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回陕西考察,第一站就是梁家河。《梁家河》一书正是以此为切入,讲述了总书记在梁家河近7年时间与当地群众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生活工作事迹。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逻辑起点和实践来源,这为我们深刻领会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几天来,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生动的场景、蕴含的精神力量和总书记的成长历程、“黄土情结”及梁家河的巨大变迁让我深受启迪和教育,更是让自身的精神世界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升华,下面我结合学习情况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是不忘初心,厚植信仰追求。“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对习近平总书记来说,梁家河或许并非地图上一个简单的坐标、一段生命中曾经的岁月、一段记忆中峥嵘的往事,更是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扎根、生长的地方,是为人民做实事的初心萌芽的地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失去了理想信念就失去了灵魂,就会迷失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作为党员干部,要善于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中汲取理想信念,厚植信仰追求,更加自觉的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不忘初心,坚守本色,坚定不移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心聚魂、固本培元、指引工作。
相关阅读:读梁家河一书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二是贴近群众,锤炼为民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回到梁家河,还是见到梁家河的人,叫出来的一个个小名,说出来的一句句陕北方言,充分体现出他对大家的深厚感情。总书记关心的,也都是收入、医疗、养老等等最基本的生活情况,从中我们能看出总书记心里一直惦念的是百姓、是广大人民群众。正是这种源自内心深处的人民情怀,使得总书记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发展思想,贯彻到国家的各项重大部署发展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博大深厚的为民情怀,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善于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紧紧聚焦民生“九难”,全力推动“十个一”民生工程,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祉。
三是苦干实干,主动担当作为。“不管多累多苦,近平能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特别是担任大队支部书记后,在群众支持拥护下,无论是带领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还是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当时国家以粮为纲、一切以粮食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冒着被扣帽子的风险,带领群众办铁业社和代销点,在政策范围内发展副业搞经济,以心里装着老百姓的信念和敢干敢闯的劲头,给村里带来了实实在在好处。这种勇于担当、敢闯敢干的精神,正是我们缺失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碑林实现追赶超越的决胜阶段,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无比强烈的担当意识,抢抓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等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以赴做好__、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实现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工作。
四是提振精神,坚定发展自信。整洁的农家小院、新修的石窖、灰瓦盖的平房、柏油铺成的村道等等,梁家河从一个陕北普通的偏远贫困村发展成为人均年收入过万的致富村,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一步一个脚印,克服了许多在当时看来难以克服的困难,连续九年被评为全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称号,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有目共睹。当前,碑林经济正处于向高质量加速提升的关键时期,对标先进城区我们追赶超越的压力很大,环视周边区县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态势日趋激烈。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强化争先进位意识,放眼全省全市大格局找准碑林的方位和定位,自加压力、自寻强手,坚持干就干第一,干就干最好,努力在全市追赶超越中勇当“排头兵”、走在最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