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心得感想15篇

| 欣敏

红色故事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看完红色故事的心得感想(1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红色故事心得感想15篇

红色故事心得感想(篇1)

回顾党的光辉历史,重温红色经典,始终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荡漾在我们每个党员心中,红色文化是激励我们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不懈动力。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组织的一场大型的罢工运动。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为要求承认俱乐部有代表工人权利和增加工资举行罢工。路矿当局勾结军阀派兵企图镇压。在共产党人刘少奇、李立三等的领导下,一万七千多工人英勇斗争,迫使路矿当局承认工人提出的大部分条件,18日罢工取得了胜利。安源路矿罢工的胜利,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红色资源是一种特殊的不可再生资源,通过对此种精神的学习,教育后人,从而发展各地经济,唯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过去与现实的接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红色资源,并能够实现物质与精神两面抓的良好局面;同时唯有这样,才能符合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弘扬革命传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同时,在精神领域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支持,给人一种心灵的洗礼。尽管历史发生在过去,但是存活于今天人民的心灵深处,并将指向未来,历史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今天是过去的延续,历史之所以是指向未来的,是因为未来是今天的延续。今天对过去的回顾是为了指导明天的社会实践。因为未来实践的需要,我们需要回顾前人的业绩,了解前人业绩对今天人们心灵的启迪,为未来的生活指明航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对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的进程进行回顾,加深这段历史在今天国人心灵中的历史记忆深度。

在看了“安源路矿——工运风云涌”后,让我坚定了信念: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一定要立足本职工作,锐意开拓进取,提升能力、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坚决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永葆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为了祖国富强、人民解放,身先士卒。作为党员,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崇高品格,继承优良传统,发扬优良作风,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红色故事带给了我们一堂堂生动的党党情教育课,坚定了自己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添光彩,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红色故事心得感想(篇2)

我想《小兵张嘎》这个电视剧或书很多小朋友和大朋友都看过。

我特别羡慕里面的小嘎子,他为了救奶奶和老钟叔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救老钟叔,他特别喜欢老钟叔给他做的那把木头枪具,可是现在老钟叔受难了,你说小嘎子能袖手旁观吗?当老钟叔被枪毙的那一刻,小嘎子的心不知已经自责了多长时间。但是再自责也没用,从此小嘎子为了给奶奶和老钟叔报仇,他不知进行了多大的努力,终于有一天,小嘎子告别了队长,自己提着心,抱着胆走进了鬼子的司令部,我想他当时就在想,我一定要给奶奶和老钟叔报仇。

记得一次在剿灭敌人的战争上小嘎子夺下了一支枪具,他很喜欢这只枪具,可是在缴枪的时候,他故意的把枪具留下了,可是到最后他还是恋恋不舍的把枪具交给了队长,仁慈的队长决定把枪具送给他,当小嘎子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好像都乐开了花,最后队长决定让小嘎子成为正式的八路通信员。

在战胜日本人的时候小嘎子在奶奶和老钟叔的坟前说了这样一句话:“奶奶,老钟叔,我给你们报仇了!

看着小嘎子远去的背影,我由衷的要向他说一句,嘎子你最棒!

红色故事心得感想(篇3)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弘扬江西红色文化,3月7日,市领导组织全体机关干部集中观看《红色故事汇》专题片,通过观看“大钊精神”“战神粟裕”等短片,大家在学习中感悟革命先烈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忠于事业的坚定信念、质朴崇高的品格操守、无私无畏的革命气节。

此片以巧妙的构思、曲折生动的讲述、真实感人的再现,努力打造全国党员教育精品教材,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一份丰盛的红色文化大餐。大家一致认为,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智慧,从党的优良传统中汲取营养,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辈的崇高品格中汲取力量,是学习党的作风的良好机会,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履行职责,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凝聚“维护经济秩序、服务经济发展”正能量,奋力开拓质监工作新局面。

随后,大家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表达了向革命先烈学习的决心,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找自身不足,积极改进,努力在实践中提升精神境界,锤炼道德操守,砥砺党性修养。

红色故事心得感想(篇4)

