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法心得体会1000字有哪些?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族,全社会的事,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教会孩子教会学生爱国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法心得体会1000字论文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
从《诗经》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到《楚辞》的“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到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国主义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爱国应是无条件的,容不得有丝毫妥协退让。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应是百分之百的,我们必须坚持“一百减一等于零”的理念,树立坚毅果敢的赤诚爱国之心。
爱国主义教育应一个也不能少、坚持从小教到大。爱国主义教育涉及14亿中国人民,应当让所有人民群众接收熏陶洗礼。我们应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弘扬爱国奋斗精神,还要在社会各界人士中激发爱国热情。同样,在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应加强“一国两制”实践教育,从而增加对国家的认同,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生于斯、长于斯,在学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迈入社会之后也需要培养爱国情怀,因为爱国是一辈子的事,是须臾不能忘怀的事。
爱国主义教育应注重外在礼仪与内在灵魂的统一。曾记否,歌乐山下渣滓洞中,“囚徒们”冒着生命危险偷偷绣出“五星红旗”;曾记否,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高唱《义勇军进行曲》鼓舞士气、保家卫国。国旗、国徽、国歌代表国家,注重运用仪式礼仪,表达的是对革面先烈的追忆与缅怀,更是对国家的尊重与热爱。近期在香港,不少爱国爱港同胞守护国旗、国徽,高唱国歌,维护社会秩序,他们是真正的爱国者,他们无愧于炎黄子孙的称号。同时,爱国主义教育也应深入骨髓灵魂、入心入脑,不偏听偏信、不借爱国之名行损国之事,以正确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爱国主义教育应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有少部分人,他们打着爱国不必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旗号,故意去制造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矛盾和对立,殊不知他们忘记了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所走过的艰难曲折道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才有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我们中华民族赓续千年、融于血肉的民族“坐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重在丰赡内容、谋划载体、创新方式,引导人民尤其是青年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
育爱国之情,开办“洋气”课堂。最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就是用事实说话,让受教育者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最讲“实打实”,最忌“空对空”。当代青年都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无人不网、无事不网是最鲜明的特征。死板的“土”味课堂不仅“留人不留心”导致效用减退,甚至还可能适得其反。《纲要》指出,要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然而,开好“洋气”课堂,一方面要尊重青年主体地位,真正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把网络直播、VR、AR当“讲台”,走进他们的“社交圈”“朋友圈”,成为他们的网友、微友和播友,多用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的“网言网语”,少用填鸭式、灌输式、教条式的“官话套话”,在潜移默化中用信仰点亮人生。另一方面,要强化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积极稳妥地探索“互联网+教育”“区块链+教育”,让青年人用最低廉的成本享受最优质的资源,进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理性对比,真正了解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
砥强国之志,选树“仰望”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投眼浩瀚的历史星空,我们从不乏爱国、强国、报国的榜样。既有“上下求索”的屈大夫、“平生慷慨”的班都护,也有“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岳家军,更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丞相……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英雄气概,无不闪现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回忆过往,《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字字泣血;环顾今朝,“一甲子深藏功与名”的张富清、“甘做隐姓埋名人”的黄旭华、“一辈子都造中国星”的孙家栋事事催泪,他们是“最可爱的人”。《纲要》要求我们要“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引导人们把敬仰和感动转化为干事创业、精忠报国的实际行动。”这就要求我们用好传媒工具,生产出高质量的宣传作品,为爱国模范画像、立传、明德,告诉人们他们伟大在哪里、成就在哪里、不易在哪里。事实上,值得仰望的榜样除了“高大全”的时代楷模,还有那些在某一领域、方面熠熠生辉的“小人物”。因此,要善于从身边人、身边事着眼,积极挖掘鲜活的爱国故事、爱国模范,让人们觉得可亲、可敬、可爱,最重要的是可学,从而心向往之。
践报国之行,营造“阳光”氛围。爱国,既应该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更应该是行之所向。《纲要》强调,要抓住重大纪念活动、传统和现代节日等时间节点,用好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自然人文景观等,不断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一个地方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浓厚不浓厚”“阳光不阳光”,关键看党员干部“给力不给力”。党员干部要坚持虚功实做、久久为功,在生产生活中以上率下做表率,坚决维护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自觉遵守和宣传国歌法、国旗法、国徽法和英雄烈士保护法等。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契机,积极发挥群团组织和“五老”作用,让群众“自发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在社会上化风成俗,让“人人讲述亲身经历、人人弘扬爱国传统”蔚然成风。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近代中国的屈辱史、苦难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举足轻重的一环,是革命精神、红色基因接力传承的中坚力量。然俯视现实,许多地方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过多侧重,甚至只停留在历史教育。这并不能说是错的,但一味强调曾经所遭受的苦难,忽略党和国家奋斗历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容易滋生狭隘的民族主义,渲染仇恨氛围。爱国主义教育需立足国情行策、发展成就、主题教育,不能只上“历史课”。
