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工作总结2020最新范文
2020年,在省、市的坚强领导下,我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一以贯之的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强化责任落实尽锐出战,聚焦贫困人口精准施策,坚持目标标准强力推进,切实贯彻好落实好中省市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和胜利。
一、西充县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西充是典型的丘区农业县,面积1108平方公里,辖44个乡镇、587个行政村,总人口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8万人。虽然西充不是贫困县,但农村贫困面宽、量多、程度深的特征明显,因病、因残、因灾等致贫现象突出。
2020年以来,我县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79个、贫困人口22622户49808人。截止2020年底,我县已实现7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退出、22636户49593人脱贫,其中2020年脱贫6593户14748人,2020年脱贫4799户10357人,2020年脱贫3715户8289人、退出贫困村20个,2020年脱贫4119户9101人、退出贫困村34个,2020年脱贫3410户7098人、退出贫困村25个,贫困发生率从9.54%降至0.1%,基本完成减贫任务。
二、2020年减贫计划完成和贫困退出工作开展情况
(一)25个计划脱贫村全部实现“一低五有”。聚焦村退出标准,全县25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集体经济收入稳定超过人均6元标准,硬化路通村率达100%,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基本医疗设施和合格医师、基本药物等指标全部达标,村村建有文化室,面积达标、功能完善,通讯网络通村达户,“感恩奋进、脱贫光荣”观念厚植人心,100%完成了省脱贫办下达的村退出计划。
(二)脱贫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三有”。对标户脱贫指标,全县7098名(今年因死亡、嫁出、户籍迁出等自然减少486名,因新生儿、嫁入、户籍迁入等自然增加129人,因不能稳定达标调整上报9户18人)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脱贫群众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3600元,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全面消除了贫困户住房不安全问题;通过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卫生基金救助等措施,实现了贫困户基本医疗全保障;通过教育扶贫,实现了贫困户子女无人因贫辍学。家家都用上了安全电、吃上了安全水、开通了电视信号或有广播电视,100%完成了户脱贫计划。
(三)扎实开展贫困退出验收。一是高规格部署。10月10日,县委副书记牵头召开了全县验收考核动员会议,就贫困退出验收工作程序、时间节点、工作要求等进行了明确。10月15日,县政府分管副县长牵头召开了验收组业务培训会议,制定印发了“验收方案”“工作手册”等相关配套文件和资料,做到了验收考核标准统一、要求明确、程序规范。各乡镇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开展民主评议、入户核实、公示公告等,验收退出有序开展。二是高标准推进。由10名县级领导牵头,抽调100名(其中:10个行业牵头部门副职领导任组长,抽调第一书记20名,部门工作人员26名,乡镇分管领导44名)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脱产参与验收,用“内行人”去发现问题、深挖问题、找准问题,并形成整改方案,及时补短提升,把验收作为一次脱贫质量提升的行动。三是高质量验收。按照“谁验收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验收对象的达标情况承担责任,对问题户实行责任倒查。在对计划脱贫对象验收的同时,对“回头看”“回头帮”对象达标情况、省市县督查反馈问题户整改情况进行回访。验收做到逐村逐户现场核实,每户贫困户验收时间都在半小时以上,真正一一对标核查,做到户户见面,村村走遍,确保脱贫过程真实、详结果可靠。
三、贯彻中省市决策部署和责任、政策、工作落实情况
(一)全力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1.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挂帅出征。一是坚持统筹谋划,构建“1+5+5”工作体系。对接省委“3+10”组合拳,制定“1+5+5”攻坚方案,总揽全县脱贫攻坚工作。“1”,即《关于全力以赴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明确全县脱贫攻坚的总要求、总路径、总计划及体制机制和督查考核办法。“5”,即五大攻坚重点,突出产业、安居、能力、基础、民生五大“专项扶贫领域”,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群众自主发展能力。“5”,即五大工作举措,健全精准识别、项目整合、驻村帮扶、社会扶贫、督查考核五大机制,确保项目、人员、力量精准调配,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二是坚持高压推动,构建“3个1”推进体系。推行“每周一调度、每月一专题、季度一拉练”工作模式,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大会4次、领导小组会5次、各类业务培训会20次,印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等文件20余个,系统性明确了全县脱贫攻坚的总体思路、推进路径、保障措施等内容,分时段打好了“春季攻势”“夏季会战”“秋季攻坚”“冬季冲刺”。三是坚持主责担当,构建“层层落实”责任体系。推行一线工作法,落实县乡村三级责任,实行“三个一”调度推进机制,县党政“一把手”一周一调度,乡镇党政“一把手”和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书、村主任一天一调度,行业部门、帮扶部门倾力投入、全员参与,确保脱贫攻坚始终放在最核心、最重要位置。
