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总结网 > 学习总结 > 学习心得体会 > 个人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

个人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

| 找总结网2

个人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

讲道德、有品行,是做人之本,更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注重道德修养,追求高尚情操,重视家风建设,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和生活方式,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切实做生活上的正派人。

说过何谓品行?“品”即品德,“行”即行为,品行就是人的道德情操,是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理念、思想、认识和品质等,体现着一个人的内在素养、人格魅力和道德水准。“百行以德为首。”品行既折射着党员干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作风,也反映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毛泽东同志说,“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应当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道德品行乃做人之本,成事之基。党员干部的道德好、品行端,则作风正,就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习气,始终保持高风亮节,始终做到清正廉洁。

“盖要利达,须力学修德”,道德建设,贵在养成,需要终身学习和修养。每个党员都要上好道德修养这一人生必修课,注重道德实践,行善积德。修德是一项基本功。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要把道德要求转化为日常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方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

怀律己之心”,把个人兴趣、爱好、欲望等一言一行,严格纳入时代的道德范畴之中,真正树立高尚的品格,切实做到严以修德、以德立身,坦坦荡荡做人、老老实实干事,多一些襟怀坦荡、少一些患得患失,多一点浩然正气、少一点私心杂念,守住人格尊严、守住做人的底线。

党员干部的道德情操,核心是其所具有的为他人、为集体、为群众的献身精神,更是一名优秀党员干部最具感染力的人格形象。“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要追求高尚情操,注重情操修养,远离低级趣味,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和生活方式。要清正廉洁,恪守老实做人、清白为官的道德底线,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要敢于担当,做到“夙夜在公、心无旁骛”,关键时刻拉得出来、顶得上去,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要勤政务实,坚持真干实干苦干,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追求积极向上健康的生活情趣。要为民服务,始终保持一颗公仆心,以公仆之心鞠躬尽瘁,以赤子之心执政为民。

个人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体现了中华儿女最美好的心愿和最根本的福祉,同时,它也对我国人民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道德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我试对这些道德问题进行分析,以寻找解决道德问题的途径。

一、当前我国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所谓道德失范,是说道德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所谓道德失范,一是指道德规范人人晓得,但不少人却不遵循;二是指是非颠倒、荣辱不辨、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例如,行人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要闯红灯,这些基本规范应该说人人都知道,但就是有人过马路不走斑马线,要闯红灯,为了让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协管员还得拉根绳子,再如,诚信缺失是当前我国道德领域存在的最突出问题。一段时期以来,假冒伪劣、弄虚作假比比皆是,蔓延到社会的很多领域,假商品、假商标、假学历、假文凭、假论文、假发票等屡见不鲜。

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一是两级分化依然十分严重,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构成了极大威胁;二是社会不公正、不公平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严重降低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望;三是社会矛盾依然在不断增多和激化,特别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方面存在矛盾较多且解决缓慢,大大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度;四是“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屡禁不止,这些都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解决我国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途径

1.重视道德建设中各级党员干部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党员干部要做道德建设的模范。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道德建设也是如此。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做践行道德规范的模范。党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党造福人民的实践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党员干部要做道德建设的模范,就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官员腐败不仅影响党的形象,而且也严重危害社会的道德建设。只有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才能纯洁党的组织,净化社会风气。只有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有社会道德风气的根本好转。

2.着力解决好当前凸显的道德问题

一是解决好经济建设中的公平问题。只有解决好社会保障中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二是解决好政治建设中公民的民主权利落实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更应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定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绝不能让公民的民主权利形同虚设,只是“举举手”而已。

三是解决好文化建设中的诸问题。如理想信念教育、以文化人、享受文化权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社会建设中“立德树人”问题;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问题;就业问题中保护劳动者尊严问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的“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民福祉”问题、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问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问题等等。

3.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唯有公民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唯有全社会道德氛围的形成,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四德建设”。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道德建设是具体的,从社会到个人,“四德建设”基本上可以涵盖道德建设的全部内容。十八大报告把“四德建设”提升到“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高度,具有重要意义。这样就能够使道德建设由“软”变“硬”,由“虚”变“实”,既提高了“四德建设”的地位,又提供了道德建设的抓手。当然,“四德建设”是一项特殊的工程,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需要我们持续推动、不懈努力才能见到成效。

二是加强诚信教育。目前,我国诚信问题十分突出,需要进行专项教育和治理。在诚信建设上特别要加强“四信建设”,即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诚信是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立德树人的根本。