上好“国情行策课”,巩固爱国主义理性根基。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贫羸弱的年代虽已远去,伟大斗争的前路依然凶险。在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引导人们在准确把握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用理性的思维对国际国内发展形势进行细致的观察、分析、思考,清楚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所面临挑战的复杂性、艰巨性、严峻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发扬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坚定百折不挠的斗争意识,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
上好“发展成就课”,激活爱国主义不竭动力。中国近代史虽历经屈辱妥协、苦难坎坷,但更是一部顽强斗争,风号雨泣的奋斗史。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国家统一稳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繁荣昌盛,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从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到港澳回归,从青藏铁路到全国高铁网,从蛟龙号到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一桩桩一件件的奋斗成果,无疑是一针强心剂,激励着以青年群体为主的国人立远大志,行康庄路,革弊鼎新,攻坚克难,以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让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上好“主题教育课”,贯彻爱国主义时代精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吸取革命斗争历史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以坚定的决心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上来。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将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强化改革发展,紧密联系群众为切入点深入学习。要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姿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披荆斩棘,眺望远方,将背靠历史,面向未来的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根植在每一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灵魂深处。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聚焦青少年”,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可见,做好新时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意义十分重大。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好新时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呢?对于这样一项涉及多个主体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打一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协同战。
坚守学校“主阵地”,不断壮大正面战场。学校是进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要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将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到底,不断壮大声势,不断拓展成果。要让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活动、进头脑,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首先要开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紧紧抓住青少年的“拔节孕穗期”,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学习、生活中。其次,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比如,在语文、历史等学科的教学中,引导青少年通过深入学习中国文化和历史认知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奋斗史,让那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情怀如春风化雨,润泽人心。此外,还要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形式,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总之,在学校这个“正面战场”上,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灵魂和关键,常抓不懈、不断壮大。
开拓社会“游击区”,不断推进战略纵深。社会是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首先,要充分利用好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用适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实践活动,努力营造好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在他们心中播撒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其次,各级各类媒体要聚焦爱国主义主题,通过创新方法手段使宣传报道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有情感、有深度、有温度。再次,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对虚无历史、消解主流价值的错误思想言论及时进行批驳引导。同时,还要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少年把对爱国先进人物的敬仰和感动转化为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的实际行动。此外,发挥文艺作品的感化力量,为青少年茁壮成长提供精神食粮也不可或缺……总之,全社会都应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将青少年爱国主义的“游击区”不断向纵深推进。
巩固家庭“根据地”,不断夯实战略持久。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必须抓住子女情感的萌芽期,进行及时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这就要求,既要言传身教,发挥个体的榜样示范效应,还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优良家风,以此感化子女。首先要做好言传,要把中华民族的光荣史、苦难史讲给子女听,把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讲给子女听,把党的创业史、奋斗史讲给子女听,让爱国主义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同时要做好身教,要用自己爱岗敬业、拼搏奋斗、健康生活、积极奉献的实际行动,做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熏陶。好家风润泽后世,老一辈革命家们舍小家顾大家、勤俭持家、坦诚宽厚的家风故事就是生动的案例。家庭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据地”,也是终生“课堂”,唯有不断夯实战略持久,方可获得全胜。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爱国主义精神也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小处抓起。《吕氏春秋》云:“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聚焦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只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同心协力,强强联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凝聚起强大的教育“合力”,就一定能打赢这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三位一体”的协同战!