2.工作任务层层分解,挂图作战。一是坚持层层挂图上墙,县乡村三级层层挂出作战清单,细化目标清单、责任清单和时间清单,将脱贫攻坚目标细化到月、工作安排到天、任务落实到人。二是坚持步步按图施工,由县纪委牵头,督促各责任主体顺排工序、倒排工期,严格按图施工,进行节点剖析,严格对标问责,确保项目早落地、快推进、早竣工。三是坚持月月照图验靶。每月分行业、分片区至少开展一次脱贫攻坚现场拉练,通过现场督导、现场观摩、现场练靶,切实检验成效、激发斗志、倒逼落实,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争先的良好局面。
3.奖优罚劣大力推行,挂责问效。坚持“不摘穷帽、就摘官帽”,对在脱贫攻坚考核上得满分并排在全县前5位的乡镇,一年内至少提拔或重用一名干部;对在考核中成绩差、丢分值的乡镇,原则上不提拔干部。
(二)聚焦精准提升扶贫质量
1.聚焦扶持对象精准。始终将精准识别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颗扣子”,坚决防止漏评、错评、错退等情况。坚持公开评定、把好政策宣传关,公开程序、把好人员入口关,多方联动、把好对象复核关,动态管理、把好进退调整关,2020年动态新增贫困户294户644人,无责任返贫人员。进一步抓好全国扶贫开发业务管理子系统信息数据精准管理,完善政策享受、帮扶措施、收入算账等录入,纠正、完善、录入信息15万条。
2.着力资金效益发挥。在资金投入上,县委、县政府整合行业项目资金4.3亿元精准投入脱贫攻坚,并按照38.5%的增幅,落实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880万元,通过“扶贫日”捐赠、金融撬动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650万元,均精准投放至贫困对象。在项目规划上,按照“内容到村、时间到月、责任到人”要求,采取“县级统筹、行业负责、镇村参与、分类计划”的方式,制定《贫困村退出实施方案》和《24个行业扶贫专项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将项目精准到村到户,全年新建贫困村道路(产业路)52公里、安饮工程248处,新建(整治)山坪塘(水库)115座、渠系7.3公里。统筹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同步帮扶,向地处偏远、通达度差、人均收入水平低、贫困人口较多的四类村和“三边”(边远、边界、边角)乡镇、村社集中倾斜布局项目120个,真正实现因村施策、因人制宜。在工程建管上,突出群众主体,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监督,落实扶贫项目公开公示制度,到村到户项目均在村民理财小组、质量监督小组的监督下实施,做到“指导不拍板、群众自主干”。由财政牵头,会同县发改、审计、农牧、扶移、住建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抽调业务骨干44人次,开展扶贫资金专项检查以及扶贫领域专项督查共2次,扎实抓好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等,做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做到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3.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坚持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按照“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工作要求,将产业扶贫作为群众增收的关键措施,围绕“2+4”特色主导产业,进一步深化“三带动、三保障、三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和“一建二定三管”工作模式,成立产业园区党委6个,创新设置联合党支部19个、产业党支部136个,建立专合组织1087家,培育专业大户1699户,新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3万亩、山羊养殖场1100平方米、小家禽养殖基地1.06万平方米。对贫困劳动力进行就业创业培训,举办精准扶贫就业创业培训20期,培训贫困劳动力1860余人,开展扶贫专场招聘会12场,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3305人,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03个。将三产融合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出台《西充县创新扶贫产品销售体系促进精准脱贫实施方案》(西委办发[2020]84号),以特色产业基地为基础,以多扶食品工业园、川东北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为平台,招引农产品加工型企业26家,带动贫困户就近就业4300余人次。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把保障住房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按照“全域覆盖、改建结合”的思路,统筹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新村聚居点建设、国土挂钩等项目,C级(D级)危房改造3767户,1338户3177名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完工,全部实现入住。进一步强化易地搬迁户的后续扶持,通过“以产带迁”“以业促迁”促进易地搬迁户稳定脱贫。