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一句看似平凡却又内涵丰富的话语,吸引着全体党员们走进梁家河,去实地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进而深刻感悟他那满腔的“以人民为中心”的领导情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着这种崇高的目的,在建党97周年之际,区人社局全体党员和非党的科级(含顶岗)干部赴梁家河参观学习。 在梁家河村,大家认真参观了村史馆、知青故居,亲眼目睹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知青插队时开挖的水井、修建的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带领村民打的淤地坝、住过的窑洞,以及他带领大家创办的磨坊、代销店、缝纫铺和铁业社等。追寻总书记留下的光辉足迹,心中充满着强烈的震撼和深深的感动。切身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与群众同甘共苦,自强不息,为人民做实事,勇于创新,竭尽全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实实在在为人民谋幸福的共产党人崇高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爱好很多,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在梁家河时,他除了劳动,就是到处找书、看书,常常看书到深夜,曾跑30里路去借书。这给我很大震撼。尤其可贵的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和繁重的劳动之余做到的,对比今天的条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学习?学习梁家河精神,就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态度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和一种生活方式,努力向书本学、向他人学、向实践学,不断锤炼自身,增强干事创业、服务人民的本领,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新城人社铁军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说,“梁家河的插队生活,让我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这个是最根本的。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于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我。”习近平总书记把给他获奖的三轮车换成了村民最需要的手扶拖拉机、磨面机、粉碎机。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当年,习近平总书记能有这样的大局意识、有这样的奉献精神真是令人肃然起敬。在这件事中,我们学习到总书记那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村与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时刻不忘“什么叫群众”,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学习梁家河精神,就是要永葆“立根原在群众中”的为民情怀,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对群众视如亲人、饱含真情,与群众打成一片,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把人民的期待作为奋斗目标,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囿于地理条件所限,黄土高原草木植被稀少,长期以来当地农村缺乏必要的生火材料。为破解这一现实难题,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实际,认为发展沼气势在必行也十分正确,于是他自费到绵阳学习,回来后办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帮助村民彻底走出这一大困境。赢得了村民的赞赏和真心拥护。习近平总书记还从梁家河村的实际出发,带领干部群众打井抗旱、打坝淤地、修建公路,以实干作风和担当精神推动梁家河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学习梁家河精神,就是要发扬“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作风,牢记“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坚持讲实话、用实劲、干实事,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一天的学习过程虽然短暂,但是梁家河精神的丰富内涵给予我这样一名民主党派干部以极大的触动。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认真学习和坚决贯彻梁家河精神,做人做事都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来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增强干事创业、服务人民的本领;同时在工作中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还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的开展各项工作,努力用优异的工作实绩做一名让领导满意,群众认可的新城人社铁军。为建设幸福新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