三是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我国是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网络在发挥正能量、正效应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鱼龙混杂,内容失真,甚至网络欺诈、人身攻击、造谣、诬陷等现象不断出现,一些无中生有的编造,混淆了公众的视听,掩盖了事实的真相,扰乱了社会秩序,侵犯了他人权益,欺骗了网民的理智和情感。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越来越直接、越来越深刻。网络是人际交往的平台,理应受到法律与道德的双重约束。网络道德应成为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是加强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健康社会心态能有效促进人与自身的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良社会心态则会严重影响人与自身的和谐,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困扰。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心态失衡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譬如,拜金心态、小富即安心态、为富不仁心态、炫富露富心态、仇富嫉妒心态、暴发户心态、崇洋媚外心态、自私自利心态、浮躁心态、道德冷漠心态等等。这些不良的心态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不仅会伤及个人的幸福生活,也必然会成为实现宏伟目标的阻力。

总之,我们要对当前的道德问题有准确的认识和判断,要具有忧患意识、问题意识和危机意识;强调道德建设“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也就是强调道德建设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事事可为”;要动员起全社会的力量,共建我们的道德家园。

个人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三

一、领导干部党性党性缺失的表现

当前,干部队伍的党性修养总的来说是好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在201X年应对重大挑战、完成重大任务的实践中,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经受住了考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但是,也要清楚地看到一些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方面仍然存在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突出问题,给党和国家工作、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漠。有的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漠,服务意识淡化,不关心群众生活,对基层反映的问题推诿扯皮,久拖不决,工作中只对上负责不对群众负责,对群众愿望不上心、对群众生活不关心、对群众疾苦不动心;有的领导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有利的就办,无利的就拖,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有的报喜不报忧,掩盖问题和矛盾,存在着“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问题;有的重大情况不向群众通报,重大问题不交群众讨论,重大决策不征求群众意见,听不进群众的反映和要求;有的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时,不进行细致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只简单要求群众做什么,却并不关心群众的感受,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在群众面前傲慢、专横、摆架子、耍威风;有的为了谋取私利,怕群众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对支农惠农政策采取保密态度;有的对群众的感情发生了异化,不愿和不敢与群众见面,怕群众“纠缠”,有的甚至采取非理性的手段压制群众。

2、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够,贯彻不力。有些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本质和地位作用等认识不清,理解不透,缺乏深入研究与思考;有的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停留在口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有的甚至抱残守缺、盲目蛮干;有的在具体工作中不能统筹兼顾,不能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有的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探索不足、办法不多。一些领导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不高,尤其是理论和实际脱节,把学习理论和学习新知识当作装潢形象的工具和自我炫耀的资本,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一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不够,主要是思想观念上存在“浮躁之风”,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习惯于按老经验老办法想问题、做工作,瞻前顾后,遇事畏首畏尾,缺乏敢闯敢冒精神,固步自封,习惯于跟过去比,在小范围比,小富即安,不富也安,急躁冒进,不尊重客观规律,不尊重群众意愿,凭主观意志决策,随意性和片面性较大,好大喜功,虚报浮夸,追名逐利,不惜代价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动摇,道德水平不高。有的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思想蜕化变质,物质生活奢侈,贪图吃喝玩乐;有的阳奉阴违,表里不一,信谣传谣、搬弄是非;有的道德败坏,追求低级趣味,不以骄奢淫逸为耻,反以有婚外恋情为荣,沉溺于灯红酒绿,流恋于声色犬马,从思想深处不拿生活作风当回事;有的诚信缺失,言而无信,对工作敷衍塞责,能躲则躲,能推则推,能拖则拖;有的胸无大志、目光短浅、道德低下,平平庸庸混日子,忙忙碌碌谋私利,把手中的权力私有化、商品化,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

