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中华民族5000年优秀文明历史的产物,绝非一句空话。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已不存在穷人和富人的说法,我们应该以“为”还是“不为”来定论,可以说有为的孩子早当家。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向着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有为青年更加应该撸起袖子加油干。
习近平总书记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那里,永远都是黄土地的儿子”。
陕北,一片贫瘠的黄土地,一片靠天吃饭的红色革命圣地,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出了一批中华民族伟人。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片土地上磨炼出了傲人的品质,带领人民脱离贫穷,走向富强。在梁家河的七年岁月中,习近平总书记仅吃过一顿白米饭,当时的陕北,大米很是稀奇,就连逢年过节都吃不上,那米饭是李印堂送给他的,习近平总书记感受着来自梁家河的温暖。作为西北地区的孩子,我感同身受。
我的家乡是苦甲天下的定西,这里是联合国公认的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但是我们还是凭着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赢得人生。我的父辈都是60年出生的,他们饱受饥饿,当我出生的时候,我的家乡依旧很是贫穷,人们为生计忙碌奔波。我记得小时候家里连烧饭的柴火都没有,父母每天步行十几公里背着背篓在荒山上挖草根,没有水喝,他们就四处借水,他们是我最佩服的人,他们的精神影响我的一生。
梁家河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我的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深情地评价梁家河村,这段话记录在《梁家河》一书的封面上。全书用“树高千尺忘不了根”、“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一声声喊我小名”、“我们走在阳光路上”等四个部分,生动讲叙了习近平总书记7年知情岁月的磨砺、感悟、启迪和收获。他学会了吃苦耐劳的学问。极度贫穷、饥饿、跳蚤骚扰、重体力劳动、风雪严寒侵袭,长时间恶劣的生活环境和沉重的精神压抑,没有几个下乡知青能够挺住熬得过来,而他顽强地走过来了,这里磨砺了他坚韧的生活意志,他学会了修身向上的学问。桌子上、土炕上到处摆着书籍,劳动再苦再累,都要抽出时间看书,书中的感悟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坚定了未来理想道路。他学会了心怀群众的学问。在艰苦的岁月里,他最了解乡亲们需要什么,就是摆脱贫困,生活得到改善,为此,他一心一意为村里干实事,打坝挖井,办缝纫社、代销店、铁业社、磨坊,建沼气池,用先进的理念管理,解决了群众燃眉之急,使贫困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我们年轻的一代来说还有什么理由不读数、不上进,我们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一个年代,就应该发愤图强,体现自我,勇于承担,为国家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弘扬梁家河精神,树好“四面旗帜”。作为工作在基层的一名党员,弘扬梁家河“四种精神”,就要在生活中树立起“四面旗帜”,尽职尽责地为单位发展做出贡献。我们一线生产员工更加应该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带领身边群众积极工作,以党员标准来影响他们,让他们深入认识党组织,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一线生产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党支部要带头,我们全体党员同志做好表率作用,焕发精神动力,走在前,干在前,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动生产工作创新发展、加快发展。只要我们的精神力量被激发,找准了党员敞开心扉,抡开膀子,迈开步伐,大干苦干的方法和路子,一切工作的思路和措施都会涌现,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全员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必然会演奏出运营事业创新发展的美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