最近,我读了一本好书——《红岩》。我从来没看过如此振奋人心,让人心潮澎湃的书,故事的情节深深打动了我,让我心潮腾涌,难以忘怀。

故事中的一些主人公的好品质使我难忘,有:关爱部下的许云峰,宁死不屈的成岗,忠于组织的余新江,渣滓洞女英雄江姐,有着一腔热血的成瑶,与兄弟同甘共苦的刘思扬等爱党爱国的英雄。

文章的情节一波三折,紧紧地扣着我的心,句子意味深长,引人深思。这本书主要讲述了重庆解放前,在国共两党激烈的斗争中,出现了一些可恨的叛徒,许多优秀党员被捕,虽然饱受敌人的摧残,但是不出卖党和人民。在敌人的酷刑下,仍用乐观的态度面对,当即将解放时,同志们受到了迫害,一起举行了暴动,最终越狱成功的故事。

文章塑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好品质。如:在面对危险时,不害怕,勇敢面对困难。受到摧残,仍用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有勇有谋,不屈不挠,热爱祖国等,他们是我们的榜样!

红岩!红岩!这个名字在我耳畔响起,革命前辈在狱中坚持斗争,他们用坚强的信念,完成了红色的革命,他们对革命的信念如岩石一样扎根在心底,他们用鲜血创造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他们是英雄!

红色故事心得感想(篇5)

罗广斌、杨益言说过“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做的。”

书中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谁也想不到,隔壁新来的战友竟有这样超人的顽强意志,被担架抬进楼房时,已经奄奄一息,才过了短短几天,谁能想到他竟挺身站起,哪怕拖着满身刑具,哪怕即将到临的更残酷的摧残,哪怕那沉重的铁镣钢锯似的磨锯着皮开肉绽沾满脓血的踝骨,那充满着胜利信心的脚步,正带着对敌人的极度轻蔑,迎初升的红日,从容不迫地在魔窟中顽强的散步。这个小片段是对许云峰在监狱里的一段描写,虽然文中并没有描写许云峰的事神情但我能从中感受到许云峰的顽强、坚定的眼神。它既不吃软,也不怕硬,它相信党也为了党而奉献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何等的豪气,面对鬼门关,许云峰诠释了什么叫做视死如归,死亡更让他坚定自己的信念,去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

读罢红岩,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江姐临死前坚毅不拔的眼神,是她瘦弱的身躯,穿着的红色毛衣,宛若五星红旗,不仅飘荡在她身上,更飘荡在我们心中。

读罢红岩,眼前总会出现的,是书中的一幅配图。它的作者是威:在行军前是一双饱经风霜的手。这双手属于谁?它属于书中的任何人,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托出了一条条通往胜利的大路。

读罢红岩,最令我铭刻于心的,是书中主人公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是为人民而奉献的真实写照。

书中令我感动的英雄有太多太多。如出生豪门却一心为革命付出的刘思扬,如拥有坚定意志的女同胞们江姐,孙明霞,如临危不惧的成岗。他们团结一致,为了和平作斗争,不惜失去自己的生命敌人摧残了他们的肉体,但摧残不了的是他们的精神。我们要向他们学习、继承、弘扬他们的精神。

红色故事心得感想(篇6)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篇课文,《红岩》是一部中国革命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视死如归,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敌人丧胆,英勇脱围,迎来黎明,所以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人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最令我难忘的是江姐将要被特务秘密执行的时候,对于江姐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两旁的特务,缓缓跨向台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面的特务,高声命令道:“走!去前面带路。”面对着一步步将要逼近的鬼门关,江姐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息却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也不会动摇。特务们为的是想从这位重要的共产党员口中掏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可是他们一次却有一次地失败了。

对于这些可敬可佩的共产党员,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的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写的英语作文,花了不少时间却只得低分,便泄气了,生活中遇到不顺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弃,没有对学习、生活完全充满热情的我易被摧垮,总找一个借口说自己是个女孩,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下,我明白了:越在铺满柏油的路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在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以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明媚的阳光迎来黎明,林间鸟群争鸣,东方的太阳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大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日子。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讲促进我成为一个坚强的人,真正的人。

红色故事心得感想(篇7)

