民生等项目建设。为确保项目建设进度,继续坚持省大中型项目推进清单制度、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制度、省市县三级联动制度,实行月调度、季通报,积极协调解决征地拆迁、市政配套、水电接入、资金落实等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强化考核评价。对11个设区市、赣江新区和6个省直管县发改委抓项目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通报给当地党委政府。抓紧制定科学、可操作的考核方案,对考核优秀的给予一定倾斜支持,真正做到“以项目建设论英雄、以项目建设排座位、以项目建设定奖惩”。
统筹抓好“六个重大”:
(一)围绕稳增长保运行,抓好重大政策谋划。着力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强化政策预研储备。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研究提出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举措,不断丰富政策“工具箱”。发挥综合部门作用,强化各部门政策统筹协调,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切实防止负面效应叠加。二是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密切跟踪研判重点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对下一步可能出现的影响充分预估,健全相关应对机制和预案,努力将影响降到最低。会同有关部门健全就业监测机制,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确保就业总体稳定。三是抓好煤电油气运行保障。以电力保供为重点,强化煤电油气运行的调度,制定有序用电方案,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争取更多天然气入赣,保障能源稳定供应。
(二)围绕强创新促转型,抓好重大产业培育。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一是着力提升创新能力。持续开展省级平台创新能力专项建设,支持创建一批前沿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平台,积极争取国家在我省创建中医药大科学装置,主动参与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新增5个左右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个左右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制定我省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具体措施,举办好我省“双创活动周”系列活动,加快推进赣江新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创建第二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推进产教融合战略平台、创新中心、育人示范项目建设。二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发展新兴产业,省级层面重点抓好80个新动能项目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创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编制实施吉安、共青城等航空小镇规划,加快建设一批通用机场、直升机起降点;推进国家中医药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樟树“中国药都”、南城“建昌邦”振兴发展。着力发展数字经济,出台我省数字经济发展意见,支持鹰潭、上饶、抚州等争创国家数字经济试点示范,扎实推进南昌5G商用和鹰潭“03专项”试点,推动阿里巴巴集团电商服务产业、内容质量业务等基地落地。着力推动军民深度融合,支持南昌、景德镇联合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争取国家军民融合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支持,加快推进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和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推动产业改造升级,实施一批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项目,进一步巩固治理“地条钢”工作成果,确保完成煤炭去产能年度任务。三是深入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工业设计、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南昌深入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区域性服务经济中心,深化赣州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试点,加快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大力推进旅游、文体、康养等幸福产业发展,在大南昌都市圈布局建设1-2个幸福产业示范区,支持宜春“生态+大健康”产业发展。
(三)围绕扶实体优环境,抓好重大改革落地。在履行好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牵头部门职责的同时,突出围绕打造“四最”发展环境,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一是加大力度降成本。全面落实好国家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强化我省已出台的152条降成本政策的落实。研究提出清理规范经营性服务收费的意见,实施经营性服务收费目录动态调整。落实国家降低大工业用电价格、清理电价附加收费政策,推动小微企业电力接入零成本,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天然气用户改“转供”为“直供”。清理客货运不合理的车辆收费。会同有关部门抓好入企帮扶活动,拓展帮扶范围和内容。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优化发展环境三年行动为统领,开展十大对标提升行动。深化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以政务数据共享为抓手,实现政务信息系统“集约化”“系统通”“数据通”“应用通”,确保综合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平台全面对接。扩大“赣服通”服务事项。建成省级“赣政通”移动协同办公平台,并推动向市县延伸。三是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力争全年市场化交易规模达350亿度,支持增量配电业务区域参与跨省跨区交易。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启动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二期工程建设,力争20XX年底前建成全省个人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各地各部门信用信息互联互通。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按照“应进必进”原则,加快推动市县国土资源交易转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进医药采购系统在全省全面运行。同时,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抓好政策性粮食库存大清查工作,完善粮食现代流通体系,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巩固粮食大省地位。