之所以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原因在于爱国主义教育是强有力的“发动机”和“转换器”,将中华儿女的爱国之志变为报国之行、爱国之情化为民族之力,它因红色故事和民族情怀而增辉,因爱国精神的历史内涵和时代新解而添彩,它事关党在各族人民心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员干部如何践行好爱国主义教育,须以“长远实”为其赋能。
爱国主义教育要长发展、固根本,立足实际求新求变。爱国主义教育的根须扎在传统文化内涵和价值内涵的厚实泥土里,它的枝干贮存着“民族力量”,伸展向上,以孜孜不倦的生长和亘古不变的静穆守护着“中国梦”,只有固其根本,才能有力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当然,价值在创造中升华,爱国主义教育也要在充分保护其传统内涵的同时,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进行创新,把创新作为推动爱国主义教育长远发展的第一动力,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和内涵,升华其精神和价值,激发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活力,让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工程建设”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对接,让爱国主义教育的“巨轮马车”行稳致远。
爱国主义教育要远谋划、严部署,把牢目标深耕厚植。《纲要》中提到,要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引导人们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爱国主义教育要厚植家国情怀先要点亮大众的心灵火炬,要培育精神家园先要引导大众的价值取向,“火炬手”和“领跑者”正是广大的党员干部,党员干部们要凝心聚力,通过长时间的谋划和部署,让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更鲜明,形式更多样,内容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让爱国主义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成为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深耕厚植中进一步培育人们的家国情怀。党员干部只有当好“火炬手”和“领跑者”,才能成为中国道路的“领路人”,引导人们坚持中国道路、走好中国道路,朝向更光明的未来。
爱国主义教育要实举措、蓄力量,阵地教育同心筑梦。无论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庄重誓言,亦或是“每一个伟大人物的历史意义,是以他对祖国的功勋来衡量的”的衡量标准,都强调了爱国主义要重实践行、付诸行动。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爱国主义的精神源动力,更要注重实践的关键作用。《纲要》中强调爱国主义教育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党员干部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全覆盖,强化思想和行为引领,让爱国主义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如何让爱国主义教育落细落小落实,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的功能。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通过这扇窗户,回望历史、追思先人,让爱国情怀在心中激荡,让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全民的行动自觉,通过矢志奋斗和为国之行,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步稳蹄疾。
“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国家领导人的话语深刻表明了爱国主义情怀在中国前进道路上的强大精神力量,因此,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凝聚成推动中国不断发展的强动力。党员干部须以“长远实”为爱国主义教育赋能,确保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有序有力。
爱国,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重要精神支柱,“爱国主义”作为一面旗帜,能够凝聚中华儿女的向心力和奋斗心,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巨大力量,将爱国主义同时代特征相结合,才能体现出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性,使爱国主义教育达到新的高度。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制定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爱国是每个中国人的本分与职责,我们表达爱国之情、爱国之志,重在付诸行动、勇于奋斗,因此,培育新时代的“爱国情”就要立好“奋斗志”。爱国决定奋斗方向,奋斗书写爱国历程。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它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以重大的影响。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党的__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自觉行动,成就了今日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强国。
奋斗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给力的表现,但奋斗是艰辛的,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把奋斗作为爱国主义的表达形式。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而伟大的事业,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通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对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内容和方式的统一规划和部署,各地区各行业结合实际具体深入推进和落实,就能凝聚起“祖国与我心连心”“祖国和我在一起”的奋斗之志。
新中国70年来的辉煌成就,是无数爱国者铸就的,新中国的发展,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民的辛勤汗水,蕴涵着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如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进入新时代,14亿中国人民更要坚持国家至上、胸怀爱国之情,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践行爱国主义精神,才能让个人梦随中国梦一起璀璨、一起光彩。
“五星红旗,永照大地”。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更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信仰和寄托。鲜艳的中国红,厚积了中华儿女最坚实的民族自信;飘扬的中国红,激荡起中华儿女最澎湃的奋斗力量;永远的中国红,凝聚着中华儿女最深沉的爱国情感。《纲要》深入阐明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基本内容,对实现爱国的共识更深刻、情感更统一,行动更有力发挥着积极引导作用。
永葆心相融的真情,在坚定理想信念中激发爱国情。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那就是爱我中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而携手并肩的进取心同频共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的奋斗心同向发力。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新时代,坚持用__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让中华心一起跃动、爱国情永远激扬,使爱国主义成为我们共同奋进的理想信念。
永葆文同根的深情,在坚守文化精髓中激发强国志。文以载道,文以聚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流淌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指引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共创美好未来。5000年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文化始终坚定爱国主义流向,交融汇聚;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源源不绝,历久弥新,共同书写了灿烂的中华文化,铸就了我们强大的文化自信。新时代,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__、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强化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深入人心。在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秉承强国志阔步新征程。
