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梁家河》学习心得

| cwl2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拜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梁家河》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延川县梁家河村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崇高的追求、宝贵的品质、深入人民群众当中去的情怀,也侧面反映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总书记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做到了知行合一。在梁家河插队期间,由于是受父亲习仲勋冤案的牵连遭到歧视选择来到延安下乡插队,所以开始是对这里充满向往。但当他真正到了这里,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让他感到震惊。但经过了一段时间、一些经历,他坚定了决心,“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从被动到主动,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习近平。他开始将自己融入群众,融入乡村,也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让他接受了艰苦生活的磨练,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干活从不“撒奸儿”,人们对干活不惜力的他也竖起了大拇指。

1972年冬,习近平加入了共青团,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对他来说,入团之路如同劳动时走的山路一样,蜿蜒曲折,但他倔强的性格帮助了他。在多次以“黑帮子弟”为由被拒绝后,他没有放弃,他坚信自己的父亲是好人,自己也是好人。在第八份入团申请书递上去后,终于获得了批准,成了一名共青团员。同样的,他的入党申请书也是写到第十份才获得批准。之后,习近平当选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们做成了许多事:在梁家河沟口打了一座水坠坝,增加了大片良田;在四川“取经”,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为人民做实事,先后建成了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房、菜园等,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习近平在插队期间依然坚持读书、修身,从书中汲取精神、思想上的营养。尽管条件恶劣,他依然坚持。《十万个为什么》、《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等等。有一次,他为了读一本《浮士德》专门走了30里路去借阅。不仅如此,成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后,还办了扫盲班教大家认字、学习。

习近平在这里学到了很多。第一,他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他的自信心。在他看来,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15岁他刚来时,迷惘、彷徨;22岁,他离开去清华大学求学时,已经有了坚定的人生目标。

梁家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起点、实践起点和情感起点,也让我们更认清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全党的核心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增强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