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进校园活动总结

| 秋腾

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还可以邀请国内外文化名人和优秀的文艺团队,为学生们带来不同的文艺体验和思想引领,阔住学生们的视野,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进校园活动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进校园活动总结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进校园活动总结(篇1)

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青岛校园文化建设一直要做的事情,必须做好这些细节。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环境、学校传统、学校精神、校园制度和文化活动的总称,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活动文化。校园文化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增强学校教育的感染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发挥这些功能,要求校园文化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孔融让梨。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指反映民族精神内涵和文化风貌,对民族历史起积极作用,促进历史发展的思想文化和观念形式的总称。

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与之相对应的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传统。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学校教育效率的重要保证,也为校园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发展动力。

墨水-记录文化。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全体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中,主体的主动性得到调动,校园文化才能得到创新和发展。因此,必须努力提高校园主体的人文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人文文化积淀丰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几千年文明的智慧,包括反映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观,如自强不息、崇尚和谐、重义轻利等。

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可以在传承和弘扬中创造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增强学校的人文底蕴;在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引导校园主体注重个人道德和品行的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积极健康的校园主流文化,为校园主体提供精神支持和精神安慰。

荥阳四中校园文化建设。

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开设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系统地对中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纳入教学大纲,开设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系统有针对性地教育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倡导和鼓励学生组成各种兴趣小组,学习国学名著,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精心组织活动,让广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的影响下升华思想。

精心设计和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如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一系列弘扬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充分利用节日和纪念日,深入开展---,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的主旋律;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画比赛、歌舞比赛,让学生感受经典。

启迪人生。

(三)校领导高度重视,营造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从制度上重视,开展“书香校园工程”,从学习传统文化入手,构建“德育特色学院”。从措施上重视,真正从根本上净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道德色彩浓重的校园文化氛围,消除低俗文化,抑制垃圾文化的传播;在校园设施建设上,布置具有丰富传统文化内涵的雕塑、书画等文化作品,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教学楼等都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有机统一。

置身于这样的校园文化中,师生员工很容易实现耳濡目染,促进主体人文意识的养成,提升主体平等向善、独立自信的人文情怀。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发挥其对学校人文底蕴的形成、对主体人文意识养成和主体性调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进校园活动总结(篇2)

为了富厚实践运动,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匆匆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尽力让他们成为故国合格的扶植者和接班人,我抉择重点环抱传统文化中的“仁”、“信”、“礼”、“孝”、“廉”五方面内容,在学生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宣教运动,现将如下:

1.继承深入贯彻落实《门生规》的学习、践行运动

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班级开展《门生规》的背诵运动。6月份举行了《门生规》背诵大赛,抽查的学生背诵流利,收到较好的后果。同时,进行了《门生规》的践行运动,“给父母洗一次脚”、“为父母沏茶”等践行运动让孩子们懂得了行孝的美德。召开了《门生规》诵读班会,举行了《门生规》背诵比赛,一系列运动强化了《门生规》的学习后果。

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运动

每天早自习班主任支配学生进行20分钟的诵读经典运动;每周开设一节诵读课(班主任自行支配);每月支配一次诵读为主题的班会(少先队兼顾支配),通过这样系列的诵读运动,让学生们在诵读中感想感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博识,从而培养学生酷爱故国优秀文化的优秀品质。

除此之外,应用多媒体设备,应用主会场的直播,进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讲座,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氛,从而建立好勤学习的志向。

3.推行孝信雅行的教导运动

应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导运动和道德体验运动,凸显教导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让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促进其爱故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感情。应用“三八”、母亲节、等节日开展“感德父母 践行孝心”的实践运动;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感德先生”、“感德社会”、“关爱长辈”的教导运动。一系列运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会感德师长,孝敬父母,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德、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不雅、代价不雅。

组织学生不雅看了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对全班学生提出了文明礼仪方面的要求,让学生明白了文明礼仪的紧张性,培养了学生优越的行为习惯。班队会以发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导引向学生家庭,并普遍开展“争做诚信少年”系列运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

4.积极开展特长教导,推进艺术素养培育工程

我校本着积极成长学生特长为原则,坚持特长教导运动。特长教导运动在领导班子的高度看重下,精选特长教师,给学生创造展示特长的机会,让学生可以或许学有所长,德识长进,匆匆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5.从班级的实际出发,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气氛

完善班级图书角,应用板报、橱窗鼓吹、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气氛。同学们畅游在书的海洋,吸取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总之,我班在学校领导的高度看重下,兼顾支配,从学生的必要出发,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载体,积极为学生创建优越的学习情况,以富厚的实践运动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匆匆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尽力让他们成为故国合格的扶植者和接班人。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进校园活动总结(篇3)

