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范文 > 2020年教育局工作总结范文

2020年教育局工作总结范文

| cwl2

2020年教育局工作总结范文

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教育厅的帮助指导下,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系统党建工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一是认真开展十九大精神学习宣讲。先后4次组织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市委教育工委班子成员带头到包保县(区)教育系统、市直学校、帮扶村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18场次,教育关工委“五老”同志到基层学校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21场。二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全年思想政治建设中,并将其纳入“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的主要内容。采取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等方式,认真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的学习贯彻,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贵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开展“回头看”。三是抓好党章的学习贯彻。突出《党章》作为“党内根本大法”的地位,把党章作为党组织和党员日常管理监督的标尺,督促广大党员干部经常性学习党章,重点把握十九大修改和增写的内容。四是加强党建培训。组织召开党务学习培训16场次,邀请青岛市党建工作突出学校三位党组织书记赴安开展辅导讲座,全市教育系统350多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参加培训,有力提升了全市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整体党建工作水平。

(二)以规范化标准化为重点,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一是强化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进一步理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切实抓好各级各类学校党建工作。开展全市教育系统公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摸底排查和调研,深入推进10对省级“公办—民办”党建帮扶示范校工作,加强对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二是提高基层组织生活质量。制定下发《中共XX市委教育工委党建工作制度汇编》,建立全市教育系统基层党支部微信群,明确民主议事决策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学习制度等12个规章制度。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制度。组织召开全市学校党的建设推进部署会议全市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三是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推行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肩挑”。全面开展“万师访万家 师爱暖万生”“师德师风主题月”活动,建立党员教师联系服务师生制度。实施党员名师工程,组织党员承诺践诺,开展党员老教师、教学骨干与年轻教师结对子。组织基层党支部建立微信群,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吸引力。四是规范党员管理。认真实施“双培工程”(把党员培养成教学骨干、把教学骨干培养成党员),2020年市属教育系统共发展党员101名,组织市属学校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进行培训。严格落实党建“七项重点工作”,全面开展党费、失联党员、党员发展调研清查工作。严格落实各项党员管理制度,确保党员组织生活、民主评议等工作落到实处。

(三)以党内活动开展为契机,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一是打造系统党建品牌。组织开展“喜迎十九大、争创新业绩”“做‘四有’好老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喜迎十九大文艺汇演”、“红旗飘飘 引我成长”等活动。召开市直学校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抓好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带关建工作,全面开展核心价值观“三进”“青蓝工程”“四在学校·幸福校园”、家长学校等工作。二是开好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按照省委和市委的统一部署安排,市教育局党组于9月6日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市委教育工委对XX职院、XX电大、市直各学校开展全面督导调研,认真落实巡视整改中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措施清单,逐条销号整改。三是做好党建帮扶工作。深化开展同步驻村帮扶工作,开展帮扶调研12次,局领导走访包保贫困户36人次,协调解决村级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春节和“七一”期间,对长期任职的村干部、困难党员和困难党务工作者进行慰问,发放慰问金14400元。

(四)以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各级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各项任务落实。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报告制度,实现检查年度全覆盖。切实运用好“四种形态”,扎实开展好提醒约谈工作,及时处理干部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二是强化党风廉政教育。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推进会议、警示教育大会。开展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回头看”检查和违规参与“茅台酒”经营排查。着力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开展校级领导干部、学校管理部门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等多个层面培训会议,明确用餐、会议、培训、用车以及费用等相关标准,避免基层单位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因对政策理解偏差导致违规违纪。三是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对涉及教育行政许可项目、干部任用、人事变动、资金管理使用、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人员,探索预防廉政风险的途径,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及时有效预防和消除风险源。深入落实师德师风考核长效机制,做好信访举报问题的处置。

二、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一)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一是完善德育工作体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建立健全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机制。积极开发利用德育校本课程,增强课程育人效果。开展2020年市级三好生、优干、先进班集体评优活动,共评出市级“三好学生”240名,“优秀学生干部”219名,先进班集体96个;配合市文明办开展新时代好少年的评比活动。二是发挥文化涵育作用。与市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成功创建国家级文明校园2所,省级文明校园8所,市级文明校园40所。组织开展好“我的中国梦”“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经典诵读·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开学第一课”“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等系列教育活动。三是强化生命安全教育。突出知行合一,落实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坚持开展“提升学生积极适应能力”主题教育活动。

