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读《梁家河》心得体会
纪实文学《梁家河》首发后,短短40多天的发行量就达到300多万册,相信很多读者都有同感:拿到这本书,就想一口气读完。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我深深地感到: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初心萌芽的地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源地和立足点。
从北京到梁家河,生活条件天壤之别,但习近平最终经受住了各种考验,他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真正融入了这个小山村。先后写了8次入团申请、10次入党申请,终于被组织批准入团、入党,后来被推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在梁家河,习近平带领乡亲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建成了第一个沼气池、第一个淤地坝、第一个铁业社、第一个裁缝店,老百姓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苦活重活抢着干,干一件成一件。从梁家河到中南海,从“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为人民做实事”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他始终脚踩着中国的大地,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是一个梁家河成长起来,对中国实际有着深刻把握的人民领袖。
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梁家河“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堂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而正是他矢志不渝的信念、真挚为民的情怀、务实担当的品格和带头实干的作风深深影响着梁家河的后来人,让这个曾经贫瘠的陕北小山村率先脱贫致富,成为每个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作为党校教师,带头积极学习宣讲践行《梁家河》责无旁贷。自己将围绕中心工作,不断将学习宣讲《梁家河》推向深入。坚持党校姓党,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把讲政治体现在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中,积极融入到学习宣讲《梁家河》的热潮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进一步深入挖掘《梁家河》的时代背景、实践意义和精神实质,立足县情,把学习宣讲《梁家河》与做好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尤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自觉提高政治站位,主动作为,精准发力,走在前列,干出佳绩。积极聚焦千阳发展的热点问题,紧扣绿色崛起、乡村振兴战略等实践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助力千阳追赶超越、转型发展,为建设宝鸡后花园、幸福新千阳倾智献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心在哪里安放,人就会在那里绽放。在过往的青春年华里,每个人心中都流淌着一条“梁家河”。这条河或是“上山下乡、打坝修田”的艰辛付出;或是“粗衣粝食、安步当车”的寒窗苦读;或是“下海经商、城市务工”的不解乡愁;也可能是“济困扶贫、走村串户”的辛勤脚步。这一条条河流,满载鲜活的故事,蕴藏着数不尽的财富。通过阅读《梁家河》,能使广大党员干部于名利浮华中蓦然回首,找到自己的本色和初心,珍惜干事创业的机会,激情干事、担当有为。
梁家河情怀,梁家河精神,蕴含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情感与希冀,是检验党性修养、信仰初心的试金石。愿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心中都有一条深藏心间的梁家河,不忘本色、本来、本源、本根,为心中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