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建立贫困学生信息库、政策告知卡和资金发放册的“一库一卡一册”教育助学平台,各项教育资助政策落实到户,全县无贫困家庭学生因贫辍学。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政策兜底覆盖面,特困人口和丧失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畴,约75%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以户为单位享受低保,实现了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对无任何劳动力和经济来源的38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政策兜底。足额兑现残疾人护理和生活补贴,并按政策规定同步增加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确保政策落实落地。
同时,我们还延伸推进了医疗救助一批,严格按政策落实“县内报账自付低于10%”“慢性病救助”“七免两补助”等优惠政策,通过“扶贫保”等大病商业保险、“医疗救助爱心基金”等补充手段,严控贫困户支出比列。发动755个乡村医生深入建档立卡贫贫困户家中送医上门和政策宣讲,开展巡回医疗和义诊活动(对25个计划脱贫村实现全覆盖),接受现场咨询、免费义诊的人数超万人。教育引导一批,深入开展“五教育五评比”,以“四好”星级示范户评选、“四好村”创建为抓手,扎实抓好感恩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汇编贫困群众较为关心的医疗救助、低保救助、教育资助、创业就业等惠民政策,形成《西充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政策明白卡》,印制2.8万余份在贫困户家中张贴并上墙。县电视台设置专栏,分期就危房改造、医疗、就业、入学、农资补贴、保险等政策法规、适用范围、办理程序、注意事项等进行专题解读。围绕脱贫攻坚和惠民政策、勤劳致富、孝老敬老、文明卫生等制作广播磁带,确保村村响起扶贫之音,户户听到政策解读。
5.提升驻村帮扶实效。一是全面配强配优“五个一”“三个一”帮扶力量,实行领导包片、部门帮村、职工联户,29名县级领导每人包1-2个乡镇,112个帮扶单位、139名第一书记、97名农技员、7000名干部职工和贫困村、贫困群众结亲戚、结对子,实现联系帮扶全覆盖。择优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的人员255人组建了79个驻村工作队,进一步充实帮扶力量。二是出台全县“五个一”和“三个一”帮扶力量管理考核办法,全面推广第一书记“五带五强”工作法,在贫困村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个3个,成功创建省级农民夜校示范校1所,建立驻村工作队和农技员工作“每日纪实、乡镇周考评、组织部和农牧业局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驻村补贴报销凭证,有效保障驻村工作时间和作用发挥。严格执行脱贫攻坚期内保持第一书记稳定的规定,调整轮换贫困村第一书记21人。三是创新帮扶模式,制定帮扶干部“三看三问三查三讲三帮”的“五步工作法”,明确怎么帮,帮什么等问题,确保帮扶力量真正发挥作用。调整农业技术人员12人,同时分片区设大组、3—4个村小组配强贫困村 “一对一”技术扶贫工作组,确保每个大组小组种养专业人才相对均衡。
6.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改。全面梳理2020年省级交叉考核组反馈、第一轮、第二轮省级督导反馈、2020年省政府第一次大督查发现问题、市县督查通报、贫困退出验收、“回头看”“回头帮”发现的问题,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整改方案,明确县级领导牵头、专门力量负责,通过“建台账、逐项改、销号核”的方式,逐一“发点球”到责任单位,逐一跟踪问题整改情况,确保问题整改一个、销号一个。累计整改问题860个,整改问题户1630户,其中,省级检查考核19个问题和第一(二)轮省级督导反馈问题均已全部整改到位。
7.推进社会力量参与。10月17日前后,在纪信广场举办“10.17,邀您一起”西充县2020年“全国扶贫日”文艺汇演暨集中宣传活动,通过舞蹈、小品、快板等群众乐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展现西充人民脱贫奔康信心决心,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44个乡镇在场镇开展当场天集中宣传约46场次,97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组织召开贫困村干部群众大会。县人民医院、各乡镇卫生院等积极组织医疗服务队,开展“送健康义诊服务”扶贫日活动,接受健康知识培训和咨询2000余人,义诊服务800余人;发送各类宣传品5000余册、生活用品500多个;为100名困难群众免费对症发送了降压、降脂等常用药品。
8.谋实谋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主动对接中省市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安排部署,采取“脱贫办统筹、行业部门分块负责、乡镇村社参与”的方式制定《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并通过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议,逐一细化工作内容、明确责任单位、列出时间节点,聚焦产业就业、教育卫生、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任务,指明了全县到2020年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原则方针、方法路径和基本要求,做到了可操作、可量化、可考评,为我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遵循。从年度验收情况看,我县高质量完成今年脱贫攻坚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现首战首捷。
