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主席“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专题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乘着全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的东风,3月20日至26日,我与全体学员一起,怀着从未有过的激动心情,走进了令当代学子魂牵梦绕的一流学府——清华大学,体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与自己“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格言,汲取名校丰富的知识营养,使我受益匪浅。
一、主要收获
一是升华了思维理念。这次学习培训的授课老师,既有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又有国务院扶贫办、最高检干部等行政部门领导,他们个个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知识渊博、思维开放、理念精深,他们精彩的讲解不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使我的思维理念不断地受到新的冲击,从而进一步理清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解开了许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时时让我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享受豁然开朗的喜悦。
二是拓宽了知识领域。这次学习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课程安排科学合理,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涉及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乡村振兴、电子商务与脱贫攻坚、特色产业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我这样一名基层干部来说,的确是一次高层次、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全新的知识拓展机会。通过聆听老师们的精心授课,从理论到实际都使我们眼界大开,受益匪浅。
三是提升了能力境界。学校给我们培训班安排了8个专题讲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时代发展的最前沿,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和观察角度出发,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的盛宴。特别是那些博古通今的专家教授,他们的讲解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既有加强的理论指导,又有成功的实践经验。他们的授课使我掌握了更多的实践技能,使我正确认识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果断应对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二、几点体会和感悟
无论是坐在安静的课堂还是徜徉在美丽的校园,所到之处无不渗透和折射着浓浓的清华文化和清华精神;不管是聆听教授们授课还是路遇行色匆匆的学子,无不体现着清华人的严谨和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
一是解放思想提境界。虽然此次在清华学习时间不长,但我的思维方式和观念都得到了一次全面更新,开阔了眼界视野,提高了思想境界,真正懂得了“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境界,伟大的实践需要宽广的眼界”这个道理。当前,我县刚刚脱贫摘帽,急需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做好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借鉴《电子商务与扶贫攻坚》所学的相关知识,我县当前更应当继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大力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电商专业知识,以上司乡岭头村为先进典型,将电商致富的理念深入贯彻到每一名群众心中。
二是自我加压提素质。每一位站在清华讲台上的老师都有着一段他们奋斗拼搏的艰苦历史。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让我触动不已,较之他们,我们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知识浅薄、安于现状、骄傲自满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们应当不断给自己加压,特别是要拓宽思路、开阔眼界,脱贫攻坚的优秀成果既是压力、更是动力,我县应当乘着脱贫的东风,进一步抓好我县的经济建设,打好“红色武乡”旅游牌,吸引更多投资。同时,大力推进人才回归战略,挖掘优秀人才资源,为武乡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三是担当作为提标准。对照正在开展的“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和“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六个坚持”要求,我认识到自己存在因循守旧、创新精神不足的问题,存在“学不学不是很重要”“务实干好工作最重要”的以干代学思想,导致在发展理念上有差距,思想还不够解放,缺乏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各项工作满足于稳中求进,不出岔子,打破陈规、攻坚克难的锐气不够突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学以致用,提高水平,把所学所用发挥到实际工作中,培养自己用创新思维谋划工作的能力,借鉴本领域先进的经验做法,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力争在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进了清华门,就是清华人”,我将把在清华的学习当作新的起点,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带到今后的工作中,崇尚实干、改革创新,敢于亮剑、迎难而上,用昂扬的斗志、必胜的信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不辜负组织对我的培养,不愧对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为武乡老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