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兴趣而读书,而不是为考试
现在我们总是喜欢把考试强调的太过重要,学生把前途都寄托在考试中,老师觉得要对学生负责,所以一上课老师不敢多寒暄,往往没几句"家常"就直奔主题,接着便是一大串拗口的外国人的名字和写在黑板上像铁丝网一样密密麻麻的方程,让人头晕目眩。
一节课下来,或许有的同学早已在睡梦中度过了半节课,有的随着盼望已久的下课铃声的响起而应声睡着了。
课堂里到底有多少学生在认真听课?一个学生一个学期会认真听几节课?每节课会认真听几分钟?我们学的物理学到底有什么用?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物理研究的对象也是不断更新,探索的规律也是越来越复杂,对于基础较差或是智力不够发达的同学来说当然是越来越吃不消了,真的是他们的能力不行吗?
纵观历史上众多的物理学家,他们哪个不是对自己的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他们的条件都是很艰苦的,但他们都是苦中作乐,始终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甚至有些人早年的时候被说成不是学物理的料,如爱因斯坦、德布罗意等等,他们都凭着自己的极大的兴趣和毅力最后取得成功的。
我们不能总把科学想得高深莫测,认为课堂上涵盖得越多就越好,哪怕自己其实只是在照搬照抄。
在美国科学的精神中。
有一点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想得越简单越好,一来自己要轻松得多,大家有问有答,老师也如鱼得水,学生妙语连珠,学生老师彼此汤姆、彼德地称兄道弟,即使是荒诞不经的问题,老师也能借机引伸一番。
把简单的问题引经据点的复杂化、神秘化其实就是影响我们对物
理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学习的前一次课,如果我们能找一些问题主动去思考,我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仅看课本,还必须去图书馆看许多资料,结果会是遇到更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上课时特别认真仔细地去听老师讲和同学的积极发言,我认为这样的学习才是最好的!
2. 多思多问,不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学习物理关键在于多思考,搞清楚其中的原理。
学习物理不是简单的套用公式,进行数字推导;物理重要的是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要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清楚弄清本质,明白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明白物理公式定理、定律在什么条件下应用,而不能简单地以做习题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和理解,如果概念不清做题不仅费时间费精力
一、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该实验,通过记录所挂钩码与弹簧伸长量的数据,从而得到F-x图像,从图像得到二者的关系,从而得出胡克定律。
注意事项:
(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过度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稍大一些,从而使坐标系上描的点稍稀些,这样作出的图线更精确;
(3)注意图像里的X是形变量还是弹簧长度。
(4)作图象时,不要连成“折线”,而应尽量让坐标点落在直线上或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
二、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原理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与另外一个力F’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看F1、F2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与F’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否相等。
注意事项
(1)位置不变:每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O的位置一定要相同。
(2)角度合适:两个弹簧测力计勾住细绳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大也不易太小,以60°-120°为宜。
(3)在合力不超出量程及在橡皮条弹性限度内形变应尽量大一些,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
(4)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
三、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原理
(1)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用托盘和砝码的重力充当)的关系;
(2)保持合外力(托盘和砝码的重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小车质量的关系。
(3)作出a-F图像和a-1/m图像,确定其关系。
注意事项
(1)要顺利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处理纸带)、天平(测小车质量)。
(2)平衡摩擦力:将木板固定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先接通电源,轻推小车,若在纸带上打出的点的间隔基本上均匀,就表明平衡了摩擦力,否则必须重新调整木板的高度,并且注意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桶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即不要给小车加任何牵引力。
(3)沙桶质量M>>小车质量m。
(4)在数据处理中作a-1/m图象而不是作a-m图象来分析实验结果
例:某同学分别研究了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并得到了下列图线,请分析图线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原因?