在“暑假读一本好书行动”中,我又读了许多经典书目。这段时光中,我沉浸在书的海洋里。在许多书中,唯独《林海雪原》令我难以忘怀。

《林海雪原》这个名字大家也许有点陌生,但是提到《智取威虎山》和杨子荣的时候,你们肯定会很熟悉。其实啊,他们都选自《林海雪原》呢!作者曲波正是主角少剑波的原型,本书便讲述了他青年时率领一支小分队与国民党斗智斗勇的故事。

可别以为这本书只有《智取威虎山》内容精彩,如果这样想的朋友就大错特错了,故事的每个情节都让人仿若身临其境。在作者生动的笔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细节被刻画的淋漓尽致。如“孤胆英雄”杨子荣,又如神机妙算的“二0三首长”少剑波,或那活泼天真的“小白鸽”卫生员白茹。不仅如此,就连反派人物都写的形象逼真,作者仿佛对他们的想法了如指掌,比如描写威虎山上的“座山雕”和其部下“八大金刚”在考验杨子荣时,诡计一个接一个,充分表现了敌人的阴险狡诈。

虽然小分队常常胜利,但也赢得不轻松,就像攻打威虎山时,便因为杨子荣的情报慢了些,导致牺牲了几位战士。在大雪原上,战士们餐风露宿,饿了吃一些冻硬的高粱米饭团,渴了就直接抓雪团吃。

我看到这儿,便想到《让我们荡起双桨》中的一句“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是呀,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正是这些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来造福后人。

《林海雪原》这本书使我深有感触,建议大家可以读读这本书。

红色故事心得感想(篇8)

一九四六年解放战争初期,我军的一支精悍小分队,在严寒的冬天深入广大深山密林,在皑皑的东北雪原,凭借自己的大智大勇,与狡猾凶残的敌人搏斗、与恶劣的天气拼争,最终干净彻底地消灭了长期为霸一方、严重干扰我后方的土匪武装,生动地刻划了少剑波、杨子荣、孙达得等革命军人的英雄形象。

这是著名小说《林海雪原》的故事梗概,合上书本,那茫茫雪原优美的自然风光、生动可爱的人物形象、惊险而又绝地逢生的故事情节又历历在目。我想这其中体现的革命气节、民族精神是我们不能忘怀的,我们缅怀革命先辈的同时,应当思考如何更好地去学习他们,如何更好地去实现其中的积极的现实意义。

他们是真正的革命军人,具有高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无畏的革命气质、充满智慧的斗争策略和深厚的革命情谊。气候极其恶劣的茫茫雪原,在我们战士眼里,就是“纷纷扬扬的白雪,郁郁青青的深林。还有住着黑熊的大树洞,树上结满了猴头蘑菇;还有水草丰美草甸子,晚上生起篝火,胖胖的野鸡会撞到锅底去。在林间行走的时候会碰上穿山风,这时候人要顶着风往高处走;在雪地里长途跋涉会把脚冻坏,这时候不能用热水烫,要用雪搓……”在他们的脸上,你永远看不到什么叫做怯弱、害怕,他们不畏惧困难,把茫茫雪原当成了自己的最钟爱的战场,他们对自己的革命事业充满了奔放的情感;杨子荣智识小炉匠,献礼座山雕,那份沉着冷静、大智大勇简直让人拍案叫绝,无不体现了老共产党人成熟的斗争策略;然而他们又不是“铁人”,在挂念战友,思念小分队的时候,又表现了军人之间深厚的革命友情,这是在血与火中历练出来的情感,他们的感情是细腻的。他们勇敢忠诚,团结友爱。那里有203首长思索的身影,有杨子荣叭嗒叭哒抽着的旱烟袋,也有小白鸽关于“爱”字的一番独白……

