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脱贫攻坚“夏秋攻势”工作总结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四场硬仗”工作完成情况
1.超额完成产业扶贫任务。一是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增加群众经济收入。累计完成蔬菜种植17.21万亩,完成夏秋攻势任务数14.5万亩的118.72%,产值6.52亿元。中药材累计完成种植3.78万亩,完成夏秋攻势任务数3.5万亩的108%,产值1.06亿元。茶叶累计种植面积1.2万亩,2020年新增种植0.34万亩,完成今年新增任务数0.32万亩的106.25%,投产面积0.34万亩,完成夏秋攻势任务数0.32万亩的106.25%,实现产值499.32万元。食用菌完成1302亩(万棒),完成夏秋攻势任务数1250亩(万棒)的104.2%,实现产值1.41亿元。油茶新增造林0.55万亩,完成夏秋攻势任务数0.5万亩的109.2%,投产面积0.067亩,实现产值429.57万元。精品果园新建提升面积1万亩,完成夏秋攻势任务数0.7万亩的142.86%。桑树种植面积0.42万亩,完成夏秋攻势任务数0.4万亩的105%,建成蚕房26537平方米,养蚕705张,采收蚕茧33.63吨,实现产值160.44万元。生态家禽累计出栏153.5万羽(其中小香鸡101.7万羽),完成夏秋攻势任务数150万羽的102.33%。禽蛋产量1030.2吨,完成夏秋攻势任务数1000吨的103.02%。实现产值1.1亿元;生猪累计出栏22.3万头(其中香猪、黑毛猪出栏7.51万头),完成夏秋攻势目标任务数20万头的111.5%(其中完成香猪、黑毛猪任务数7万头的107.29%)。肉牛存栏3.64万头,完成全年任务2万头的182%,累计出栏2.18万头,完成全年任务数2万头的109%,现销售产值1.35亿元。农业产业扶贫覆盖带动17.33万贫困人口,占夏秋攻势任务数7万人的247.57%。二是做好劳务输出就业扶贫。全县易地扶贫搬迁1801户,已就业2597人,71.31%的搬迁户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完成夏秋攻势任务的142.36 %;共开展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220期994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533人的104.35%,培训后实现就业6217人,就业率达62.49%;有组织输出劳动力到省外就业32人,完成“夏秋攻势”劳务输出任务30人的106.67%。三是做好招商引资。全县预分配扶贫产业子基金额度11亿元,因金融政策调整,截止2020年12月10日,我县通过银行评审项目8个,获批基金7.33亿元,均属债权投资,完成总的预分配任务的66.64%,带动贫困户124户578人,户均增收15000元左右;7月份以来,我县共引进项目13个,合同约定投资额约7.95亿元,累计完成到位资金19.15亿元,完成夏秋攻势任务数5个的240%,同时正在对接的项目有10个。
2.坚决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硬仗。一是全面完成“组组通”建设任务。2020年完成“组组通”建设281条764.104公里,总投资4.968亿元,完成夏秋攻势任务的100%。二是全面巩固农村饮水安全。2020年度出列村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53处,已建成53处,完成夏秋攻势任务的100%。2020年全面解决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攻坚决战行动(第一批)省级核定的2946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986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个乡镇38个村,已完成前期工作和招投标工作,现陆续开工建设,我县将严格按照省厅时间节点有序推进,预计到2020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项目建设。
3.扎实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硬仗。一是2020年度我县共实施搬迁1571户6315人,劳动力2492人,已就业1721人(其中省外660人,县内907人,县外省内154人),实现一户一人稳定就业。2020年度签订搬迁及旧房拆除协议1571户,搬迁户中涉及传统村落27户、共房户140户、无房户46户,因拆旧放弃搬迁461户。完成旧房拆除897户,拆旧率100%;完成复垦复绿671户,复垦率74.8%。二是完成2020年度搬迁1801户7399人(县内安置搬迁1666户6799人,跨区域搬迁凯里135户600人),完成夏秋攻势任务数6799人的100%;实现搬迁人口就业1842人(其中省外856人,县内662人,县外省内324人)。三是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搬迁任务2661户11541人(县内安置2535户10981人,跨行政区域搬迁凯里126户560人),目前完成搬迁对象一户一档1702户7108人,完成率61.59%。规划建设安置点两个(东环阳光小区和东环特和小区),其中:阳光小区规划建设套数1225套,建成住房1200套,房屋主体建设形象进度97.96%;特和小区规划建设套数1310套,建成住房840套,房屋主体建设形象进度64.12%。
4.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硬仗方面。一是及时兑现教育保障。全面落实学生精准资助,做到“应助尽助”,高中、中职“绿色通道”免费入学4148人(其中建档立卡3529人),减免385.64万元。2020年秋季学期资助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5905人次(其中建档立卡5169人次),1241万元。认真开展“控辍保学”集中宣传活动,组织干部、教师联合上门开展家访和宣传动员工作。截止12月16日,已劝返流失学生4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生23人,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尚有202人流失(其中建档立卡学生76人),经排查,我县学生流失的原因主要为厌学、结婚和外出打工,没有因贫失学情况。二是全面落实医疗保障。加快115个深度贫困村卫生室建设,目前已完成16个,在建49个,除4个村属乡镇政所在地不需建设卫生室外,余46个正在进行加快推进。完成富民小区、王岭小区、丰乐小区卫生室建设;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均已建有医务室且配置各种医疗器械设施。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合134618人,参合率达100%。严格落实国家、省、州健康扶贫相关要求,扎实推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率100%;贫困人口39种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签约9787人,签约率100%。三是精准实施住房保障。2020年农村“危改”开工3951户,开工率100%,竣工3951户,竣工率100%。农村“三改”开工3951户,开工率100%,竣工2571户,竣工率65.07%。四是集中整治村居环境卫生。我县以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革为重点,扎实开展农村清洁风暴行动,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一年来,落实专项经费6550万元,建成垃圾无害化焚烧场11座,建成苗兰、怎东等16个传统村落污水处理项目,在19个乡镇51个村开展美化绿化建设,开展清洁风暴暗访曝光行动18次,正面采访曝光45次,有效解决村居环境脏乱差现象。