民族民间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素质教育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而且还较好地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现将我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文化就是一片土壤,学校一旦开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它的每一个成员就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健康成长,构建和谐校园,建设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地方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根据赫章县民宗局文件精神指示,结合我乡及我校实际,决定组织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

二、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基本情况

我校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自20__秋季开始启动,我校根据当地民族的民俗民风特色,因地制宜地探索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教学项目,初步取得一些成绩。 1、民族舞蹈比赛

(1)结合本校实际认真制定文艺活动实施方案,做好活动所需的各种表册,做好活动相应各种筹备工作,安排文艺表演队训练节目,使文艺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2)初步选定一些比较优秀的舞蹈节目。如《七月火把节》、《铃铛舞》、《阿西里西》。

2、民族音乐开展情况

(1)学校邀请校外辅导人员一名,辅导我校师生民族音乐。

(2)学校组织教师和部分学生利用周末,到村寨走访民间山歌爱好者,了解山歌调式的特点等。

3、美工组

学校组织美术老师利用兴趣班对学生进行辅导。学校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小组成员到彝族居住村寨走访当地妇女,了解彝族服饰制作、民间刺绣、民间剪纸等技艺。

本学期是民族教育开展的第一学期,所做的事都在不断摸索中进行,在各项工作开展中,工作执行力度不到位。例如各种资料未能得到完善,有些制度未制定,导致部分工作不能得到较好的开展。本学期未能完善的资料、制度等有待下学期不断完善,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激励全体教师参加民特工作的积极性,使民族教育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是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需要。通过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从小培养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逐渐把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

传承由自然引向自觉,由家庭引向学校,由分散引向集中,进一步拓展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渠道。各校领导班子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后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并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

2、自编乡土教材,制定教学方案,纳入学校校本课程教学规划有序推进。我校由音、体、美教师组织成课题小组,整理编写了当地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校本教材,纳入学校教学课程规划,并根据学生年龄、性别、爱好等不同进行普及培训和举办兴趣班加强培训。如花灯调《新场是个好地方》已达到全校普及,寄宿制中把学习民族文化纳入教学课程,并有计划、有主题地举办“民族文化节”等活动。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民族文化,并对学校开设民族文化课表示支持。

3、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生动形象的认识,学校还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授课,为学生表演、介绍布依山歌和舞蹈。

4、进一步挖掘教材,丰富乡土教材内容。学校根据“花灯调”的基本调子,自编了《新场民族文化节》、《新场寄宿生活》、《迎宾歌》、《敬酒歌》、《采茶歌》等民族歌曲,现已安排每周2—3地方课,对学生进行教学,力争让花灯调更深一层地进入课堂、返回民间。近期,我校在美育组的编排下已把《赛过北京城》、《采茶歌》及《新场是个好地方》三首歌曲配上了舞蹈。

5、寻找载体,举办活动,展示教学成果,进一步促进教学相长。我校广泛组织开展民族文化和体育竞技比赛活动,不断充实和改进教学内容,使活动更有观赏性、更具教育功能。如镇宁自治县在县民宗局

大力支持和协助下,20__年--20__年在新场片区隆重举办了两届学生冬季民族体育运动会。20__年12月18日举办了“民族文化节”文艺汇演。文艺汇演上同学们不畏严寒,身着盛装,载歌载舞。舞蹈《苗岭连北京》、《可爱的蓝精灵》、歌曲表演《感恩的心》等,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也吸引了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民群众。几届文化节上,还展出了许多学生的刺绣作品和书画作品。民族舞蹈花灯调“赛过北京城”、“采茶舞”等舞蹈,乐观向上,纯朴感人,它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种团结求实、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

6、及时总结,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对每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都及时进行汇报、自我评估,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总结,以利再战。对出现的失误,及时纠正,特别是对于教材的编写,坚持既传承发扬,又不偏离方向的原则,保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顺利前进。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由于我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平衡,对民族民间文化正处于挖掘状态,在教学上也在不断探索教法,今后将更加努力作好此项工作。

2、经费不足,乐器少,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缺乏民族服装,学生在表演时,氛围不够。

五、进一步做好传承民族文化工作

1、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和学生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全民意识。

2、各组要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组织全体教师编写民族文化教育课所需教材。

3、加大经费投入。将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为相关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确保工作的持久性。

4、加大对民族文化教师的培训,保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定期邀请民间艺人对教师进行培训,充实我校民族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定期对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估,举办一定形式的展示活动进行经验交流,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5、加快教育改革步伐,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制约,把民族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为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提供一定的时间、空间。从经费、教材、师资等方面,为民族文化教育创造必要条件。