他们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是民族解放事业最忠诚的战士,他们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折不挠,永远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对这些战士来说,死,毫不可怕,鲜血,更是为着这一片他们深爱着的土地,为着他们那可亲可爱的乡亲们所流的,它鉴证了一个个赤子之心,它的脉搏将永远在这片郁郁葱葱的老林里跳动。穿山风的狂卷,密集的枪弹雨林,都吓不退他们,因为心中的一把火,一个信念——真正地解放我们这个受苦受难的民族,支持着他们在狂风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后的胜利。正是这些最平凡的战士们创造了最不平凡的奇迹,他们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和生命,终于迎来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我深深地被书中那种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这些为我们民族的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的战士,我们可能还在黑暗中行走。他们凭着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情感、对共产主义的忠诚,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他们伟大的革命精神永远不会落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在我们的事业“摸着石头过河”的现在,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不畏惧现实中的困难,乐观积极地面对社会给我们的责任和挑战。我们是新社会的主人,不是“小皇帝”,我们有信心有勇气去将革命事业推向前进。

他们热情洋溢的理想主义、民族精神、炽热的爱国情感更不会落伍。作为新一代的青年,虽然错过了为祖国驰骋沙场、抵抗侵略的时代,但是却赶上了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时候。一个人出生的时代既然无法改变,那么就请你选择走什么样的道路吧。今天我们的祖国慢慢走向了光明和富强,我们的民族迈向了伟大复兴之路,我们毎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应有为祖国献身的精神,我们这些莘莘学子,要有为“中华崛起”和“民族复兴”而刻苦学习的宏伟抱负。只有掌握了知识,具备了扎实的本领,才能建设好我们的祖国,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一切为了革命事业,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铲除敌人,克服了重重困难,将热血抛洒在前进的路上;一切为了祖国,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这个理想,他们奉献了最最宝贵的生命!在今天,让我们用自己对祖国的深沉的爱,为了使我们的母亲更加美丽,更加富强,燃烧青春的热血,去开拓!去进取!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了明天更美好!

红色故事心得感想(篇9)

怀着—股澎湃的激情终于把《林海雪原》这部作品读完了,掩卷沉思,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深深扎根我心间。我仿佛又走进了那壮阔的深山密林,看到了那片莽莽的无际雪原,看到了那一个个为着自己的理想,更为着祖国的伟大事业在深山老林中奋斗的身影……

《林海雪原》,是一部浸透了作者爱与恨,血与泪,欢笑与悲伤的回忆录;是一部献给火红的革命岁月,献给最真挚的战友,献给全国所有关心革命事业的人们,广大劳动人民的不朽作品。它看似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革命故事,事实上,它讲述了那个时代的一种智慧、勇气及人性的美。

如此一部不朽之作,何以创作出来?这是基于作者真切的生活经历和深沉的爱国情感所创作出来的。作者曲波15岁高小毕业后就参加了八路军,1943年进入胶东抗大学习,毕业之后在胶东军区担任报社记者。1945年,担任牡丹江军区二团副政委,1946年冬,亲自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与国民党在牡丹江一带的残匪周旋。经过近半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歼灭了这些残匪。正因为作者曾经真正深入参加过解放战争初期的剿匪斗争,才会有如此深刻的故事创作灵感,正如作者所说“在这场斗争中,有不少党和祖国的好儿女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创造了光辉的业绩,我有什么理由不把他们更广泛地公之于世呢?是的!应当让杨子荣等同志的事迹永垂不朽,传给劳动人民,传给子孙万代。”就这样,在1955年2月到1958年8月,在一年半的业余时间里,作者每晚加班,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此书的创作。

《林海雪原》作为一本简简单单的革命小说,尽管夹杂着浓浓的地域风情和略带传奇的色彩,但绝不像一些名著那样重墨渲染,而是如一条清澈的小溪那样纯净朴实,如林海雪原中的雪那样纯洁,没有一丝杂质和尘埃。当人们读这本小说时,能够很容易地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感受到一种青春蓬勃,奋发向上的力量,还有那个时代所独有的,崇高而单纯的理想主义精神。这种感情和力量,不带一点儿功利,没有一星儿杂质,它超越了阶级、时代、政治等种种因素而被人们永久地珍视和追寻,亦从中获得感动与希望。它珍存在人们心中一个温暖而特殊的角落,为历经喧嚣的我们留下了一片心灵的净土。我想这些正是它为何吸引这么多代人青睐的理由。

