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学习总结 > 学习心得体会 > 聆听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心得体会

聆听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心得体会

| cwl2

聆听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心得体会

近日,项目党支部组织我们收听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三、四集,听完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毛泽东主席的一句号召,引领着1700万青年学生离开城市,走向农村,而习近平也正是这支迁移大军中的一员。那一年习近平还不到15岁,与别人下乡插队不同,习近平的离开更像是一种“逃离”。父亲习仲勋受冤案牵连被关押,母亲被流放,姐姐也离开北京去了内蒙,而习近平被作为“黑帮”家属也受到种种刁难。

逃离北京,奔赴延安,奔赴父亲当年闹革命的地方,这是习近平15岁那年的一次选择,也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启程去延安的路上,一路上的弯弯道道,一路上的荒凉贫穷,让这群北京青年学生对延安的美好想象被击得粉碎,心中充满了失望。

聆听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心得体会

来到梁家河,习近平这群城里青年才感受到农村的艰苦,农村的贫穷。刚过十五,好多村民外出讨饭度饥荒,这在刚到农村的青年学生来说是不齿的,是不劳而获没有气节的表现。刚到梁家河,习近平还无法适应陕北农村高强度劳动,单薄的肩膀被扁担压的又红又肿,但习近平从来不诉苦、不抱怨,很坚强。“习近平爱学习、见多识广,性格随和,说话不偏激也不保守,非常实在。”这是伙伴们对习近平的评价。正是在梁家河七年的艰苦岁月,让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坚定了一个信念,注定了以后的人生轨迹,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梁家河是陕北延安的一个缩影,是习近平人生中的重要组成。对于延安,习近平有着太多的牵挂,几回回梦里回延安,那里有着割舍不下的亲情和乡情。梁家河的贫穷和落后,让习近平在青年时期就坚定了信念:年轻人要有理想,要有追求,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做事。多年以后,习近平有了本事,但他从来没有忘记梁家河的伙伴和乡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自己的承诺,是对梁家河一起奋斗过的乡亲们的承诺,同时也是总书记对全体党员同志的一个要求。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认真研读、学习《梁家河》文学,去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奋斗、拼搏的精神,同时要为自己树立坚定的目标,去为人民群众做实事,为心中理想而奋斗!

22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