6、建立长效管理机构,加强队伍建设,构建一支强壮的专业教师队伍。建立长效管理机构和培训机制。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强大工作力量,建立一支高素质、具有实干精神的专业队伍。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进校园活动总结(篇4)

一、指导思想

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晶,集中反映了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族经验。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来自于时代、民族、国家以及整个人类进步发展的深刻关心与思考,承载和传递着民族的血液和精髓,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今后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要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武术等课程,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基于以上认识,着眼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人文素质教育,努力加强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的特长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多方面渗透熏陶的原则,采取结合各科教学、融入少先队活动、链接闲暇教育等方式积极开展古诗文诵读、传统美德和礼仪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画、书法、舞蹈、民族乐器和古乐欣赏等活动。学校充分认识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的重要意义,以此提升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二、我们的思考

1、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当今中国的青少年,他们生在和平年代,长在太平盛世,

没有经历战争、动乱、饥荒和瘟疫等艰难困苦,在阳光雨露中成长。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进入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东西文化剧烈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上物欲横流,这一切都构成了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背景,使得部分青少年丧失比较和鉴别能力,极易迷失方向。如何有效地教育好孩子,是我们面临着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树德立志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教育核心问题,是教育工作者长期的奋斗目标。国家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西方国家早就瞄上了中国的人才资源,他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不惜重金,抢挖我们的精英人才。西方精神文化产品的进入,实际上就是文化渗透,用他们的价值观来影响我们的青少年。在这场关系国运兴衰的斗争中,我们并非束手无策,我们除了要继续坚持用各种常规思想教育手段外,还必须拿起得天独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武器,不懈地教化和熏陶我们的后代。

2、丰富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连绵五千年,积累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的博大精深早已令世界折服。今天它仍在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也为世界各国所借鉴,这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是绝无仅有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明领先世界数千年,这是不争的事实,更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唐诗、宋词和元曲,它还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等所有的社会领域。

它教给人们道德伦理、风俗礼仪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从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化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铸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朴实无华、明礼守信、热爱和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秉性。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它也是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面对如此无价的民族瑰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充分发掘它来教化子孙,塑造新时代龙的传人。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也得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三、目标与内容

目标:1、传承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明;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表现形式;

3、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有关的传统文化;

4、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性。

内容:1、中国书法艺术

2、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国画)

5、中国民族服装化

8、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唐诗、宋词)

9、中国民族音乐(含民族器乐)

四、我们的设想与做法

(一)设想:针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的需要,除思想品德课外,

我们觉得还应对语文等课程、教材做相应的改革和调整,突出重点,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教学形式应力求生动活泼,注意实效。可精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题材的专题视听资料(或反映有关中国历代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或展现祖国壮美山河、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资料)加以编辑整理,形成系列教材,有计划地纳入德育课堂。此外,学校要利用各种形式,有目的地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认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小学生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让我们的学生做一个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

(二)做法:

1、结合课程改革,开设拓展课与探究课,开发校本课程。

2、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如学校文化布置、举行中国传统文化节(书画展、唐诗宋词吟颂比赛、民族音乐表演等)

3、组建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由班主任、语文教师、品德与社会课教师、音乐美术、拓展课探究课教师组成。通过校本培训等多种途径培训教师。

4、通过《学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进校园活动总结(篇5)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构建符合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元素;构建形式新颖的文化传播途径,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协同作用;开设传统文化课,提高新疆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涵养;加强五个认同教育,增强文化认同意识。

关键字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融入路径;职业院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建设,同时也非常重视民族文化自信的培养和文化意识的增强。20--年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特别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始终贯穿国民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基础,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新疆高职院校要立足区域实际,探索符合自身办学特点的发展道路,从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中汲取营养,注重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增强各族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校园文化元素不符合办学特色。

在参观新疆七所有代表性的职业院校时,我发现虽然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校园景观建筑、宣传口号等显性文化宣传元素,但一些校园文化元素不符合办学特色。这七所高校以新疆为基础,在交通、农业、建筑、轻工纺织等方面培养高级技工。这些学校要找到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匹配的点,突出办学特色。但是当被问及你所在的学校是否有符合办学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景观设计布局时,1354名调查人员中有22.08%的受访者表示,没有符合办学特色的景观建筑。当再次问到你对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满意吗?14.18%的受访者对此表示不满或非常不满。当被问及你所在的学校是否有符合自己办学特点的校园口号时,12.63%的受访者表示没有符合办学特点的口号。