9.从严从实治理作风。一是聚焦重点抓作风提升。将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督导,以扶贫领域“17+5+2”专项治理、微腐败专项治理、作风整顿月等活动为载体,“零容忍”整改干部履职不到位、“三个书记”责任不落实、产业园区建设图应付、到户帮扶措施不精准等10大类39个具体问题。层层发动乡村和行业部门深挖细查本部门本区域存在的扶贫领域作风问题,将作风治理工作延伸到基层一线。二是聚焦督查抓作风提升。建立县纪委监委牵头,组织部、目督办、脱贫办、行业部门等参与的全覆盖督导机制。强力推进“阳光问廉”,拍摄《脱贫攻坚阳光问廉》曝光片,对精准识别、危房改造、产业管护等典型问题以及相关行业和乡镇主要负责人集中曝光通报,高压倒逼落实。扎实开展“现场验靶”,由20名县级领导牵头、80名行业骨干组成20个现场验靶组,对97个贫困村、44个非贫困村、2828户(贫困户1438户、非贫困户1390户)开展全覆盖对标检查,并分乡镇、贫困村、非贫困村、帮扶单位4个类别进行综合排名,发出流动红旗12面、警告黄牌12张,并将问题“一对一”发点球并跟踪整改。印发暗访通报22期,真正做到不留情面、一针见血、倒逼落实。三是聚焦机制抓作风提升。瞄准扶贫领域作风的薄弱环节,瞄准脱贫攻坚推进中的工作短板,瞄准群众关心关注的关键环节,形成《关于印发<西充县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实施办法>的通知》、《一卡通资金公示制度》、《“五个一”和“三个一”帮扶力量政策咨询和业务对接工作制度》、《驻村农技员责任追究办法》、《关于进一步调整充实帮扶力量和强化帮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着力扎牢制度的笼子。
10.高质完成省市日常工作任务。高度重视省、市脱贫攻坚日常工作安排部署,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对扶贫领域作风建设、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问题整改落实等重点工作亲自研究、亲自督导、亲自推进;县委、政府分管领导对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日常数据报送、“回头看”“回头帮”等日常工作亲自研究批示、督促督导,县脱贫办主动对接,按时按质开展了信息报送、工作总结、动态管理、系统修改等工作。
(三)扎实推进脱贫后扶
1.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把“回头看”“回头帮”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的重要抓手,严格按照脱贫标准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全面完成158户353名已脱贫人口“回头帮”,解决了已脱贫户因灾等原因造成的危房和不安全饮水等问题,并同步纳入贫困退出验收中,确保已退出的54个贫困村和已脱贫户同步达到2020年脱贫标准,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2.强化脱贫对象后期扶持。建立已脱贫户长效帮扶机制,兑现已脱贫户帮扶力量、政策、措施、责任“四个不变”的承诺,对所有脱贫户“扶上马,送一程”,同步制定到户脱贫规划、同步落实到户扶持政策、同步开展督导跟踪,投入16000万元的资金用于脱贫后扶,实现产业到户扶持、危房改造、安全饮水、教育资助、医疗保障巩固提升,坚决不让已脱贫户受冷落、没人管,真正让群众能脱贫、稳得住。
3.扎实推进临界贫困帮扶。聚焦低保户、残疾人户、重病户、危房户、老人户等临界贫困群体,建立台账、动态跟踪、定期帮扶,坚决杜绝新增致贫,也切实解决好政策的“悬崖”效应。投入1600万元用于32个重点四类非贫困村的同步帮扶,对插花贫困对象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到户产业扶持,确保通过区域发展减贫益贫。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思想,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天大的事、使天大的力、尽天大的责,百倍用心、千倍用力,锁定目标任务、集中力量攻坚,全力确保脱贫攻坚再战再胜、连战连胜,坚决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持主责主当,持续增强攻坚态势。一是分战线压紧压实责任,全面贯彻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部署,真正做到挂图作战。二是分行业督查指导、强化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推动扶贫项目建设高质高效高速,切实发挥扶贫资金效益。三是分区域对地处偏远、人均纯收入较低、通达度差、贫困人口较多的四类村开展精准帮扶、同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公共服务,提升脱贫实效。
(二)坚持做精做细,持续提升脱贫质量。一是聚焦聚力脱贫后扶,坚持目标标准开展“回头看”,对贫困群众和贫困村开展对标补短,确保实现稳定脱贫。二是聚焦聚力“三率一度”,大力开展扶贫扶志行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常态化开展动态管理,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确保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一人。三是聚焦聚力返贫风险户,重点关注脱贫户中的老年户、重病户、散居五保户、残疾户等,持续用力帮扶。
(三)坚持抓常抓长,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一是常态化开展暗访督导,倒逼工作落实。二是持续整治干部履职不到位、到户帮扶措施不精准等问题。三是强化资金管理,履行公告公示等程序,做到廉洁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