永葆血同源的亲情,在接力复兴大任中激发报国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心中,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精神基因,永远高擎、照亮前方的精神火炬。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唯有弘扬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才能更加自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时代追梦航线上劈波斩浪。“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让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在青年手中接力传递,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激励奋斗圆梦的报国行。
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我们要认真抓好《纲要》的贯彻落实,施好爱国主义养料,让中国梦绽放时代欢颜。
爱国是最深沉、最厚重、最质朴的情怀,是生长在每个中华儿女身上的基因种子。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里,涌现过无数先驱榜样和英雄人物,留下恒河沙数的爱国箴言。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的宴婴,“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岳飞,“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的杨继盛等等,句句珠玑、字字铿锵,鼓舞和熏染一代又一代人为国赴难、刚毅挺拔,筑牢起中华民族独有的爱国精神脊梁。
“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坚持虚功实做、久久为功,在深化、转化上下功夫,在具象化、细微处下功夫,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务实节俭开展教育、组织活动,杜绝铺张浪费,不给基层和群众增加负担,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的洗礼、精神的荡涤,求真务实才能涵养底气,崇尚实在方可激发实效。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爱国主义尽管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无限追求,具有爱国主义情操能释放“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光芒魅力。然爱国主义并非“曲高和寡”的不可企及之地,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假使坚守家国情怀的堤坝,涵养“卑微不敢忘国忧”的品质,定能在爱国主义大道上驰骋向前。现实生活中,不乏少数单位或组织无法把握爱国主义的精髓内核,给爱国主义教育“穿衣戴帽”,令其走样变形、沦为形式。如,某地体育竞技场上,打着爱国旗号干扰运动员正常比赛。让爱国主义教育蒙尘,伤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
最是情怀最动人。“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拳拳爱国之心,如何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自觉意识和坦然言行,离不开具体而微、细致而实的情感呵护与自然注入。如,小学操场上,一名学生冒雨本向教室,当国歌奏响立马在育种向国旗敬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家家户户自发装挂国旗,让鲜红旗帜印鉴炽热之心。所见,只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生活日常、实践行动,让一滴水加入河海凝聚波涛,才能收获爱国主义磅礴力量。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多些实在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爱国主义本身也是实在的情愫。追逐爱国主义、弘扬爱国精神、传递爱国价值,每个人都不能做旁观者、掉队者,而是要做奋斗者、进取者,秉持强烈的爱国担当与忠诚的为国使命,立足岗位责任、扎根本职工作,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为建设更加美好富强的中国不息努力、孜孜开拓。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就像一个前进号角,奏响新时代爱国主义强音。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爱国,就是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国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逐步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一同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构建各国人民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把地球建设成为共同的美好家园。
我国杰出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同志有着50年的党龄。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一回到祖国,他就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两弹一星”的研制中。钱学森一生获得的荣誉众多,但他最看重、最令他激动的只有一项——“优秀共产党员”。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根本,立足自身岗位实际,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用青春和汗水创造业绩,将我们的一切力量和智慧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勇于胜利,敢于胜利。
爱国,就是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本”思想,《古文尚书·五子之歌》中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说,从孔孟思想的“仁者爱人”“民贵君轻”,到“为人民服务”,无一不在诉说着热爱人民的重要性。
有这样一对父子,他们从上海不远千里到云南接力脱贫。宋杰的父亲是上世纪90年代第一批上海援滇干部,二十多年后,宋杰接过接力棒,成为上海第十批援滇干部,并在挂职期满后主动提出申请继续留任,只因为他想完成父亲的事业,亲眼看见云南人民脱贫摘帽。像这样的援滇、援藏、援疆干部有很多,他们把他乡当成故乡来热爱和建设,把人民当成亲人来看待和对待,他们的扎根和坚守就是他们对人民最深的热爱。
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有句话叫“哪有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这些为我们负重前行的就是我们可爱的人民。他们是驻守边防保家卫国的战士,是救火救灾的最美逆行者,是辛勤劳作的每一个劳动人民。热爱人民并不是一句高大上的口号,孝老爱亲是热爱人民,尊师重教也是热爱人民,助人为乐更是热爱人民。广大党员干部要常怀感恩之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就业、收入、医疗而努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
爱国,就是热爱祖国河山国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为什么我们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们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国,就是热爱我们祖国的河山国土,热爱她的碧海蓝天森林草原和每一寸土地。
“浪的执着,礁的顽强,民的本分,兵的责任。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要国先安。三十二年驻守,三代人无言付出;两百面旗帜,收藏了太多风雨。涛拍孤岛岸,风颂赤子心。”“感动中国”的颁奖词如此形容王继才王仕花这对“守岛夫妻”,他们的爱国是具体的、实践的,他们三十余年如一日坚守开山岛,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海岛,用青春守护祖国河山国土。
土能生万物,地可载山川。爱国,就要保护她、建设她、捍卫她,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捍卫祖国统一,持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祖国的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让祖国更富饶、更美丽、更和谐。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永葆爱国本色,激扬奋斗精神,争当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使爱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爱国”成为中国“最强音”。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聚焦青少年”,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可见,做好新时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意义十分重大。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好新时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呢?