(二)持续深化农村产业革命工作完成情况
严格按照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提升质量效益,让所有参与产业革命的农户都能增收脱贫致富。
1.抓实结构调整。扎实开展2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全县共有200亩以上连片大坝19个,共计21850.7亩。目前,已组织人员完成19个200亩以上集中连片坝区实地勘察和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2.抓实产销衔接。一是抓实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一减四增”产品销售。2020年春风行动调减玉米改种蔬菜、中药材、种桑养蚕及其它经济作物3.31万亩,已全部落实好产品的销售问题。二是抓好直通直供直销。积极联系县内学校营养餐配送中心和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定向采购,目前共采购农产品90.38万公斤,采购金额1305.94万元。三是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与河口农商互联公司签订豇豆300亩、白萝卜2000亩、西兰花2000亩采购合同,开拓了东南亚市场;与对口帮扶县桐庐县开设农产品展销窗口,目前方案已报县政府审批,力争年底启动建设;依托国家铁路局资源优势,利用机关食堂、工会、下属企业、高铁餐车、高铁站特色产品专卖店等渠道展销我县锡利贡米、小香鸡、青白茶等优质农特产品,目前已完成香菇、木耳等农产品采购15万元;桐庐县与XX县达成黑毛猪帮扶销售协议,第一批计划完成1000头黑毛猪销售。销往浙江、广东、上海等省外市场的农产品达到2821.03吨,销售金额2537.8万元。四是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工程。申报成功“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和“省级农商互联示范县建设”,为我县农商互联工作提供财政引导资金保障。全县共培育电商务企业及个体235家,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102个,完成网络零售额653.5万元。
3.抓实利益联结。2020年以来,我县共有519个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入股395个经营主体(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等)发展产业,投入到合作主体的扶贫资金共16847.27万元,共涉及17590户贫困户72972贫困人口,投入的财政扶贫资金主要用于中药材、食用菌、油茶、茶叶、桑树等种植产业和生猪、肉牛、香羊、小香鸡等养殖产业。在合作期间兑现分红290余次,分红资金600万余元。主要以“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按保底分红、“6:3:1”及“6:2:2”效益分红、平均分配、定额分红等多种分配方式,切实落实资产“三权分置”改革要求,合理界定和保护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在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和利益,让产业发展真正惠及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典型工作经验有两汪乡“全民参与”扶贫模式、平永镇村“党支部+公司+贫困户”扶贫模式等。
(三)扎实推进“五个专项治理”工作推进情况
1.专项治理贫困人口漏评错评。严格按照“七查”要求,完成专项治理工作,对错评户坚决予以清退,对漏评户及时按照程序纳入系统进行管理。坚持以本次专项治理为契机,建立问题研判长效机制,对疑似漏评、错评等问题,定期开展问题分析和研判,形成问题台账及时反馈,及时整改,为动态调整工作打好基础,切实提升精准识别质量。
2.专项治理贫困人口错退。已完成治理工作,并建立错退台账,并对错退户、返贫户进行系统操作,该项工作与贫困人口漏评错评专项治理一并作为阶段性的主要工作强化落实。
3.专项治理农村危房改造不到位。针对对象不准、超面积标准建设、虚报进度、质量安全问题、违规竣工验收、资金管理问题等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 6个方面13个问题的整改。
4.专项治理扶贫资金使用不规范。针对资金闲置及使用管理不规范、整合资金实施方案质量不高和贯彻落实监督检查制度不到位3个方面8个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6个问题整改,还有整合资金实施方案质量不高和资金闲置及使用管理不规范等2个问题正在整改中。通过规范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12类41571.1万元,用于实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9个,使用资金15804.83万元。建立《XX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对扶贫资金项目的跟踪监管,清理闲置扶贫资金917.62万元,切实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印发《XX县财政扶贫资金扶持产业扶贫的若干模式》指导意见,指导各乡镇各部门强化产业项目谋划和实施管理,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在产业项目发展过程中受益程度。