(二)促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一是启动实施第三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把幼儿园建设作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项目,统一规划,优先建设,2020年,我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1.31%。二是强化对学前教育工作的指导。开展市级示范幼儿园的申报及评估工作。规范民办学前教育办学秩序,开展无证民办园清理整顿工作,全市共清查出无证民办园137所,依规取缔69所。针对全市学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上报市政府。指导市二幼做好省级示范幼儿园复查相关准备。

(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缩小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二是指导各县(区)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学校科学管理,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组织开展春季、秋季专项开学检查,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提出整改要求,进行专门回访。三是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指导各县区将控辍保学工作与教育精准扶贫有机结合,2020年度,全市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为0.03%和0.68%。四是统筹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阳光招生”,坚持“免试、就近、划片、免费”招生工作原则,保障辖区内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拥有一个相对就近的学位。2020年,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9%,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1.25%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02%。五是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移民搬迁子女入学。印发《XX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XX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安市教督〔2020〕6号),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配合推进全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

(四)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发展。一是加快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发展,做好普通高中招生筹备策划,2020年共完成普通高中招生任务18035人,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9.13%。二是推进普通高中集约发展、规模发展,全市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达8所,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优质资源。三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严格执行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引导普通高中学校借助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四是不断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加强新高考改革前瞻性、适应性研究,探索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评价考核、保障机制等实施策略与办法。加强普通高中课程教学管理,做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加强高中教学、高三备考的研究与指导。

(五)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一是继续做好“普职互通”招生工作。组织2020级“普职互通”试点班学生进行统一考试,102名学生经公示后转入普通高中就读。今年全市各中职学校共招收“普职互通”学生1400余人。二是加强职业学校内涵建设。指导各职业学校做好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全市职业学校共获批省级示范专业2个、创新创业教育基地2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名校长工作室1个、职教名师工作室1个、大师工作室1个等。同时做好市级内涵项目建设工作,共评选出市级重点专业4个、数字化校园1所、优秀教学团队4个、精品课程3个、职教名师3名、创新项目1个、立项4个科研项目。三是努力做好中职招生工作。全市共完成中职招(送)生任务18350人,完成精准扶贫招生1039人。四是积极组织开展职业院校师生技能大赛。在省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我市通过省赛选拔的优秀选手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荣获中职组国赛三等奖3个,荣获高职组国赛三等奖2个。

(六)促进民族教育协调发展。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学,进一步丰富民族学校学生文娱生活,科学稳妥推进双语教学,实施能力提升“双百工程”(我市镇宁民中曾凡彩老师、西秀区刘官中学、镇宁民族高级中学入选省“双百工程”培育对象),配合市民宗委在XX民中继续办好普通高中民族班。

(七)扎实推进体育、艺术、卫生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全市校园足球三级联赛、中小学生体艺展演、高中学生交响乐展演等赛事,市民中荣获全省校园足球三级联赛女子组冠军,实现我市校园足球的重大突破。印发《XX市教育系统关于全面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逐步完善校医配备,继续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师生的防控能力。联合市卫生计生委、市疾控中心,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学校传染病(含结核病、手足口病、腮腺炎等各类传染病)防控工作专项督查。与市卫计委联合下发了《XX市教育局 XX市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健康体检工作的通知》(安市教通〔2020〕65号),认真组织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学生进行体检。