笔者认为,新时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意义重大,任务繁重,是一项涉及多个主体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扬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魏敏芝老师那种“一个都不能少”的强烈的责任担当精神,让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一个都不能少”,内容和形式“一个都不能少”,阵地和渠道“一个都不能少”,打一场“多位一体”的陆海空天的立体战、协同战。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主体和客体“一个都不能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关系着国家未来、民族希望,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不能“撂挑子”给学校,也不能“甩锅”给家庭,需要全社会、各方面齐心协力、共同配合。党委、政府、社会、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学校、家庭,这些主体责任者“一个都不能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爱国主义教育摆上重要日程,纳入__,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爱国主义的坚定弘扬者和实践者,同违背爱国主义的言行作坚决斗争。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文联、作协、科协、侨联、残联以及关工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面向所联系的领域和群体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各级各类媒体要聚焦爱国主义主题,创新方法手段,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使爱国主义宣传报道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有情感、有深度、有温度。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对虚无历史、消解主流价值的错误思想言论,及时进行批驳和辨析引导。学校要承担起“主阵地”的责任,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活动、进头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日常导师、终身导师,是子女爱国主义教育的“暗力场”,要发挥好潜移默化、久久为功的榜样示范效应。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还要面向全体青少年学生,不能重智轻德,也不能抛弃、放弃对“后进生”的帮助教育,要用崇高的爱国主义唤醒每一个还在沉睡的学生。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形式“一个都不能少”。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很多,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既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匹配性,也要注意其对青少年年龄、心理、认知特点的适应性。比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__这一内容该怎么给青少年学生传播呢?如果仅仅让学生记诵条文,效果会好吗?显然,这需要传播者下一番功夫,动动脑筋、想想办法,能不能结合一些案例、一些史实,能不能创新一些方式,将其深入浅出、绘声绘色地呈现给青少年呢?再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容易搞成机械教条式的照本宣科,让青少年学生望而生“戒”。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__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主题相对独立,但其内容却是水乳交融的。因此要防止人为割裂、主观片面、形而上学。在形式上,要尽量避免填鸭式、灌输式、说教式,应努力创新,让青少年喜闻乐见,让爱国主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特别是要广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比如,通过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活动等,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进去;通过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进去;通过组织参观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烈士纪念设施,参加军事训练、冬令营夏令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学雷锋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公益活动等,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进去。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和渠道“一个都不能少”。对学校这个传统的主阵地我们不仅要牢牢坚守住,还要精耕细作、精益求精,让其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对互联网、新媒体这些新的渠道,我们要始终保持进攻态势,随时抢滩登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广大城镇青少年与山乡、村社的联系日益生疏,再加上学习任务不断加重、升学压力不断增大,广大学生与社会生产生活日益疏离,这些都使得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丧失了许多天然的良好阵地和渠道。因此,我们要加强学校与城市社区、农村、企业、部队、社会机构等的联系,拓展校外阵地、丰富实践渠道。
须知,做到主体与客体、形式与内容、阵地与渠道“一个都不能少”还只是表面功夫到了,要推动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走深走实,还必须大力发扬魏老师那种“一个都不能少”的责任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