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在每年公历的1月5日或6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85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4年小寒具体是几点几分(出炉),欢迎大家来阅读。
2024年1月6日小寒是4点49分09秒,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大陆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雁北乡: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鹊始巢: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
雉雊:雉在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吃羊肉
民间传说“小寒吃羊肉,大寒吃萝卜”,小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而羊肉也是小寒节气中的一种流行的传统食物。羊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吃起来不但不会上火,还可以暖暖地过个冬天。
吃腊八粥
因为腊八节的时间点都在小寒到大寒之间,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在小寒这一天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的食材很多,像北方的腊八粥有黄米、红米、白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枣泥等,和水煮,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红糖、白糖、葡萄干点缀。
吃黄芽菜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吃羊肉:补肾助阳
羊肉是冬季餐桌上的常见菜,在小寒节气适宜多进补。羊肉属热性,有补肾助阳的作用,羊肉还能缓解腰膝酸软的症状。在寒冷冬季,吃上一顿羊肉,无疑是一大乐事。
吃牛肉:补脾益胃
牛肉可补脾益胃、补气养血、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牛肉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很适合肥胖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患者食用。
吃鱼肉:补益筋骨
鱼肉可温养阳气、补益筋骨,其中以鲈鱼的价值最大。《本草纲目》记载:“味甘平,入肝脾肾经,有补五脏,益筋骨,治水气,多食宜人,曝干甚香,益肝肾,安胎补中。
吃鸭肉:温补虚劳
鸭肉补虚滋阴、利尿消肿、养胃生津,鸭肉适合体内有热易上火的人食用;低热、体弱、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和水肿者食之更佳。
1、外出穿戴好
天气越来越寒冷了,我们在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全面“武装”好。“外出穿戴好”不仅仅要求我们穿好羽绒服或者是棉袄,同时也要戴好帽子和口罩。很多爱美女性在寒冷的冬季只要风度不要温度,最后受伤的只能是自己的身体。
很多人在外出的时候都有戴手套的习惯,其实在小寒时节出门的时候还一定要戴好帽子。因为我们的头部和整个身体的热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民间,就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这样的说法。如果我们出门不戴帽子的话,即使全身穿得很暖和,身体的热气也会很快地从头部散去,因此小寒时节出门一定要记得戴帽子。
除此之外,很多人喜欢在早上洗头,头发还没干就出门了。很多人觉得外面寒风吹干头发比电吹风的效果好多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头发还没干就出门或者是睡觉,我们的身体就会积累寒气,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生病。
2、睡前泡脚
俗话说得好,寒从脚下生,我们在小寒时节要注意御寒保暖,尤其是脚部的保暖。双脚又被人们称为“第二个心脏”,因为双脚跟我们全身的健康息息相关。如果我们保护好足部的话,就可以增强五脏六腑的功能,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抵御寒冷。
要想做好足部的保暖工作,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然后用力揉搓足心,也可以用力按揉脚底的涌泉穴。我们可以在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热水最好要淹没脚面。坚持每天睡前泡脚,不仅可以御寒保暖,又能促进我们的睡眠,延缓身体衰老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