3、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和自由主义严重。有的领导干部弄虚作假,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严重,作风浮躁,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说假话,办假事,搞浮夸,爱做表面文章,或单凭热情,把感想当党的建设政策,忽视客观实际的存在;有的作风不扎实,爱摆花架子,调查研究走马观花,不愿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有的生搬硬套,照抄照搬,削足适履,对路线方针政策,不融会贯通,保守僵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开拓创新;还有一些领导干部不愿讲真话,不敢说实话,甘愿做“太平官”。有的领导干部缺乏责任心,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严重,把党和人民托付的事情当作儿戏,对工作推诿扯皮,遇到问题踢皮球,遇到矛盾绕道走,遇到麻烦就调头,而对部门利益和手上的权力却寸土不让,没有一点全局观念;一些领导不尊重干部职工的首创精神,缺乏谦虚谨慎的态度,骄傲、专横、鲁莽、自作聪明、我行我素、自以为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一些领导不关心下属,对群众的困难、愿望和意见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有的领导干部享乐拜金,脱离组织,自由主义和利己主义严重,情趣低下,缺乏健康、高雅的业余爱好,热衷于传播风水迷信、高层奇闻、黄色段子;有的领导干部贪图享乐,讲排场、摆阔气、比享受,留恋于声色犬马,艰苦奋斗的精神荡然无存;有的搞本位主义,一言堂,民主意识不强;搞宗派主义,拉拢或排挤人,在位子、房子、孩子、票子的问题上讨价还价,或者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自由主义严重,组织观念淡薄,有的妒贤嫉能,不谋事只谋人,自己干不好反而对别的同志说三道四;有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突出,将“钱”这种商品交换的媒介物异化为支配人和权的异己力量,通过对“钱”的非法攫取而走向腐败并最终导致党性的丧失。

4、作风不实。从思想作风看,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阳奉阴违,我行我素,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非不辨,荣辱不分,该做到的不做到,不该说的却乱说。从学风看,不善于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缺乏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的能力,表现为心浮气躁、装模做样,学不求深、思不求解,照本宣科、学用脱节。从工作作风看,缺乏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和求真务实的精神,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无所用心、敷衍塞责,盲目蛮干、与民争利,哗众取宠、追名逐利,虚张声势、不求实效,喜欢搞“运动式”的“大呼隆”,看起来轰轰烈烈、忙忙碌碌,其实没有多少实际效果。从领导作风看,独断专行,搞团团伙伙,任人唯亲,讲关系不讲原则,讲义气不讲党性,讲人情不讲纪律,严重破坏了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制度和组织原则,有的班子的主要领导对重大决策的出台,重要干部的任免,重点建设项目的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搞“一言堂”,既当“班长”又当 “家长”,包揽一切,将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从生活作风看:有的领导干部生活颓废,情趣低级,经不起金钱、美色、利益的诱惑,陷入“温水效应”,走向蜕化变质;有的好“傍大款”,滥交朋友,热衷于与一些“大款”和不三不四的人交朋友,完全失去了政治原则性和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有的贪图享乐,铺张浪费,打着“吃吃喝喝不犯法”的旗号,用公款大吃大喝,有的借考察调研之名,行变相旅游之实,有的建豪华办公场所,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追求大场面、讲究高规格。

二、领导干部党性缺失的成因

领导干部在党性修养方面产生以上各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1、党内本质矛盾的反映。毋庸置疑,我们这样一个拥有7300多万党员,经受住了无数次风雨考验的执政党,其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是愿意为党的理想,为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的。这是基本的一面,不看到这一点就会犯错误。但另一方面,在党内也确实有一批同志,他们将农民意识,小资产阶级意识甚至某些资产阶级残余思想带入党内。而且在他们入党后,这些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改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带有非无产阶级的痕迹。只要气候适宜,这些潜在的思想意识就会顽强地表现出来,并同无产阶级思想进行较量,这便形成了党内的本质矛盾。正如刘少奇同志所说:“在我们党内,最本质的矛盾,就是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这一矛盾贯穿于我们党发展的全过程,并始终规定着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制约和影响着党内其他诸矛盾。正是由于党内本质矛盾的主导,在党性原则方面,唯物主义与主观主义、共产主义与个人主义、维护党性与削弱党性的斗争始终没有也不可能停止。

2、社会思潮的误导。当前,我们正处于各类政治经济力量相互竞争、各种思潮激烈碰撞的时代。在经济领域,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虽然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在政治领域,以西方价值观为核心的国际政治思潮却对我国的主导思想和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些思潮主要包括:自前苏东国家剧变以来,西方国家大肆宣传的“共产主义失败”论;反映垄断资产阶级意志和要求的具有迷惑色彩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趋同”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结局会导致资本主义永存”论以及欧洲新一代领导人鼓吹的所谓”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等。在国内,由于经济体制的转轨,给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道德准则也带来了冲击和影响。一些领导干部对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和交换原则还没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特别是对市场经济原则与党性原则的矛盾的统一性缺乏理解,这就使一些领导干部在面对双重价值取向时陷于被动和旁徨。加上利益的驱使,使一些领导干部的党性原则出现“溃口”。