《林海雪原》这部作品,向我们展示了火红的岁月里,有那么一群可爱单纯,执着勇敢的战士为了信念快乐地奋斗。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那么活灵活现,个性十足。如年轻有为的军事将领少剑波,他的沉着冷静、不骄不燥、英勇善战、足智多谋无不令人钦佩。再者让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杨子荣,为了彻底消灭最后也是最顽固的威虎山上的顽匪,他和少剑波数夜未眠,高度发挥了军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战胜了常人所难以忍受的艰苦,克服了常人所想像不到的困难,在冰天雪地里,侦察奔袭,斗智斗力,共同上演了一出机智壮烈的“智取威虎山”……小说情节一环扣一环,精彩纷呈,让我们不禁沉浸在这群英雄的故事里,跟着他们一道跨谷跳涧,滑雪飞山,跟杨子荣一起打虎上山,跟少剑波一道指挥战斗……

作品中除了英雄故事让我们感动,英雄人物勇敢,智慧和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让我们折服之外,还有着一种纯洁的情谊,纯朴的情怀让我们称颂,那是只属于那个年代的爱情——少剑波与活泼可爱、单纯的白茹之间的爱情。在当时那个革命的年代,那个艰苦的峥嵘岁月里,他们两人同生死,共患难,将爱情之歌在在莽莽林海雪原上唱响,使这段美丽的爱情成为革命英雄光辉业绩这一作品主旋律的和声,同时赋予了少剑波刚柔并济,更丰满,更贴近生活的形象刻画,为人们所共同接受,为这部不朽之作增添了几分喜剧色彩。

细细品味《林海雪原》这部作品,它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勇气使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它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中国一名青年,一定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勇于拼搏的气魄和决不放弃的信念,只有如此,才能作精神上真正的强者,只有如此,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

红色故事心得感想(篇10)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激昂的旋律响彻卢沟桥畔,再次将人们的记忆带回那段烽火岁月。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铭记历史才能守护历史,才能守护和平、开创未来。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用行动继承,用信念诠释,将“抗战精神”镌刻在我们心灵最深处。

铭记抗战历史,勇担时代使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75年前,为抵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屠刀下就义、在炮火中奋进,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越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最终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要清楚认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极大地鼓舞了中华民族自信。我们牢记这段历史,并非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缅怀英烈,以史为鉴,开创和平未来。“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亘古不变,我们要坚定相信历史昭示的伟大真理,深刻汲取历史警示,涵养精忠报国的鲜明品质,勇担起历史赋予的时代使命。

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基因。“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在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岁月中,无数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战,不屈的意志、昂扬的精神、坚强的斗志使得革命英雄形象熠熠生辉。强调:“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从赵一曼被俘后高唱《红旗歌》从容就义,到赵尚志被捕入狱遭受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再到凇泸会战中八百壮士誓死不退……他们以生命和鲜血捍卫了民族尊严,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我们要牢记他们的英勇事迹,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光荣使命,时刻以斗志昂扬的姿态面对任何艰难险阻,以爬坡越岭的恒心奋勇向前,不断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革命先烈。

坚持党的领导,紧握制胜法宝。“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中国能从悲惨境遇向着光明前途发生转变,就源于有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论是在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关头,在《论持久战》中总结全国抗战前形势矛盾运动规律及深刻阐述中国抗日战争的性质和特点,还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组织形成各类力量同仇敌忾、共御外敌,它是我们革命的制胜法宝,我们要充分汲取抗战精神中的宝贵养分,用力挺起民族脊梁,筑牢政治信仰、形成思想自觉、淬炼过硬本领,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顺应历史潮流,把百年大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携手并进、奋勇向前。我们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必将抵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红色故事心得感想(篇11)