5.专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针对两个责任落实不力、扶贫领域腐败和脱贫攻坚作风不实等3个方面79个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74个问题整改,问责71人,还未完成整改的5个问题正在调查核实。紧盯巡视巡察、成效考核、专项审计、督查检查等发现的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下达《监察建议书》38份,不断加大巡视利剑监督执纪问责的力度,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领导带头真抓实干。一是完善指挥体系。调整充实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取消“两山”攻坚组,成立19个乡镇脱贫攻坚前线作战部,形成县级总指挥、9个职能工作组协调推进、19个乡镇前线作战部分级负责的“1+9+19”脱贫攻坚指挥体系,并在各行政村设前沿指挥所。二是压实工作责任。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及县级、乡(科)级、科员级三级军令状,要求全县干部要把主要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精力投入到脱贫攻坚,深入贫困村寨和农户现场抓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和责任落,实现场解决贫困村寨和农户脱贫现实困难问题。三是强化干部管理。要求县级领导每月进村入户时间不少于8天,乡(镇)领导每月不少于15天,县直部门主要领导每月不少于3天。驻村工作组队员不少于20天,做到真驻实驻常驻,无特殊情况不得离开所驻村,同时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所有“1098”帮扶干部每月至少进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1次,随时了解握帮扶农户就业,生产发展、教育医疗和饮水、住房保障等实际情况,及时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难问题,确保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播施及时有效兑现落实到农户,确保如期稳定脱贫。
(二)严格落实“四个聚焦”。一是聚焦深度贫困。统筹安排各方资源力量,聚焦发展基础条件最差,脱贫攻坚难度最大的2个贫困乡、145个贫困村,加大扶贫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基础设施建设、帮扶力量等方面的倾斜支持力度,因地制宜解决发展的特殊难题,加快推进脱贫攻坚进程。二是聚焦特困人群。针对老年人、残疾人、重病和慢性病人等特殊贫困群体,逐户逐人研究超常规的精准帮扶措施,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为主,以社会帮扶、社工助力为辅的综合保障体系;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提供兜底保障。
(三)建强基层党的组织。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党支部班子,整顿后进及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50个,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推广“党社联建”模式,鼓励引导成立联村党委或党总支,推行强村带弱村、联村抱团发展健全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广大干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担当作为、建功立业。
(四)抓好实用人才建设。针对农业结构调整中经营管理人才缺乏这一短板,按照农业结构调整方向,分专业、广范围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协调落实25人省州科技特派员或科技副职,整合现有农业、林业、水务、科技等技术干部171人,用好中药材专家姚秀军、蔬菜专家王周刚、茶业种植专家闵继武等“土专家”“田秀才”,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振兴提供专业人才支撑。
(五)抓实分级分类培训。运用党校、各类干部培训机构、“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等,分层级分批次对县乡两级领导干部、贫困村“两委”负责人、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进行轮训。截止目前,开展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宣讲867期,接受教育群众8万人次。组织驻村干部、村组干部、致富能人、合作社带头人等上党课80余堂,组织群众外出学习36批次,重点培训脱贫攻坚政策和业务,切实增强干部“四个意识”、脱贫攻坚实干能力和提升贫困群众自主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六)抓好农业农村改革。深入学习推广“塘约经验”“五融五帮”“十户一体”模式,探索推广两汪乡“合作联合社+基地+农户”、平永镇中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古州镇“党社联建”等模式,积极发动贫困群众通过财政扶贫资金入股、土地参股、劳务参股等方式参与企业、合作社。新增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68个,累计完成“三变改革”试点村149个(其中贫困村纳入“三变”试点村85个,深度贫困村纳入“三变”试点村 59个),达到省州要求行政村覆盖率30%以上,贫困村覆盖率达50%以上的目标要求。
(七)强化技术保障。一是加强与省内外高等农业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聘请省中药材首席专家赵致院长等5名专家担任中药材产业顾问,聘请省蔬菜首席专家李桂莲教授担任全县蔬菜产业顾问,强化高端技术的支持。二是强化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整合现有农业、林业、水务、科技等技术干部,深入贫困村开展种、养、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累计组织开展技术服务指导10461人次,实现技术服务全覆盖。
(八)开展“晒比评述”促脱贫攻坚。结合“1+5”专项治理各项工作,紧扣脱贫攻坚“四场硬仗”,在全县分三个片区开展三轮脱贫攻坚“晒比评述”,督促各脱贫攻坚前线作战部、各部门将工作开展情况“晒”出来,把工作的差距“比”出来,把存在的问题“评”出来,把亮点经验做法“述”出来。通过“晒比评述”,脱贫攻坚途径更加多元,产业发展成效初显、人居环境大幅提升、村集体经济带动更加有效、干部职工精神面貌有了新改变,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厘清思路,总结经验,进一步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九)强化督促检查。继续坚持部门(乡镇)自查、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督导、县委县政府督查室督查督办、纪检监察督查问责“四重督导机制”,采取督查点随机、督查项目随机的“双随机”抽查方式,对各乡镇、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定期通报,倒逼责任落实;落实指挥部办公室周调度、脱贫攻坚指挥部月调度机制,对工作推进不力,影响全县脱贫攻坚大局的,坚决按照相关规定一律严肃问责。