3、自我修养不够的恶果。从领导干部自身因素分析,放弃自我修养是领导干部党性缺失的思想根源。加强自身修养是党员领导干部扫除大脑各种思想灰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途径。但据调查,“修养无用论”、“修养过时论”、“修养吃亏论”在一些领导干部中相当有市场。由于不注意加强思想修养,久而久之,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逐步淡忘,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逐步丧失,共产党人的道德情操出现了滑坡。有的领导干部认为个人价值的最高体现是官位的高低和财富的多少,因而不是把心思放在如何搞好工作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而是考虑如何去谋取权力,欺上瞒下,不择手段当官;有的领导干部意志衰退,认为“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在一地为官不过几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因而信奉“人生如梦,为欢几何”的庸俗信条,工作无所用心,沉溺于吃喝玩乐,腐化堕落。

4、治党不严的结果。分析表明,因治党不严而导致领导干部党性缺失的表现主要有:一是党性教育不严。党性是党员的立身立本,党性教育本应成为党员的终身教育。但是,从现实情况看,许多基层党组织却忽视了这一教育。不少基层党校未将党性教育列入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内容,使得一些党员从入党之日起就对党性知识缺乏应有的了解。二是党性管理不严。长期以来,我们对党性管理缺乏应有的制度保证,没有建立起对党员实施党性教育、党性评价、党性保证的管理机制。三是党性监督不严。党性监督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党内监督,它是一种内在的潜型监督,其主要形式是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内民主生活会、谈心以及思想汇报等活动进行坦诚而公开的党性分析和党性检查,它应在党内积极的思想斗争的氛围下进行。问题是领导干部并不能认真履行党内监督职能,他们将本应严肃的民主生活会变成了“自我批评谈情况,开展批评谈希望”的民主生“和”会。既如此,又如何能对领导干部实施有效的党性监督呢?

三、领导干部党性缺失的危害

领导干部党性缺失将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严重恶果:

1、阻碍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是要有科学的态度,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二是要讲求发展的质量,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全体人民都能从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领导干部党性缺失的综合表现为一是 “虚”,二是“假”。有的领导干部一心为了表面政绩,或大兴土木、寅吃卯粮;或掺水弄假,虚报浮夸。虚、假的根源就是,党性不强,人品不端。在这些人的心中,党章规定的党的纲领、党的理想是虚的,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也是虚的,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还是虚的,只有个人的所谓“前途”才是实的,只有头上的官帽、手中的钞票才是实的。这些人干事业是假,谋个人升官发财是真。由于这些人的虚、假行为,科学发展观在他们的心中只是一句口号,中央权威和中央的大政方针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受到了极大地削弱,在他们工作的地方,中央的政令不通畅,执行打折扣,把好“经”念歪,把实事办虚。由于虚、假行为,所做的工作严重背离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造成社会财富和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受到损害。

领导班子个人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讲道德、有品行”强调的是品德合格,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讲道德”侧重强调思想认识上要“知德明德”,“有品行”侧重强调现实实践中要“守德行德”。“讲道德、有品行”要求共产党员要做到道德的“知行统一”。

“道德”的含义及其本质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形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的总和,包括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等。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具体的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变化。进入阶级社会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生产方式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和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在社会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道德,在社会先进分子中还体现为共产主义道德;同时一些社会成员的思想中还存在着封建社会道德和资产阶级道德元素。一般而言,道德可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客观方面,指一定的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包括道德标准、道德规范等,它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等;主观方面,指个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包括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等。道德的主要社会职能,是通过确立一定的善恶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来约束人们的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道德的主要价值目标是实现个人的人格完善,通过对善的价值理想的自愿践行来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人格的升华。

