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涝后如何防范传染病

| 云霞

 相信都知道吧!每年夏秋季节正好是我国雨水比较多的时候,尤其是南方暴雨天气非常频繁。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暴雨洪涝后如何防范传染病,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暴雨洪涝后如何防范传染病

暴雨洪涝后如何防范传染病

水灾后,受灾区域首先要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最高发的是皮肤病。胃肠道疾病:饮食不洁或食用被感染的禽畜、饮用被污染的水等都会导致胃肠道疾病,出现排便不成形、腹痛、呕吐,甚至有发热症状。周围人群如果无法做到消化道隔离,即接触患者时穿隔离衣、换鞋及手清洗消毒;患者粪便及排泄物严格消毒,日用品、餐具、便器等定期消毒,地面洒消毒液;室内防杀苍蝇和蟑螂等,被感染的风险极大。

淹死、病死、污水浸泡过的禽畜不能食用,应掩埋或焚烧。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食物要煮熟,不吃不干净和变质的食物。注意环境卫生,经常清扫,粪便和垃圾定时清理(掩埋或焚烧),消灭蚊蝇孳生场所。

皮肤病: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长时间浸泡在洪水中,加之气候温暖湿润,细菌滋生,蚊虫肆虐,卫生条件差,皮肤瘙痒、红疹、水疱,局部感染和溃疡等情形多发,因此洪灾过后应谨防皮肤病。

预防皮肤病,应尽量减少手足在水中浸泡的时间,涉水时,尽可能穿防水长筒靴。蹚过洪水后,一定要及时清洗涉水部位,避免感染真菌,双手、双脚都要冲洗干净后擦干,保持皮肤干净、干燥和卫生。及时更换干净的内衣、鞋袜。若有条件,可使用蚊帐,户外作业时穿戴好防护衣帽,避免蚊虫叮咬。

暴雨是怎么形成的?

暴雨形成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般从宏观物理条件来说,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大量的水汽是如何上升到高空变冷而凝结成雨滴的呢?三种情况,可以使水汽上升。一种是对流性降水,另一种是锋面性降水,第三种是地形性降水。

蓝色预警——暴雨来临时,最好待在屋里,远离窗户;在室外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及接打手机,以防雷击。黄色预警——尽量避免车辆在积水中行驶;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暴雨可能已经或即将导致江河湖泊水位上涨、地面交通中断、输电线路中断等灾害;应立即寻找安全建筑回避,等待降雨停止。

什么情况下才会发暴雨预警

气象学上,以雨量为判断标准当某一地区的累积降雨量,满足1小时16毫米以上或12小时30毫米以上或24小时50毫米以上时,才能称之为暴雨。达到上述标准,按照雨量大小又可进一步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三个等级。如果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累积降雨量就已经达到上述水平,气象部门就会根据达标的时间长短及雨量大小,从低到高,相应地发布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暴雨预警信号。

暴雨季要注意什么?

1.如果不得已要涉水,涉水前在双腿涂上防水油膏,尤其是趾间。

2.如果皮肤本来就有破口,先在破口处涂上抗菌药膏,有可能的话穿上高筒雨靴或套上厚实的塑料袋,切忌光脚涉水。

3.涉水的鞋子洗干净之前,尽量不要再穿了。

4.外出归家后,最好仔细冲刷双脚(最好用温水),再用干净的毛巾抹干,保持双脚干爽。如有需要,可用12.5%的明矾加3%的盐水配置成溶液浸泡双小腿2~3分钟,再用清洁水洗净晾干;或者用适量医用酒精擦洗消毒。

5.如在涉水之后出现红斑、水疱、瘙痒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尤其是本来就有足癣或其他皮肤病的患者,不能凭经验用药。

6.有灰指甲、脚气、脚上有破口的人,更应注意保持足部卫生。

7.寒从脚下起。大家在雨天出门前,最好在包里准备一双更保暖的鞋子以及棉袜。脚部淋湿后,可在第一时间用纸巾或者毛巾将脚擦干,换上干爽的鞋袜以保暖。

 暴雨天如何科学避险

户外:

1、在户外遇到雷电时,不要让自己的身体比周围其他事物高,也不宜快骑自行车或在雨中狂奔。

2、如果雷电已来到头顶,在附近低洼处蹲下,注意双腿并拢,背要平,头要低下。

3、如果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

4、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件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户内:

1、打雷时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2、关闭家中电器开关、关闭且远离门窗、水管等。

4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