读我了《董存瑞的故事》这本书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觉得董存瑞是一个不怕敌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战士。 故事叙述了1945年秋,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为了把最后一个碉堡炸毁,做出一个英勇的选择。董存瑞在其他战士掩护下冲到桥下,他发现桥下无法放好炸药包,在思索办法的时候。这时主攻的号角响起来了,董存瑞看见很多战士在敌人的枪下倒下去,他为了不让更多战士牺牲,毫不犹豫地举起炸药包,拉着导火索并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眼睛湿润了,我被董存瑞的英勇行为感动了。他从小就有保卫祖国的信念,他在战斗中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的道路。董存瑞牺牲了,可他爱国、为国的精神却令人久久不能忘怀。董存瑞他舍身为国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千百万人为革命英勇奋战。董存瑞的英名永垂不朽。他舍身炸碉堡的事迹传遍了中华大地,为了新中国不惜牺牲自己。我觉得董存瑞他非常伟大。我应该学习他那种舍生忘死的精神。董存瑞虽然牺牲了,他那视死如归、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不断奋发进取、勇往直上。

好好学习是我现在该做的。因为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建设祖国,发展祖国,报效祖国!

红色故事心得感想(篇12)

《红色延安的故事》读后感1500字!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从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长征胜利落脚陕北,到1948年3月23日党中央东渡黄河前往华北,党中央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培育了光耀千秋的延安精神。延安的历史,镌刻着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风范、独特的人格魅力;延安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指导思想、崇高奋斗目标、坚定政治立场、根本价值取向。所有这些,是全党的珍贵财富、全民族的精神宝库。

延安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延安有说不尽的故事。凤凰山、枣园、杨家岭、王家坪……走进延安,延安也从历史深处向我们走来。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任时光荏苒,仍在以独特方式,讲述着红色延安的故事,展示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站在一个个旧址、一孔孔窑洞中,面对一张张发黄的相片、破旧的桌椅,我们读到的,是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甘冒出生入死之险、身陷囹圄之难、丧亲失友之痛、缺衣少食之苦,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伟大情怀;我们读到的,是求真务实的精神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整风精神,是成就延安伟业的重要基石;我们读到的,是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一个个感人故事、生动事迹,用事实告诉我们什么是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彰显着党的力量之源、生命之本;我们读到的,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窑洞里彻夜不熄的点点灯光,山峁上吃小米饭、穿补丁衣的延安军民,南泥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凝聚着不畏困难、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我们读到的,还有清正廉洁的政治品格,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甘为公仆耻为官”的政治宣言,严以律己、一身正气的革命风范,造就了开创伟业的“延安作风”。

历史是最丰富的营养剂、最生动的教科书。20_年,视察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时指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伟大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干部教育培训的永久教材,用好这笔财富,用活这部教材,是党中央创办学院的重要目的”。

20_年,在陕西视察时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20_年,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的传承,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离不开精神的滋养。《红色延安的故事》精选45个生动故事,反映了红色岁月的点点滴滴,描绘了革命延安的时代风采。这些红色故事,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和政治品质,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延安十三年历史和延安精神的生动展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的鲜明标识,为党员干部补钙壮骨、强根固本提供了独特的“精神钙片”。

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回顾历史,我们无比自信;展望未来,我们仍然任重道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我们在走进历史中牢记初心,在传承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中筑牢党魂。要不忘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不忘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不忘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不忘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自觉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品质。

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增强维护核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努力弘扬革命文化,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做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时代先锋,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色故事心得感想(篇13)

历史就像一条弯曲而宁静的长河,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流过,经典的魅力就蕴含在这些河流中,翻开书页就能领略到无限风光。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走进《红色少年的故事》,这是个英雄的时代,他们中既有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英雄个体,也有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英雄集体,他们的故事感人肺腑,催人奋进……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年仅13岁的刘胡兰是一名GCD员,但是不幸落入敌人的魔爪,在严酷审讯时她守口如瓶;在上刑场时她视死如归,在面对冷冷的铡刀时她大义凛然……敌人百般无奈中残忍的杀害了她。为什么面对敌人的铡刀毫不畏惧?为什么面对死亡能视死如归?因为她心中有不灭的信念——热爱祖国。这信念如钢铁般坚硬,如坚石般顽强!年轻美丽的刘胡兰牺牲了,她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之歌。勇敢机智的王小二有个放牛的孩子叫王小二,他从小便对敌人恨之入骨,就想消灭敌人。