共产党员必须遵守的公民道德规范

共产党员是社会公民中的一员,所以,首先要在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上做好表率。2001年中央印发实施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性文件。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又发展凝练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公民道德规范主要由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家庭美德规范构成,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不仅体现了道德的先进性与道德的广泛性的统一,还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新道德的统一。“爱国守法”是公民对国家的最首要的道德义务;“明礼诚信”是公民如何待人的道德规范;“团结友善”是公民与公民之间应当如何相处的基本规范;“勤俭自强”是公民对待生活、对待自身的道德规范;“敬业奉献”是公民对待职业活动的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主要规范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文明礼貌,要求人们互相尊重; 助人为乐,要求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爱护公物,要求增强社会主义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感;保护环境,要求强化生态伦理观念;遵纪守法,要求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爱岗敬业是对职业责任、职业荣誉的深刻认识,不论做任何工作或劳动,都要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不辞辛苦;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办事公道是指对于人和事的一种态度,也是千百年来人们所称道的职业道德;服务群众要求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尊重群众的人格和尊严,千方百计方便群众;奉献社会就是要立足本职积极自觉地为社会作贡献。

家庭美德的主要规范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重要规范;坚持男女平等的美德,既要反对“大男子主义”,也不赞同“夫人专政”或“妻管严”;夫妻和睦、相敬如宾是建立美满幸福家庭生活的关键;勤俭持家是我国传统道德中传播最久的美德之一,要提倡弘扬淳朴、善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美德;邻里团结、相互尊重、以礼相待、互谅互让、互帮互助,才能形成和谐的邻里关系。

共产党员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行

共产党员是普通群众中的一员,但在道德水准的要求上,却不能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共产党员对自己的道德要求要更严、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要更高。

一要严私德,陶冶和培塑道德情怀。要做一个好党员好干部,先要做一个好人,即人们常说的“有道德的人”。道德情怀是一种情感体验,指个体对一定的社会存在和道德认识的主观态度。在个人的道德品质构成中,道德情怀的作用体现在,个人一旦对某种义务和行为形成道德情感,就会积极地影响其道德选择。陶冶道德情怀是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形成和增强健康的、积极的道德情感。

要有恻隐之心。恻隐有同情、怜悯之意。恻隐之心是人最朴素的道德情感之一,也是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在儒家思想文化特别是孟子的思想中阐述了恻隐这个道德元素。《孟子?公孙丑上》中写道:“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就是说,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恐同情的心理。这种不忍、同情、怜悯的情感,是人内心道德的外在体现,是人发自内心的一种真实的、非功利的情感。恻隐情感,是每个人道德修养的根基,也是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能让人们推己及人、互不侵害、相互尊重,能让人们自然而然体谅他人、关心他人。当前,社会中出现了很多见死不救冷漠旁观、见义勇为反遭诬陷、陌生人老死不相往来等社会现象,这与社会个体人的道德冷漠和道德情感匮乏有关。共产党员作为社会的先进分子,更应该具备这种朴素而宝贵的道德情感,在自己的内心打下坚实的道德根基,坚决做到拒绝冷漠、拒绝残忍、拒绝伤害,带头做到相互尊重、相互体谅,为社会营造和谐而充满人情味儿的氛围,以党风带民风,以道德风尚净化社会风气。

要有荣耻之感。荣辱观是指社会对人们行为褒贬评价以及人们对这种评价的自我感受。儒家文化十分强调人要知羞耻,《孟子?公孙丑上》中写道:“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事实上,知荣辱是人性的标志,是人区别于动物、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准。201X年,党中央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丰富党的思想理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如果社会成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荣辱不分,就会导致是非不分、善恶不明、美丑不辨,众人皆如此,就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动摇道德伦理大厦的根基,破坏整个社会的风气。所以,作为党员必须自觉知荣辱扬正气、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构筑强大的思想道德防线。

要有仁爱之情。“仁爱”是儒家思想文化基础和精髓,孔子的仁爱思想立足于修身,即“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孟子的仁爱思想强调“情感修身”,即对自己进行道德情感的自我修养、磨练和完善,提倡“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即仁爱施于他人、普爱天下。仁爱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倡导,也是我们今天共产党人应具有的道德品质。仁爱精神是一种不计外在功利、发自内心的无私的爱,体现在对孩童的怜爱之心、对老者的恭敬之心、对朋友的真诚之心、对不幸者的恻隐之心、对他者的包容之心、爱国之心等。当代社会的“仁爱”,从内涵上看体现的是一种博大的爱心、善心、同情心、包容心,从外延上是指从爱亲人推广到爱他人,推广到爱祖国、爱人民。共产党员要自觉培塑仁爱情怀,胸怀更崇高博大的人生境界,以共产党人独有的大爱践行忠党、爱国、爱民之举。