(八)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大力补充教师队伍。招聘特岗教师541名,全部补充到乡镇及以下中小学、幼儿园。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325名。为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进行考核督查,开展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活动。三是实施“名优工程”。做好2020年国家教学名师遴选工作,做好贵州省第三批省级乡村名师、贵州省第三批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本研修示范学校、贵州省第十四批特级教师推选工作,做好市级名师工作室、市级校本研修示范校启动工作,开展“名优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活动。我市共有6所学校获评第三批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本研修示范学校;28名教师获评省级乡村名师,2名教师获评乡村教育家培养对象;13名教师获评贵州省第十四批特级教师。四是推进“国培”“省培”和市级培训。我市3858名教师参加了“国培计划”边远农村校长助力工程等90余项培训,遴选210名教师参加2020“省培”“四有”“三者”好老师专题培训。相继举办XX市“十三五”第一批市级 “教坛新秀”培训班,XX市2020年教育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乡村教师培训班,XX市“十三五”第一批市级教学名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名班主任培训班,XX市2020年双语教师培训班,以及XX市2020年教师朗诵培训班,培训总人数700余人。五是继续实施“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共组建44个市级学科工作坊,指定132名工作坊坊主,全市23951名教师报名参训。六是开展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广阅读、强素质、促发展”读书活动。邀请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民盟贵州省委原主委、省文联原主席、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长顾久先生作了《回归教育的初心》专题讲座。举办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广阅读、强素质、促发展”读书活动读后感评选活动。结合第21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举办2020年XX市“十三五”“广阅读、强素质、促发展”教师读书活动名篇名段诵读大赛。

(九)加强安全教育管理,突出中小学生法治精神培育。一是将防“六灾一渗透一恐暴”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安全教育,深化学校应急疏散演练,提高中小学生应急反应和自救能力。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安全知识培训36次。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六个一”活动,不断完善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二是把安全教育融入课堂。通过开学第一课、放学前一分钟、网络竞赛、专题班会课等形式,把安全教育深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构建学校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三是印发《XX市2020年学校安全知识应知应会卡》(春夏篇、秋冬篇)共100万份,要求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及家长认真阅读学习,并签字回执存档,印发《XX市教育局安全工作资料汇编》2500份分发到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四是突出抓好中小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用法治思维构建安全法治校园环境。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均完成章程建设并进行备案,推进依法治校取得重大进展。

(十)抓好各类教育工程项目建设。2020年我市纳入常规管理的新建、续建各类教育工程项目362个,项目单体571个,总建设面积137.78万平方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9亿元,超额完成任务14.3%。2020年全市教育类省级重大工程项目15个,其中,西秀区2个,开发区3个,镇宁2个,平坝1个,紫云2个,普定2个,市级3个。计划建设面积2796635.99平方米,计划投入资金2164472万元。镇宁第二实验学校等省级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十一)推进教育信息化、实验设备融合应用。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班班通”学科融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对全市200名中小学省(市)级名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进行培训。做好2020年贵州移动“和校园”杯教师技能大赛评、晒课统筹工作,全市教学优质课荣获省级一等奖9名,占全省获奖比率43%;二等奖14名,占全省获奖比率43%;三等奖30名,占全省获奖比率30%;教育教学优质课件荣获省级一等奖3名,占全省获奖比率15%;二等奖8名,占全省获奖比率29%;三等奖21名,占全省获奖比率20%;获奖比率在全省排名第一,荣获最佳组织奖。组织全市教师参加贵州省第六届中小学教师实验教学技能创新大赛,荣获省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组织全市教师参加贵州省中小学“微课”评课活动,全市上传11926件参赛作品,在全省排名第一,荣获省级一等奖113名,二等奖275名,三等奖513名,优秀奖552名。做好全市2020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晒课统筹工作,全市教师晒课7113节,保质保量推送208节,市级“优课”参加上一级评选,获教育部优课24节,获奖比率12%、省教育厅优课127节,获奖比率达61%。

(十二)认真组织实施教育招生考试。一是切实推进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大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工作力度,提高通过分类考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人数和比例。顺利组织实施高考工作,2020年我市高考考生报名总数23165人,其中普通高中考生18847人,“中职单报高职”考生2938人,“专升本”考试考生1380人。全市共录取专科以上考生16542人,其中本科7969人(一本1985人),本科录取率42.28%,专科录取8573人,专科录取率45.49%,专科以上录取率87.77%。同时,继续推进实施国家面向贫困、农村和民族地区招生的专项计划,完成3633名考生专项计划资格审查工作,录取国家专项计划266人,地方专项36人。二是稳步推进中考改革。平稳组织实施全市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2020年XX市中考考生报名总数25948人,全市共设8个考区20个考点875个考场。开发XX市中考网上录取系统,推进高中录取网络化工作。继续清理和规范中考加分项目,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增设中考体育考试考点,方便考生就近参加体育测试。三是综合治理考试环境,联合公安、工商、城管、网监等部门,开展好考试环境治理四个专项行动,确保考试安全,实现“平安高考”“平安中考”目标。