终于等到报仇的机会了,那天他假装帮敌人带路,他悄悄地把敌人带入八路军隐藏的地方,在伏击区内,当王小二大喊“鬼子来了”,敌人才知道上当了,敌人恼羞成怒,把明晃晃的刺刀刺向了王小二的胸膛。王小二勇敢机智灭敌,令八路军感动不已,他用无悔的付出吟诵了一首信念之歌。舍己为人的赖宁一天,14岁的赖宁和他的伙伴发现森林着火了,他急忙跑去救火。赖宁用自己的衣服来扑火,用自己微弱的力量来救火,他就是想帮助人们把火扑灭,但是火势太猛,大人们先把他们孩子送回去。但是在途中,赖宁又来到火势最猛的地方救火,结果壮烈牺牲。赖宁的生命虽然很短暂,但是他的精神是永存的!他用舍己为人的品行书写了一篇英雄之作。

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令人深思!正因为有这些少年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才换取了我们今天幸福和平的生活;正因为他们用年轻的生命,才换取了我们今日自由快乐的童年。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继承先烈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催人奋进!生活中处处有“敌人”,就如我现在就面对一个强悍“敌人”——粗心。那么,我们有没有像那些先烈们一样勇敢战胜“敌人”呢?我深深知道,学习先烈的品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誓言,而是每一天每一时的行动与坚持。从现在起,我一定要学习少年英雄们的勇敢精神,战胜前进路上的拦路虎。

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红色少年的故事》这本书我看了好几遍,虽然讲述的是少年故事,但是这些感人肺腑的故事,这些高尚的品行,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这些少年英雄的勇敢无私和志向高远的胸襟永远激励我前进!

红色故事心得感想(篇14)

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

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一边是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一边是恶劣到极点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资供应,红军之所以能在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坚持行军和战斗,直至取得最后胜利,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这,就是长征精神——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海娃虽然比我们大几岁,但是,他沉着冷静的精神,是令我们敬佩的。他不怕鬼子,用智慧赢了鬼子,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长海娃是全世界儿童中,最勇敢,最沉着冷静,不向困难低头的人!

红色故事心得感想(篇15)

第一次读《红岩》,是在小学六年级。那是后期,许多书籍还被禁锢着。利用自己放学后兼职学校小小图书管理员的便利,我从角落里找到了这本尘封的《红岩》,带回家中如饥似渴地阅读。

记得打开书的扉页,有一行“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的文字,曾让生于英雄辈出年代的我热血沸腾,遗憾自己生不逢时,要不一定象江姐一般奋不顾身投身革命,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献出生命,将国旗染得更红。

岁月如梭,转眼我已经从梳着辫子的小姑娘到了年过半百的年龄,可小时侯阅读的《红岩》还是那么清晰地留在记忆深处。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志不可丢的江姐、许云蜂、成岗、刘思扬、华子良等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栩栩如生,犹如放电影一般浮现眼前。

记得我们那时还喜欢唱《绣红旗》歌曲,一边唱一边就想起《红岩》里江姐和那些在狱中绣着红旗盼望革命胜利的难友。可以说,红岩精神就象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

书中最让我敬仰的是江姐,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敌人将竹签子钉进江姐每一根指尖,但江姐咬牙挺住宁死不屈:“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哇,好一个江姐,女中豪杰、铮铮铁骨,成了我心中崇拜的偶像。

书中最让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他将被特务屠杀,拖着铁镣的他毫无惧色,赶赴刑场:“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对跟随其后的特务大声说:“走!前面带路。”

哇,好一个许大哥,视死如归,大义凛然,成了我心中永远的英雄。

今天,在建党成立__周年的日子里,重读《红岩》,我再一次被《红岩》的精神所震撼、所感动。感谢这些革命先烈,正是因为他们的前赴后继,才换来了共和国繁荣昌盛的今天。

可是,今天的年轻人他们迷恋的是神曲;追逐的是超女;崇拜的是明星,早已淡忘了这些为新中国而捐躯的英烈。

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向年轻人推荐这本《红岩》,让她们在阅读红色经典作品中被《红岩》精神所感染,被江姐等英雄人物伟大人格所感动,让《红岩》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激励年轻人坚定对党信念最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44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