二要重公德,发挥共产党人的模范示范作用。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应该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层次:一是“必须为”的公共行为准则,如公共场所勿随地吐痰、勿高声喧哗、勿吸烟;二是“应该为”的崇高道德行为,如要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奉献社会。当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时候,就会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纯净的社会风气。共产党员在社会公德领域,要以更高的觉悟和更执着的行为,在守公德方面做好表率。

要正视和重视当前社会公德失范问题。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社会公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风气大大改善。但我们也要看到,现实生活的公共领域还存在着一些公德失范现象,比如社会公共领域漠然麻木心态的滋长、公德知行分离等问题。“佛山小悦悦事件”是当前社会公德失范问题的一个典型案例:在佛山一五金城附近,一个2岁女童小悦悦独自玩耍时被两辆车碾压,肇事司机逃逸,之后7分钟内,18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但最终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死亡。这个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引发人们对道德冷漠的控诉和对社会公德的深入反思。现实中,一些人面对明文规定和约定俗成的社会公德规范满不在乎、不以为然、不屑一顾;一些人对理应做出公德行为的时候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些人对公德规范认知很清楚,批判他人失德行为态度很积极,轮到自己反而不遵守公德规范。在这些违反社会公德的人之中有一部分是共产党员,其负面社会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要成为公德规范的模范遵守者。关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在遵守社会公德规范方面,对于“必须为”的公共行为准则,党员要发挥表率作用,在自觉遵守公德规范上做好表率。党员在社会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是否符合社会公德规范,是一个什么样的公众形象,对普通群众有很大的示范效应。雷锋、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等优秀共产党员,之所以在社会生活中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着理想和信仰的光芒,另一方面是他们为全党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道德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党员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形象,是最具有说服力的,也是共产党人看不见的“党徽”。

要成为崇高道德行为的引领者。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先进性就是站在时代的前列,走在群众的前面。党员的先进性也集中表现为道德上的先进性。先进性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人民群众看我们党是否先进,不只是看理论、纲领和路线,更重要的是看共产党员的行动,从党员身上感受党的先进性。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见义勇为模范彭伟平,生于1986年5月,是中共党员、安徽省灵璧县高楼镇张场村村民。她不顾身怀六个多月的双胞胎身孕,毅然跳进2米深的池塘,拼尽全力托起一名两岁溺水女童,却付出自己双胞胎一死一残的代价,事后婉拒组织安排工作,在家乡带领留守姐妹成立养殖合作社致富,带动30多户农民走上养羊致富的道路,被称作“最美孕妇”。一个党员就是一盏灯,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在社会公德“应该为”的崇高道德行为方面,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必须要体现出来。在人民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党员要毫不犹豫、施以援手,要挺身而出、见义勇为。

三要明大德,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政党,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最终要靠党员来体现。所以,在对自己的道德要求上,有些事普通群众能做的,党员却要严于律己、不可以做;有些事普通群众做不到的,党员要不辞辛苦、勇于奉献努力做到。共产党人就是要有更严格的行为约束、更崇高的价值追求。作为党员,面对矛盾要勇于迎难而上,面对挑战要勇于身先士卒,面对危险要勇于挺身而出,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要始终坚定共产党人的信仰不动摇。信仰作为价值意识是人对某种理论、宗教等的坚信与敬仰,是恒定的价值追求和核心价值取向,也是人们日常行为的驱动力和规束准绳。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定信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忠诚信任,对共产主义发展道路的必胜信念和信心。坚定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大德。当年,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时候,母亲看他翻译得很辛苦,非常心疼,就想给他弄点好吃的东西。陈母用糯米给他包了几个粽子,把粽子送去时,还附上了一碟红糖。随后,母亲在屋外问他,是否还需要加些红糖时,他连连回答说:“够甜了,够甜了。”一会儿母亲进来收拾碗碟时,只见他吃了满嘴的墨汁。原来他只顾全神贯注地译作,竟全然不知是蘸了墨汁在吃粽子呢!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一辈共产党人对信仰的执着。正因为这种无以言喻的信仰之甜,无数的革命先辈才情愿吃百般苦、甘心受千般难。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至真、至纯、至诚的信仰。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领导班子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

2.民主生活会品德合格方面

3.品德合格方面对照材料

4.两学一做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

5.个人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

6.两学一做品德合格方面

7.关于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

8.品德合格方面分析对照个人剖析材料

9.在品德合格方面的对照检查材料

10.在品德合格方面分析对照个人剖析

2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