(十三)语言文字工作。2020年5月10日至11日,我市抽调国家级、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组成市语委验收组,省语委办朱琴主任等四位专家作为观察员,分别对紫云自治县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和公共设施四个重点领域单位和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申报学校,共13个单位和部门进行了国家三类城市紫云自治县语言文字规范化创建暨督导评估验收。紫云自治县顺利通过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创建暨督导评估验收,4所学校获评贵州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截止目前,我市已全部完成所有国家二、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创建工作,是继六盘水之后贵州省第二个完成此项验收的市州。

三、以教育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为抓手,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扎实抓好教育精准脱贫。一是认真抓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设立“绿色通道”,对贫困学生免费入学,投入教育精准扶贫资金6249.97万元,对23136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精准资助,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投入资金4421.71万元,在全市546所符合资助条件的幼儿园全面实施农村学前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龄前儿童69651名。二是配合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秋季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安置点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入园)保障工作的通知》(安市教办〔2020〕132号)等文件,全面安排部署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安置点教育配套设施建设及入学(入园)保障工作。结合各县(区)城镇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学校发展趋势等各方因素,统筹区域内校点布局,科学合理调整优化安置区学校、幼儿园布局规划,满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就地就近接受良好教育需求。三是大力推进“校农结合”。制定《XX市教育扶贫与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推广“学校+公司+合作社+农户”扶贫新模式,学校采购农产品涉及318 个本市农场、生产企业、合作社或基地,全市1046个学校食堂累计采购农产品近3.8万吨,购买资金达3.05亿元,通过精准对接,学校食堂向贫困地区、贫困户采购农产品占采购总量的比例达61%(省要求40%以上)带动13540名建档立卡贫困农户脱贫,助推产业扶贫。

(二)扎实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2020年5月8日,《中共XX市委 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安市发〔2020〕3号)正式印发,市教育局迅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部署,对各项教育改革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确保政策落地落实。一是加快推进多元主体混合体制办学改革,全市民办优质教育资源实现重大突破。开发区大洋公学、XX阳光未来国际学校、XX北大培文等一批民办(混合所有制)学校相继开工建设或开学招生。二是推进特殊教育改革。推动出台《XX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安府办函〔2020〕33号),为全市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有力保障。通过举行全市特殊教育集团化办学校际交流活动暨特殊教育分会换届选举活动,进一步加强各校之间交流合作。三是积极推动办学模式改革。西秀区在铁路学校施行“两自一包”,通过“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的模式,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升。

(三)实现全市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强化安排部署,狠抓过程督查,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的统筹。2020年11月26日至30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室对我市西秀区、镇宁自治县、关岭自治县和紫云自治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开展评估认定工作;12月1日,在贵阳召开反馈会,认定我市相关县(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达到国家标准。至此,我市所有县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均顺利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到2020年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任务。

(四)继续加强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与青岛市教育局签署《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教育扶贫协作框架协议》。青岛教育系统在建立“手拉手”结对帮扶、校长挂职锻炼、职业教育发展、骨干教师培训、教育信息化和校舍建设等方面将给予我市更大帮助。目前,两地建立“手拉手”结对帮扶关系的学校数已增至190余所。青岛市、区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累计投入XX校舍建设资金达4120万元;青岛各界累计援助XX教育扶贫项目45个,涉及资金达4300万元。启动“XX市乡村学校爱心帮扶工程”,选派303名校长、168名骨干教师赴青开展跟岗培训。选送48名中职学校师生到青岛优质职业院校进行省级和全国技能大赛赛前培训。推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协同青岛有关企业与XX职院签署校企合作三方协议,与紫云自治县签署帮扶协议。“青岛大学附属黄果树民族中学”正式挂牌成立。关岭民中与青岛实验高级中学举行联谊社会实践活动,两地共计1450余名师生参与活动。青岛崂山区学校教师到普定县与普定县三中、普定县五小、普定县幼儿园开展“结对子”帮扶活动等。

4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