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含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4-6v交流电,电火花220v交流电,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电源频率是50Hz)。
2.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如(其中T=5×0.02s=0.1s)
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1)利用上图中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如
(2)用“逐差法”求加速度:(T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
(3)用v-t图法:即先根据;求出打第n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再求出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如图的v-t图线,图线的斜率即加速度。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1.纸带打完后及时断开电源。
2.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以能在纸带上长约50cm的范围内清楚地取7~8个计数点为宜。
3.应区别计时器打出的轨迹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通常每隔4个轨迹点选1个计数点,选取的记数点不少于6个(即每隔5个时间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是为求加速度时便于计算。
4.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可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所取的计数点要能保证至少有两位有效数字
5.平行:纸带和细绳要和木板平行.
6.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7.电压若增大,打点更清晰;频率若增加,打点周期更短;
8.若打出短线,增加振针与复写纸的距离;9.若初速度为0,则选1,2点距离为2mm为宜;
1.熟悉实验装置,掌握实验条件。
该实验装置由f-h管、恒温加热电炉及f-h实验装置构成,其装置结构如下图所示:
f-v管中有足够的液态汞,保证在使用温度范围内管内汞蒸气总处于饱和状态。
一般温度在100 ºc至250 ºc。
并且由于hg对温度的灵敏度高,所以温度要调好,不能让它变化太大。
灯丝电压控制着阴极k发射电子的密度和能量分布,其变化直接影响曲线的形状和每个峰的位置,是一个关键的条件。
2.测量hg的第一激发电位。
1)起动恒温控制器,加热地f-h管,使炉温稳定在157 ºc,并选择合适的灯丝电压,vg1k=2.5v,vg2p=1.5v,vf=1.3v。
2)改变vg2k的值,并记录下对应的ip值上(每隔0.2v记录一个数据)。
3)作数据处理,作出对应的ip-vg2k图,并求出hg的第一激发电位(用逐差法)。
3.测ar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1)调节好相关的数据:vp=8.36v,vg1=1.62v,vg2k=0~100v,vf=2.64v;
2)将相关档位调到自由档位,在示波器上观看得到的ip-vg2k图,是否符合实验要求(有六个以上的波峰)。
再将相关档位调到手动档位。
门课程与我们以后的工作有直接的关系所以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习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新的了解和掌握。
为了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学院老师专门为我们专业安排了土力学实验课程。
此实验课程的内容有
1、土的直接剪切实验
2、测定土的液塑限指标
3、测定土的含水率
4、土的固结实验。
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土的直接剪切实验
由于之前已经有现成的圆柱体土块所以做直接剪切实验较为简单并且耗时短。
在切土块的同时大家也分工合作准备好了测定土的含水率的图样。
由于我们成功取出了四个土块所以分小组分别测量100kpa、200kpa、300kpa和400kpa荷载作用下强度指标。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便围着直剪仪一步步地按要求完成直剪实验。
直剪实验的过程虽然比较简单
但是注意操作步骤和顺序是最关键的如果某一步出现了失误实验就会以失败而告终。
尤其在安装好仪器后必须要注意取下螺栓才可以开始旋转手轮进行剪切。
此外为了更好的将土的液塑限指标和土的含水率联系起来我们用相同的土样测定了土的液塑限指标和含水率这里最关键的地方就是注意取土的位置如果是取相同土样的不同两点做沉降测试和含水率测试则这两个点必须是在同一条半径所在的直线上如果是取相同土样的三个点做沉降测试和含水率测试这三个点必须在一个近似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在测定土的含水率的过程中尤其注意按要求操作在称量盒加湿土时为了避免土中的水分散发到空气中需要盖好盒盖再进行称量称量已经用酒精灼烧好的干土时应在酒精停止燃烧后立即盖好盒盖以避免干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影响含水率的测定称量时如果遇到当邮码调至最右边仍不能测出盒加土的质量则需要将“左物右砝”改为“右物左砝”。
最后做的实验是土的固结实验。
这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十分简单只需要用环刀取土样在称量环刀加土样的质量后在固结仪器上按要求放置土样然后加压并记录百分表读数同时在剩余的相同土样中取土做含水率的测定这里仍然采用酒精燃烧法。
但是由于这个实验耗时特别长第一阶段的前六个小时都需要按要求记录实验数据所以班级负责人将参与实验的同学分为五个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安排实验时间大家轮流吃饭、轮流看守并记录时间和百分表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