(十)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县纪委监委围绕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常态化组织开展“七必访”“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专项行动,紧盯重点扶贫项目资金,深入开展专项监察,不断强化扶贫民生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共立案查处扶贫民生案件97件,结案59件,党政纪处分59人。同时严格监督检查,对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工作作风不严不实的192名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追责问责,以严肃问责,倒逼责任落实,推动工作开展,为我县脱贫攻坚“夏秋攻势”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扶贫问题依然突出。一是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生产组织化、规模化低,生产碎片化、承接大型订单供货能力不足,对接市场能力弱。二是生产配套设施不齐全。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分级和冷藏能力不足,冷链物流不配套,运输成本高。三是农户参与合作社共同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合作社销售和对接市场能力弱,制约合作社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难点多。一是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资金缺口大,县级财政匹配能力不足,部分任务如深度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农村中小学校医务室标准化建设项目,只有任务,没有上级资金投入,县级财政负担沉重。二是农村公路“组组通”、出列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因天气、水泥价格偏高等客观因素,导致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进度。三是村医、校医资格门槛较高,人员储备不足,后续运行困难。
(三)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难度大。贫困群众因长期深居贫困山区,生活习惯一时改不了,加之文化、技能素质偏低,缺乏面对新生活环境的勇气,搬迁难度大。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抓好产业扶贫。一是抓好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紧紧围绕产业革命“八要素”和“夏秋攻势”确定的工作目标,重点抓好2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秋冬季农业产业开发及示范点建设。二是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扶持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各新型经营主体形成理念先进、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生产经营形态,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三是强化农业保险的落实,着力化解产业生产和市场风险,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四是抓好农业农村改革工作。建立县乡两级农业农村改革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配齐配强人员力量,强化对农业农村重大改革工作的统筹领导,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工作的落实。
(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理清各项目标任务,实行挂图作战,按照时间节点,对标对表有序推进,强化督查调度,及时发现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并逐一消化。充分运用脱贫攻坚大排查结果,对非贫困村和贫困村排查出的基础设施方面问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建立项目化清单,积极申报资金项目,统筹协调同步推进,补齐完善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短板,推动实面全面小康。
(三)抓好易地搬迁扶贫。一是强化宣传动员,精准落实搬迁对象,确保按时全面完成搬迁任务。二是强化后续服务,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求,做好搬迁群众思想工作,全面落实“一户一人”就业服务,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使搬迁户真正稳定下来。
(四)抓好教育医疗保住房保障。一是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守住保学控辍底线,坚决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因贫辍学。继续推行“绿色通道”,积极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教育资助工作。二是落实贫困人口参合全覆盖,深入推进基层卫生能力提升,实施分级诊疗服务。认真实施专业骨干人才培养,实现全科医生轮岗培训、技术人员学历提升工作;加快乡镇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积极招录和培训一批医护人员,充实基层医疗队伍。三 是打好农村危房歼灭战,确保2020年全面消除农村危房。
(五)抓好问责问效工作。用好“五步工作法”,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履行责任、落实决策不力的严肃处理;对扶贫领域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不严不实等行为的坚决予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