(四)围绕扩开放聚资源,抓好重大平台建设。一是构建重大战略对接平台。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组织做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参会工作,加快推进欧洲(葡萄牙)中医药文化中心、爱驰汽车并购德国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等一批“走出去”项目。全面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创建九江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动与三峡集团的第二批合作项目尽快落地,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中节能集团的战略合作。主动对接京津冀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加大力度推动赣京合作项目落地,加快赣浙合作示范区、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等平台建设步伐。二是构建高层次开发区平台。深入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切实抓好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两型三化”管理提标提档等行动,力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每年分别至少引进1个投资50亿元、2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导向,强化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排放等综合考评,研究制定差别化资源配置和支持政策。强化开发区整合优化与体制创新,鼓励以国家级开发区和发展水平较高的省级开发区为主体,整合或托管区域相邻、产业相近的开发区;积极推行“管委会+平台公司”“开发区+主题产业园区”等模式;加快园区智慧化建设,推动所有开发区及区内企业接入开发区智慧平台。三是构建内陆双向开放平台。以创建国家级中部内陆双向开放先行试验区为引领,统筹推进水、陆、空港建设,加快实现“货物进境与沿海同价到港、出境与沿海同价起运、通关与沿海同样效率”。着力推进昌北机场空港物流中心建设,协调落实支持南昌航空货运发展60个重要事项,力争开工昌北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加快九江通江达海区域性航运中心建设,支持加快港区集疏运铁路、公路建设,推动九江综保区尽快封关运行,力争九江水运口岸扩大开放获批。加快推进赣州港二期工程、向塘铁路物流基地等建设,积极创建南昌铁路开放口岸。
(五)围绕扬优势拓空间,抓好重大战略实施。重点实施好三大战略:一是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化“一圈引领”,出台实施大南昌都市圈“1+5”规划和相关支持政策,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持赣江新区改革创新,加快创建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谋划“两轴驱动”。加快编制全省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研究编制一批高铁新区规划,推进一批高铁试验区、高铁枢纽、高铁站点建设。推动“三区协同”,争取国家尽快出台完善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我省实施方案;抓紧出台新时代推动赣东北、赣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各地主动融入全省区域发展大局,探索产业协作、利益互补机制,努力实现错位发展、竞相发展。二是实施好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全面实施我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细化工作方案和任务清单,推动规划明确的各项工作加快实施。积极支持农业结构调整九大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打造一批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核心,统筹推进重大水利枢纽、大中型灌区等建设。扎实推进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工程。三是实施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围绕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高质量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会同有关部门打好蓝天保卫、碧水保卫、净土保卫、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等八大标志性战役,全面加强“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抓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推动对沿江的园区、产业、保护区等规划进行全面梳理和完善,建立健全台账管理、挂牌督办等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行为,确保按时整改到位。推进生态制度改革创新,开展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框架、生态文明考评统筹机制等改革,加快改革成果总结和经验推广;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行动计划,着力打响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名片”。促进生态价值转化,落实长江经济带周边省份横向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启动省内上下游横向流域生态补偿,扩大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试点;加快推动用能权、水权、排污权和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交易,争取组建区域性环境权益交易中心;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新增长点,支持我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推进一批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抚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在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的基础上,启动“十四五”规划前期工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前瞻性、深层次重大问题,组织各方面力量深入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谋划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为规划编制打牢基础。
(六)围绕惠民生促和谐,抓好重大民生工程。一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围绕全年40万贫困人口脱贫、6个国定贫困县和1个省定贫困县摘帽、剩余38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的目标,推动政策、资金、项目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加大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鄱余万都滨湖四县脱贫攻坚力度,着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光伏扶贫等工程,确保20XX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力争全年完成农村公路改造2000公里、农村电网改造1万公里。二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推动我省20个国家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获得更多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支持,启动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基础平台共建共享行动。研究制定我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深入实施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推进一批教育、医疗、文体、康养等项目建设,开展社会办医、城企联动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等行动,争取纳入国家老龄化综合创新试点。三是抓好价格保障民生工作。密切跟踪生猪、蔬菜等重要商品市场价格变化,做好价格调控工作。严格落实国家稻谷最低收购价格、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等政策,确保物价总体稳定。
同时,我委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开展“五型”机关建设,以更大的担当、更优的作风、更强的合力,在攻坚克难中展现发改部门应有的担当和作为,为决胜同步全面小康、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