与本科院校相比,新疆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财政支持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弱势。这些因素也导致各大高职院校重视职责,忽视学校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形式陈旧。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形式过于单一,大多数学校以社区活动或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形式传播。当被问及你所在的学校举办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进入校园时,许多学校举办的诗歌朗诵比赛最多,其次是书画比赛和传统节日的宣传。当被问及你所在的学校以什么形式进行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时,最常见的宣传形式有三种形式:黑板报、宣传口号、海报、社区活动。这类宣传手段属于传统的宣传手法,形式不够新颖,不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部分学生自身传统文化底蕴薄弱;

学校只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关键是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但目前新疆高职院校学生以本地学生为主,大部分专科生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不足,短时间内很难提高文化涵养。当被问及你认为下列文化中什么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时,少数学生表示,纳妾、缠足、重男轻女等陋习应该继承。当被问及你对封建传统习俗(如裹脚、算卦、看风水、丧葬、烧纸钱等陋习)的态度时,38.63%的受访者表示是优秀的文化遗产,应该继承,6.57%的受访者表示无所谓。当被问及你通常在图书馆借那种书时,56.57%的学生说他们在图书馆借专业相关的书,对其他书不感兴趣。通过调查发现,新疆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涵养不足,文化识别能力薄弱,无法有效区分传统文化的质量,更谈不上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少数学生的文化认同度较低;

新疆高职院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各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更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础。但问卷结果显示,9.67%的学生更认同欧美文化,87.22%的学生认同中国文化,3.11%的学生认同伊斯兰文化,仍存在少数学生文化认同低的问题。当被问及是否有71.94%的学生表示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哈萨克族的《萨里海与萨曼》、蒙古族的《江格尔》等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是否与中国文化有关时,71.94%的学生表示有关系,28.07%的学生模棱两可或不清楚是否有关系。当被问及你是否愿意继承传统技能(如京剧、达瓦孜、武术、刺绣等)时。),59.68%的学生积极表示愿意继承,38.26%的学生表示有兴趣了解,但仍有2.07%的学生表示不愿意继承传统技能。问卷结果表明,新疆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文化意识薄弱,文化认同度低,是提高各民族学生文化素养、提高文化自信心亟待解决的问题。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根本原因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新疆高职院校学生五个认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第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导向,构建符合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元素。

新疆高职院校要继续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仁、诚信、正义、和谐等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风建设各族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建设美丽和谐的新疆做出积极贡献。

构建符合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元素,注重校园实体建筑及相关景观的建设。一方面,新疆高职院校可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的实体建筑如重新命名教学楼,取符合办学特色的名字。将符合办学特色的景观雕塑设置在主校区中央,具有深刻的意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校园宣传栏、黑板报纸、教学楼走廊、宿舍等实体媒体,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根据每次活动的不同主题悬挂不同的文化元素,达到及时教育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文化底蕴深厚的生活环境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强自信心。

构建形式新颖的文化传播途径,发挥主流媒体的协同作用。

新疆高职院校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存在形式过于陈旧、吸引力不足的问题。过去,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如今,新疆职业学院已经成为00后的世界,我们应该因时因地而异,采取符合教育主体特点的传播方式。在传统传播方式的基础上,学校可以通过各大短视频平台、创办学校的关伟、建立微信群等方式进行传统文化宣传,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比如举办五千年文明我传承校园微视频大赛,关伟实时传播和弘扬正能量,经常通过学校微信平台讨论传统文化。通过更新颖、更鼓励的传播方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更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形式融入校园文化。

3.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提高新疆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

新疆职业院校多为本地学生,学生来源相对单一。有些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太了解,甚至少数学生分不清什么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什么是糟粕。学生自身知识水平有限,文化素养相对较低。所以职业院校不能局限于专业课的教学。在教授专业课的同时,要深入挖掘可追溯性,加入专业课的文化渊源。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教授专业技能,还要起到思想政治教师的作用,实现思想政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结合。新疆高职院校可以开设诗歌鉴赏、书画鉴赏、历史典故等相关难度不大、易于理解的选修课。在丰富课程体系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做一个有德有才的人。

加强五个认同教育,增强文化认同意识;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回答我们是谁?问题。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仍存在少数学生文化认可度低的问题。新疆高职院校要不遗余力地加强各民族大学生的五个认可教育,坚持以五个认可教育为长期工作,用真情实意感动人,用真理说服人,向学生讲述热爱祖国、弘扬中华文化、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支持军队、爱人民的生动案例。比如可以就近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非遗传传承人等校外活动,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联动,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认同意识。

33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